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给我国出口型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基于这样的严峻情形考虑,本文从经济危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举步维艰的困境以及如何摆脱困境,进而对出口型企业提出了转向国内市场的建议,然后又对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会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进一步对会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类:从企业角度出发,简单的介绍了一些成功企业转型的实例,说明企业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实力,增强品牌效应;从政府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介绍了政府应该要如何给与这些困难中的企业一些必要的扶持,如提供融资帮助、扩大内需等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关键词:出口型企业,转型,国内市场,政策扶持ABSTRACTBy the U.S. sub-loan crisis caused growing global economic crisis ,mak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ities have a great impact, especially to China'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enormous challenge.Based on such a serious case to consider in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 crisis, the analysis of China'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how the plight of difficult predicament,then countered the problems of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will meet, to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wards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then analysis the difficulties the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shifted to the domestic market will meet. Finally, two levels from the analysis of how to re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further difficulties will be encountered in the classification:From the enterprise point of view, a number of brief examples of successful enterprises in transition shows that enterprises must continuously innovate and improve their strength, enhance the brand;From the Government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n some of the necessary support to enterprises, such as providing financing and expe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help companies tide over their difficulties and so on.KEYWORDS: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transition, domestic market,support on policy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中国出口型企业当前的困境与出路 (2)第一节中国出口型企业的现状分析 (2)第二节出口型企业的出路 (3)一、加力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盈利点 (3)二、出口型企业加快转型,变出口为内销 (4)第三章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6)第一节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面临的困难 (6)一、出口型企业缺乏自己的品牌 (6)二、出口型企业缺乏营销能力 (6)三、如何扩大国内需求 (7)四、出口型企业缺乏资金 (7)第二节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时遇到困难的解决对策 (7)一、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的解决对策 (7)二、从政府角度出发的解决对策 (10)第四章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2)致谢第一章引言一直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都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之一。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07年,是中国出口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出口贸易保持着强势劲头,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球贸易同期增幅近一倍;中国同欧美国家双边贸易保持连年顺差,国际贸易排名不断前移。
然而,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也难以逃脱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的金融支付力下降,进而导致欧美国家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全球的需求量,出口订单急剧减少,海外被欠款额大幅增加。
部分加工企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困难加大。
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正通过贸易链条逐步向我国外贸企业和外向型生产企业转嫁。
不少外向型生产企业直接承受了危机所带来的风险。
面对这样一种情形,中国的出口型企业该何去何从。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这次的经济危机给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带来的一些影响,另外也介绍了中国出口型企业的应对措施。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型企业主要选择了两条出路。
一部分企业继续从事出口贸易,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把出口市场局限在欧美,而是放眼全球,加力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盈利点;另外一部分企业,则从出口转向国内市场,把目光锁定在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国内市场,通过扩大内部需求来减弱外部需求减少带来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出口型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第二章中国出口型企业当前的困境与出路第一节中国出口型企业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中,出口贸易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出口总额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所生产商品的出口额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
如图2-1所示:图2-1 1995-2006年的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江苏统计年鉴》和《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008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以 1.43万亿美元列第二,进口总额排名第三,中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①。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交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Made in CHINA”的标签随处可见。
可见“中国制造”在大跃进式地挺进海外过程中,也风风火火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显眼位置,由此也将自身塑造成制造业大国的生猛形象。
其中,欧美国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国。
1979-2008年中美两国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约27%,堪称世界之最。
2007年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占了2007年中国贸易总额的24.8%。
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对美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为1633.2亿美元。
到2008年,美国已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②。
①WTO sees 9% global trade decline in 2009 as recession strikes[J]. March 24, 2009.②张波.建交30年以来中美贸易的回顾与展望[J].商业经济,2009,(3):3-4.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对美国出口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也很高。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经济减速,世界贸易和美国需求量大幅下降。
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美国消费者对商业环境、就业市场以及薪酬的预期都比较悲观,而信贷紧缩、物价上涨和就业市场恶化使消费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消费品,而美国政府的数据以及企业高管已经指出,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必需品方面已经紧缩开支,消费和进口需求的下降,导致对中国产品需求增长速度放慢,美国需求的减少直接降低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最终把中国的出口型企业推到了危机的前沿。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需求急剧减少,经济疲软,来自的经济界的悲观预测,美国经济停滞或持续低速增长将持续若干年①。
如果真是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将面临更长时间的衰退期,会加速出口型企业的倒闭潮。
以浙江省为例,早在2008年就出现了倒闭潮,2008年上半年的主角是风险抵御度差的中小企业,到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转移到大型民企,且体量愈趋庞大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这些出口型企业该何去何从?第二节出口型企业的出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生产型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危机,使世界经济存在下行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愈趋激烈,外需动力下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美国GDP掉下1%就可能让中国出口降4.5%、GDP降0. 75%③。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就目前来看,主要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加力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盈利点㈠、寻找新的出口市场中国企业的海外经营范围很狭窄,主要集中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本章第一节提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涉外经营往往跟着利润下滑。
因此,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寻找更广大的盈利市场。
在当前这样的一种形势下,欧美国家的购买力下降,导致来自这些国家的订单减少,使出口型企业面临接单难的困境。
面对这样一种情形,一些嗅觉敏感的企业早早开始了探索新市场。
以义乌企业为例:2008年义务市场玩具销售①甄炳禧.当前美国经济走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美国问题研究,2008,(0):21-42.②柯科.风暴中民营企业的困境与出路[J].时代经贸,2009,(1):92-95.③吴军林.宋理敏.金融危机中生产型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J].国际经贸,2009,(1):23-24.出现下滑,2008年1-7月份销售额下降了20%,主要是欧美市场购买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