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日粮的概念及配制奶牛日粮的要点(一)xx佳农饲料有限公司技术部xx奶牛与猪鸡等单胃动物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奶牛是反刍的草食动物。
因此,在畜牧生产实践中,研究奶牛饲料及奶牛饲养管理时,必须充分考虑奶牛这一生理特点,我们不能用养猪养鸡的饲养方式来饲养奶牛,总的饲养原则是:奶牛应以青贮和各类干草等含高粗纤维的粗饲料为主,结合奶牛各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添加适量的精饲料以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
然而,目前很多的奶牛饲养者常常忽略了这点,表现出:1.片面追求精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到处寻求其它牛场的精料配方、盲目提高精料中蛋白类饲料的比例和提高精料饲喂量,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往往很不好,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有时出现大面积的瘤胃酸中毒等疾病。
2.把牛奶质量差(比如:乳脂率低等)的原因全部归结到精料上,甚至是预混料的身上。
为了让我们佳农用户能科学地饲养奶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系统地介绍奶牛日粮及其配制要点。
一、奶牛日粮的概念:奶牛日粮:是指奶牛在24小时内吃进的各种饲料的总和。
它包各种饲料的组成和数量。
为什么要引进奶牛日粮这一概念呢?因为通过它能全面地完整地计算出奶牛一日获得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数量,来判断奶牛是否获得了它所需要的营养;并且通过对日粮组成的分析,可以很快找出该奶牛日粮组成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
一个能满足奶牛生理需要的、各种饲料搭配合理的奶牛日粮,我们通常把它称为“平衡日粮”。
为了更好地理解平衡日粮的含义和合理地配制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平衡日粮,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本期主要介绍干物质采食量的概念及目前奶牛饲养者对采食量理解、管理和核算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干物质采食量的概念:1.干物质:我们知道各种饲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干物质”就是指完全不含水的部分,比如:常见的精饲料(如玉米、豆饼等)干物质含量为88%左右。
饲料的干物质含量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通俗地可理解为:饲料的干物质含量=100% -该饲料的含水率关于各种饲料干物质含量的数据,在饲料营养成分表中查找,也拿饲料到有关单位化验。
2.干物质采食量:是指先将各种饲料的采食量乘以干物质含量,最后加和计算出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干物质采食量在奶牛营养上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这是因为它是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所需的必要的营养物质的量化基础。
正确或精确地预测干物质采食量对制定日粮配方,以防止营养过剩或不足以及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是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将影响牛奶产量和牛奶质量,并且能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如果营养物质过多的话,首先会增加饲料成本,还会因某些营养物质过多而带来副作用(比如高脂肪的日粮会使得乳蛋白率下降、高能量日粮会使低产牛过肥),另外,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但是,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奶牛饲养者主观上还没有“干物质采食量”的概念,并且对奶牛饲料采食量计算管理上,仅局限在精饲料和糟渣类饲料上,对奶牛吃粗饲料通常的说法是“放开量让牛吃”,具体平均每头牛每天吃多少,就不知道了。
因此,我们广大的奶牛饲养户(场)要想尽快提高饲养水平,逐步走上科学饲养的道路上,首先就必须量化奶牛对各种饲料的采食量,在这一基础上对奶牛的饲养运用“干物质采食量”这一科学的概念,实际上干物质采食量是衡量奶牛是否“吃饱”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判定奶牛是否“吃好”的基础,为了让大家很快掌握和运用这个新概念,在此我重点讨论泌乳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的问题,将根据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结合佳农用户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们的用户有一定的帮助。
(一)泌乳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其干物质采食量有着很大影响:[影响]不同的泌乳阶段,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明显地存在差距:首先,奶牛产后的3周左右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很低,然后逐渐增多,大约在90-110天内能达到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往后又会随着产后天数的延长而递减,在干奶期达到最低值。
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养奶牛的人员都必须知道的事实,那就是奶牛的产奶高峰一般出现在产后70天左右,也就是说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与产奶量的增长不同步,并且落后于产奶量的增长,这就是产后奶牛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能量负平衡(能量负平衡——供给奶牛的能量不能满足奶牛的产奶需要)的原因所在,为了实现高产的性能,奶牛必须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体膘),所以说产前奶牛膘情的好坏将影响奶牛下一泌乳期的产奶量高低,泌乳后期和干奶期的饲养变得非常重要,这将在以后的文章给予系统地论述。
[问题]一部分奶牛饲养者通常在奶牛产后立即大幅度提高精料喂量,以达到“催奶”的目的,但是常常会导致一些出现瘤胃积食和瘤胃酸中毒,这是因为这时期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较低,过多的精料饲喂量必然使得粗饲料的采食量过少,造成精粗比失衡,大量的精料在瘤胃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得瘤胃的酸度增大,瘤胃蠕动和反刍减少。
另外还会造成乳脂率下降、干物质采食量增长速度慢,奶牛体重恢复慢。
[建议]我们应该尊重牛!(1)对于泌乳早期的奶牛(产后100天以内):产后牛应逐渐增加精料喂量,并且要特别观察产后牛对粗饲料的采食能力,精饲料的干物质量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比例最好控制在55-65%之间。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应先尽可能准确地估算出奶牛的粗饲料的干物质采食量,然后饲喂的精饲料量不能超过这一估算值的1..35-2.00倍。
(2)对于其他阶段的泌乳牛来说,干物质采食量基本上能够达到满足奶牛营养需要的水平,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精饲料采食量,精粗比一般在50:50,特别是在泌乳后期在保证足够的干物质采食量的基础上,尽量使得精粗比在40:60。
(3)可能有读者要问,“限制”了产后牛的精料采食量,如何实现奶牛能够最大限度地产奶?首先,我想告诉你的是健康的奶牛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前提,也确保奶牛经营者赢利的基础;第二,即使最先进最科学的奶牛日粮组合也不确保奶牛不出现能量负平衡,换句话说,产后奶牛出现“掉膘”是正常现象;第三,目前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理论都表明,泌乳后期和干奶期的奶牛营养水平是决定下一胎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提高奶牛的产奶水平,必须从“奶少”和“没奶”的时候抓起。
(二)粗饲料的品质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影响]消化率低的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也低,其原因是这种饲料通过瘤胃和消化道的速度慢,会使这种饲料在瘤胃和消化道里逐渐积累,从而导致奶牛有“不饿”的感觉(学术上,认为这种饲料对干物质采食量有负调节作用)。
我们都知道,精料基本上是消化率很高的饲料,而粗饲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比如:稻草、干玉米结杆等)消化很低,主要它们含中性洗涤纤维(如木质素)的比例很高,而中性洗涤纤维在奶牛的瘤胃和消化道中的消化率极低,因此,给奶牛饲喂大量的低品质的饲草,将直接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
国外的大量研究证明奶牛的总干物质采食量约为体重的2-4%。
其中:对于低品质的粗饲料(如稻草、作物结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1.5%;而对于高品质的粗饲料(如成熟早期的苜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提高到体重的2.5%。
假定奶牛的总干物质采食量不变,如果使用高品质的粗饲料可降低精料的饲喂量。
[问题]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和草场面积少,大规模饲养奶牛起步晚,种植优质牧草也很不够,目前,许多奶牛户基本上都是用当地杂草和农作物秸杆来饲养奶牛,一些奶农说,奶牛不爱吃干草;还有一些奶农将这些奶牛不爱吃的饲草扎短后与精料混合以骗牛吃下,总体来看,没有优质的粗饲料是影响我国奶牛产奶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我去过的一些奶牛养殖户(场)中,奶牛粗饲料是以当地杂草和农作物秸杆作为主的户(场),牛奶干物质偏低,乳脂率也低。
[建议](1)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种植或采购大量的苜蓿等优质牧草来满足奶牛对牧草的需求。
但这点对大多数的奶牛户(场)都很困难。
(2)在收购干草时,应选择那些低中性洗涤纤维的品种,并尽可能地要求卖方在青草成熟早期收割晾晒成干草。
(3)尽可能地不用农作物秸杆喂牛,至少不喂产后150天以内的泌乳牛,如果不得不饲喂农作物秸杆,应对秸杆做氨化或微贮(如氨化稻草、对玉米秸杆“黄贮”)(4)质量较好的青贮或黄贮(没有腐败发霉、气味酸度正常),可以用来替换品质极差的干草,因为青贮或黄贮在发酵过程分解了一部分木质素等中性洗涤纤维。
(三)固定时间饲喂奶牛影响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固定时间饲喂奶牛就是要求奶牛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食到满足其需要的干物质采食量,这根本做不到,因为每头牛的采食速度基本是一致的,而每头牛需要的干物质采食量是不一样的!尽管在我国的传统上要求做到“勤添细喂不空槽”,即使真正做到了“勤添细喂不空槽”,也只是解决了一部分低产牛对粗饲料的需求,况且,在追求高生产效率的今天很难实现。
目前,奶牛业发达的国家早已不采用这种方式饲喂奶牛,而是保证奶牛在24小时内能随时吃到饲料。
[问题]固定时间饲喂奶牛是我国绝大多数奶牛户(场)采用的方法,一般分早中晚三次上槽喂牛,每次奶牛真正的采食时间仅为2小时左右,并且在运动场中增加草架或补食槽的也很少,也就是说,奶牛只有在工人上班的6小时内采食,因此,在没有补救措施的奶牛户(场)内,存在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不足(主要是粗饲料采食量)。
[建议]在运动场内增加草架或补食槽或建立开放式牛槽,让奶牛能自由采食到干草或青贮。
(四)其它其实,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还很多,如:精粗比、日粮中的脂肪含量、天气以及饲喂次数等对奶牛的物质采食量,本文之所以重点谈了上述三因素,主要是因为是本人近期进行技术服务时的工作心得。
最后,给广大佳农用户提供一部分用于估算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数据,以供参考:(1)干草(包括干玉米结)、精料的干物质含量为85-90%(2)玉米结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为35-40%(3)鲜湿糟渣类饲料的干物质含量通常在15-20%准确的各种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可查《饲料营养成分表》,或取样找饲养检测单位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