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
六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 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 。加上赵匡胤死后,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 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且赵光义即位 后实行许多执政措施,欲盖弥彰,而皇室成员亦相继 离奇亡故,使得历史上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 成为千古之谜。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 变。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 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 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
握了军队实权。 960年2月3日(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日)赵匡胤借 口抵御北汉和辽军的南犯,李军北上。从大梁( 今河南开封)出发,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 南陈桥),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后为宋太宗) 和赵普授意众将士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 他为皇帝。 赵匡胤率军回开封后,逼恭帝柴宗训禅位,夺取 了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家王朝。
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 的开拓者。
3、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赵匡胤通过采取“
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 的“杯酒释兵权” “削弱相权” “罢黜支郡” “强 干弱支” “内外相维” “三年一易” “设置通判” “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 牢牢控制。一举产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 。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 割据,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制度为宋朝对外军事上的 软弱埋下了祸患。 4、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 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 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 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 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 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 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 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
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 “黄袍加身”,篡夺自 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 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 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 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 官们交出兵权。此次事 件史称“杯酒释兵权”。
1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一举结束安史之乱以
宋太祖 ——赵匡胤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 ,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 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 ,宋朝亡国。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 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 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 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 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 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 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宋朝的经济 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 业等都十分繁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太祖朱元璋于1374年9月亲至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自
三皇至元世祖等十七位历代帝王,并对其各有祝文, 其中对宋太祖的祝文云: “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天下 文明。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二》
谢谢观看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 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 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来,他又参预 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遂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 世宗时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 的兵权,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即皇 帝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其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 太宗)、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史料评价
由元朝宰相脱脱所监修的《宋史‧太祖本纪》对宋太祖赵匡胤有极高评
价:
“赞曰:昔者尧、舜以禅代,汤、武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
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当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民主,亦 惟责其济斯世而已。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则生 民奔驰之期,殆无日也。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 ,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 ,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 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 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 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六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 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 、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 ——《宋史‧本纪第三‧太祖本纪三》
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使饱经战火之 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 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 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 “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 ,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 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 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 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
北宋疆域图
姓名 赵匡胤 庙号 太祖 谥号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陵墓 永昌陵 政权 宋朝(北宋) 在世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49岁) 在位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16年) 父宋宣祖赵弘殷(庙号为追尊)母昭宪太后杜氏 年号 建隆:960年-963年(3年) 乾德:963年-968年(5年) 开宝:968年-976年(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