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措施

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措施

目录1,引言..............................................................2 2,跨国经营的内涵...................................................3 3,跨国经营的成功案例:中兴通讯.......................................3 3.1,中兴通讯的简介..................................................3 3.2,中兴通讯的跨国经营之路..........................................3 3.3,中兴通讯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4 4,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的思考............................................5 4.1,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不足.................................5 4.2,我国中小企业走跨国经营之路的必然性..............................7 4.3,对跨国经营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8 5,结合中兴通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出相应的对策.............8 6,结语.............................................................10 7,参考文献.........................................................10 8,致谢辞...........................................................11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措施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兴通讯的跨国经营的成功案例,引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及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的对策关键词:中兴通讯;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The text expounds the successful case of the ZTE’s multinational business,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multinational business, and lead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ultinational business.Key Words: ZT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 exi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经济质量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中还面临着结构失衡、生产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无法完成,必须借助于国际市场予以解决与实现。

在新经济条件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因此,企业“走出去”与“国际化”就成为必然。

跨国经营之路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必然选择,并将直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的总体发展空间。

2. 跨国经营的内涵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即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协作和竞争等一系列经营活动。

3.跨国经营的成功案例:中兴通讯3.1.中兴通讯的简介中兴通讯全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全称"ZTE CORPORATION",其中"ZTE"是"Zhongxing Telecom Equipment"的缩写。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通过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

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

中兴通讯拥有通信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线和融合解决方案,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业务、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

2009年,中兴通讯无线通信产品出货量跻身全球第四,其中CDMA产品出货量连续4年居全球第一,固网宽带接入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光网络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三,手机产品累计出货超过2亿部,并全面服务于欧美日高端市场的顶级运营商。

3.2.中兴通讯的跨国经营之路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即当时的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其原始积累主要依靠开展来料加工业来获取,后来又组装过电话机、电子琴、冷暖风机等产品。

当时的通信行业几乎被AT&T、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一些国外企业所垄断,处于“七国八制”的市场格局。

1990年,国内电话为主的通信行业方兴未艾,但全被国外厂商所占据,只有农话市场尚属空白,中兴走上了一条富有革命色彩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其依靠农话市场迅速崛起,1991年,中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到1993年12月,ZXJ2000交换机的全年装机量占全国农话年新增容量(包括进口机型)的18%,居国产同类产品首位。

1996年,中兴提出了战略“三个转变”:产品结构从单一的交换机设备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目标市场从农话市场向本地网、市话网开展;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

至此,中兴正式确定了其国际化的战略。

1996年,中兴通讯进入亚洲市场,目前亚洲已成为公司最大的国际市场。

1998年,中兴通讯开始大规模地承包海外电信工程并将多元化的通信产品销到南亚、非洲多个国家,实现了“点”到“面”的突破。

同年,中兴通讯先后中标孟加拉、巴基斯坦交换总承包项目。

2002到2004年间,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全方位地推进。

其在亚非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不断得到巩固,甚至成了一些国家的主流设备厂商。

中兴通讯在印度、俄罗斯等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市场的稳步发展,为其突破欧美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5年,中兴通讯开始进军西欧、北美等发达市场,2006年,ZTE突破北美市场向加拿大输出首批3G终端设备。

2007年中兴通讯WCDMA进入商用加速期,全年共从西欧、东欧、南亚、非洲等地区获得10个WCDMA建设合同,在欧洲市场和跨国运营商的突破成为突出的亮点。

目前,中兴通讯已在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斯里兰卡、利比亚等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WCDMA/HSPA 网络。

2008年,中兴通讯又与Vodafone签署系统设备全球合作框架协议,产品覆盖公司包括GSM/UMTS/光传输等在内的全线系统设备。

通过13载稳步积累的发展模式,目前中兴通讯在全球96个国家设有代表处,业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设立了15个研究中心、12个海外培训中心,为全球500多家运营商提供创新性、客户化的产品和服务。

3.3.中兴通讯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走“农村围城市”的创新之路。

在开拓阶段之始,中兴选择了一个目标市场,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

这个战略在“七国八制”的市场格局下,是个与众不同的,是创新的。

中兴选择了个正确的改革方向,提高了其产品的知名度,确定了其地位,也为走上国际之路奠定了基础。

2,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战略。

实行了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出品地区的多样化。

建立了国际市场销售网点,大大地扩大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面。

而且,通过与国际的成功合作,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国际形象,大大地提高了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3,引用创新的技术战略。

通过了与国际企业合作,不断地引用新技术,新工艺,不为地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地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实现企业逐步由低级到高级方向发展。

4,与多国合作,形成联合的整体优势。

先与小国上合作,建立和发展企业,改变了中兴势单力薄的状况,在亚洲闯出一片天地,再快速地占领欧美国际市场,一步一步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4.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的思考4.1.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不足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1,数量大,比重大。

根据推算,1994年底,我国的全部企业的100.71万户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无与伦比,可谓中小企业的海洋,这与中国农村工为刚启动的现实是一致的。

2,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低。

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

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小型企业的巨人化,由于技术装备率低,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这和中国的整个水平较低是相称的。

3,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

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

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

4,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

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 :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0.66 :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10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

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

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

5,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