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2)
第一节2011-2016年9月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统计 (2)
第二节市场价格地区分布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一、市场价格地区分布 (3)
二、市场价格区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3)
第三节2016-2021年中药材市场价格预测 (4)
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2011-2016年9月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统计
2013年以来,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016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
据其统计,包括桔梗、川穹、白术等在内的中药材品种上涨幅度较大。
今年中药材涨价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受天气影响,部分品种应旱涝灾害减产,例如党参、白芷,减产幅度达到四至五成。
另一方面,从2013年开始,中药材行业进入低迷期,多数品种价格走低,需求偏弱,供大于求现象严重,药农和药商亏损严重,种植和经营积极性下降。
诸如桔梗、黄芩、知母、白术等地产品种减种明显。
物依稀为贵,价格自然水涨船高,第三,今年药市大环境有所改善,有资金实力商家,看好后市,积极投资操作,挺价意愿较为强烈。
由于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市场价格全面描述较为困难。
以下根据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常见200类中药材进行价格统计,以其整体价格变动指数为指标,对我国2011-2016年9月中药材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以下为2011-2016年9月我国中药综合200指数变动情况(以2010年中药材均价1000点基准):
图表- 1:2011-2016年9月中国中药材市场价格走势统计
数据来源:市场调研第二节市场价格地区分布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价格地区分布
我国中药材在不同的区域药材市场价格差别较大,主要原因为原产地原因。
一般而言,靠近原产地的药材市场中该药材的价格相对较低,而远离原产地的药材市场则价格相对较高。
二、市场价格区域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中药材的市场价格除去原产地因素,还与当地高发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东北:东北市场可以说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市场。
东北人脾气倔强,性格暴躁,使得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也相对较好。
与此同时,东北人比较好面子,对产品的品牌要求也较高,相信更为科学,更为新鲜的产品,且对新产品的信赖度、关注度均较高。
同时,对于医生的依赖性较强。
西北:西北市场是近两年来被很多企业和商家逐渐看好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特殊性就在于消费能力参差不齐。
高端和低端相差较远。
对于产品的要求和
3
价格也不同。
消费者更为青睐价格实在,效果好的产品,因此,很多新产品选择以此作为推广首播站。
同时,西北的消费者多性格淳朴,对中药材的品牌意识不是非常敏感,消费忠诚度低,更青睐于广告药材,适合区域开拓。
西南:川贵地带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对价格较为敏感,同时,地方区域概念也较为明显,譬如成都地奥,其大部分的销售来源均来自四川地区及其周边辐射地带。
同时,西南地区消费者性格多暴躁,且为内秀型暴躁,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也较广,对于疾病治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只要中药材品牌到位,价格合理,他们愿意长期消费。
但对于外在品牌和口碑不是很好的产品,反倒会在推广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
南方:较南方位心脑血管类疾病相对较少,多为遗传或长期生活不规律人易患.相对其他地区,后天患病几率较小。
南方消费者对于中药材口碑较为关注,尤其是特定患者间的口碑传播尤为重要,对于新产品也较为敏感。
中部:中部地区是个较为复杂的消费地带,人群混居,消费特征不一。
中部地区也是很多商家的必争之地,是心脑血管高发地。
宣传模式和产品的增多,促进了消费者对中药材的高度敏感性和认知度,需要花大力气或特殊的营销手段征服市场和消费者,但一旦平稳度过安全期,则成为地区消费主力,成为影响力品牌。
第三节2016-2021年中药材市场价格预测
中国中药材大部分属于植物类产品,其本质上属于农产品,受自然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
近年,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中药材种植的机械化程度低、管理费时费工等因素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缩减,这也是一些中药材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
预测我国中药材市场价格还会持续上涨,但受产量等因素影响,价格将出现下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