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匡胤

赵匡胤


2.杯酒释兵权
3.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赵匡胤统治时期,吸取唐朝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导致灭亡的教训,削夺了武官的 权力,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中央集权,使 宋朝没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问题。宋 太祖大力兴办儒学,增加科举取录的名额,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比起其他朝代, 宋朝社会比较安定和公平,文学、哲学、 美术、科技、教育等也比较发达。但重文 轻武的结果也导致宋朝军事力量不足,和 外族战争多以败仗收场。
4.改革制度



宋太祖是个十分有志气的皇帝,一天早晨,文武大臣都一个个汇报自己的工 作,接着退到殿外。走到最后的是后周老宰相范质,他现在仍是宰相。当范质快 要走出殿门时,宋太祖突然传话,说:“范老爱卿,请稍稍留步,朕有一事与你 相商。” 听到传话,范质转过身走回到殿上,重新坐到自己的宰相之座。 原来,在中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很高的,可以和皇帝坐着说话。人们常说宰 相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官儿,就是皇帝对宰相也是很尊重,也得让礼三分。 因此在上朝君臣议事的时候,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说话,而其他官员只能够站 着。 范质坐下来以后,宋太祖递给他一份大臣汇报的奏折,范爱卿,你看这事如 何解决才好?范质接过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时宋太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向 后宫走去。宰相范质看完奏折后,心里已经想好解决的方法,可是,左等不见皇 帝出来,右等也不见皇帝出来,范质实在等不住了,就起身去找皇帝。这时,宋 太祖走了出来,范质连忙坐下,可是回头一看,椅子没有了。原来,趁范质起身 不注意时,身边的侍卫悄悄把椅子拿走了。 范质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站着和宋太祖说话。以后在上朝,宰相也和其他 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胸 怀大志,要独揽大权。
谢谢观赏,再见!
生平经历

高祖赵朓[tiǎo] ,祖父赵敬。父赵弘殷时迁居 洛阳。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 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 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 的赏识。后他又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 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 而升任殿前都点检(殿前司的最高将领),掌握 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 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 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宋太祖——赵匡胤
君主图片
(杯酒释兵权)
君主名片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中国北宋王朝的 建立者,汉族,涿[zhuō]州(今河北)人。出 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 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 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 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 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 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 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 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 的杰出人物。
1.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 (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 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 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 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 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 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 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 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 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 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 称为“陈桥兵变”。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采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 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 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 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 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臵, 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 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假如有朝一 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石 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 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 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 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臵些良田美宅, 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 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
5.北征契丹,暴死途中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在北征契 丹的途中,十月十九日夜里,与其弟赵光 义饮酒, 宋永昌陵共宿宫中;隔日清晨, 赵匡胤暴。关于 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 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 位的赵光义谋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