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60分) (共5题;共60分)
1. (15.0分)(2013·河南) 古诗文默写。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________ ,________”(陶渊明《饮酒》),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_______ ,________”(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2.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九渊① ,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②无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③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④语,自觉若伤我⑤者。
”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⑥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
(《宋史.陆九渊传》)
【注】①陆九渊: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②何所:为什么。
③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
借指童年。
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别称。
⑤伤我:不合我口味。
⑥奚为:为什么。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遂深思,至忘寝食________
②忽大省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3)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说明陆九渊自幼好学?(任选两件)
3. (5.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
宋代________家。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乐”字,围绕这一主线,作者先介绍了“亭之概况”,接着描绘了“________”,最后抒写了“________”。
(3)本文在描写“亭中宴”的过程中,描绘了四个场景图,依次是:滁人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5.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
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
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
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
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
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常,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
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
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
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
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
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2)“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写出了人们的心情。
(3)“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请你分析“兴奋”和“节制”的原因。
(4)文段在描写日出时把天与人交织在一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说说看到黄山日出的人为什么“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
(6)用一段文字描写你所见到的出时或日落,50字左右。
5. (5.0分)名著阅读。
(1)“我见到的第一个人形容枯槁,双手和脸都像烟一样黑,头发、胡子很长,衣衫褴褛,而且有几处被火烧糊了。
他的外表、衬衫和皮肤全是一种颜色。
八年以来他都在设计从黄瓜里提出阳光来,密封在小玻璃瓶里,在
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使空气温暖。
”
文中的“我”是斯威夫特所著的《________》一书中塑造的文学形象。
上面这个情节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________的现实。
(2)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藤野先生》中,使“我”的人生决定发生变化的是匿名信事件和发电报事件。
B . 《狗·猫·鼠》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C . 《二十四孝图》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 .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共2题;共60分)
6. (10.0分)(2013·漳州) 漳州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
学校组织开展“走近畲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漳州诏安畲歌是一种古老的民歌,已经传唱了千百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它流传区域广,除了漳南、粤东和闽西,还传播到台湾、东南亚一带。
它是一朵帮助后人寻踪问史、探知先辈社会活动轨迹的奇葩。
材料二:诏安畲歌内容丰富多彩。
有歌唱真情、针砭时弊、褒扬美德、推崇和谐、催人奋进等内容。
因此一直被民众当作“家教”“启蒙”的牧材。
材料三:诏安畲歌艺术特色别具一格。
大多选用比兴手法,作品讲究押韵,注意平仄相间。
歌词内容使用方言口语,明白晓畅、雅俗共赏。
不需乐器伴奏,就可相互答唱,易于侍承。
材料四:“乌鸡讨食门脚兜,鲫鱼要活跟水流。
男勤功课上山头,女勤家务做针钩。
乌鸡讨食门脚埕,鲫鱼要活跟水行。
男勤功课落田园,女勤家务不惊穷。
”
(1)【寻踪觅迹】综合前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诏安畲歌”的主要特征。
(2)【赏歌品意】材科四是一首“诏安畲歌”,请谈谈这首畲歌的思想内涵。
(3)【出谋划策】“畲歌”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积极传承发扬。
请就如何传承发扬拟写两条合理的建议。
7. (50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与阳光同行。
(2)只要__ __还在(题目要补充完整)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书写规范。
③题目要抄在答题卡的作文格子上。
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⑤字数在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60分) (共5题;共60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4-5、
4-6、
5-1、
5-2、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共2题;共60分)
6-1、
6-2、
6-3、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