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
东部湾区“创新走廊”与西部湾区“创新走廊”:在科技创 新领域东部湾区的发展明显领先与西部湾区,随着区域的融 合,西部湾区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发展特征】城市群分组融合、产业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或带动西岸城市步 入快速通道,将夯实珠海作为珠西核心城市的地位
肇庆
广州
惠州
佛山
东莞
中山
深圳
创新金融服务:专业性生产基地的出现已催生出大量的金融 服务、生产性服务需求,将完善“金融中心-期货交易、金 融后台和离岸结算中心-风投和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服务外包 和金融后台基地“的金融产业链。
科技创新:在珠江东西两岸次级湾区构筑“创新走廊”,形 成“研发总部-研发孵化-中试转化”的完整功能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
【全球第四大湾区】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 的领头羊,粤港澳将比肩世界知名三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及世界级城市群
世界银行的一个数据曾经显示,
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产业呈现高端化特征,服务业占比80%以上。
占地:5.6万平方公里 人口:6671万人 GDP:1.36万亿 代表产业:金融、航运、电 子、互联网
江门
珠海 澳门
香港
城市名称 香港 深圳 东莞 惠州 广州 佛山 肇庆 珠海 中山 江门 澳门
城市特征
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 中心
金融中心、科创中心、航运中心
制造业中心(外贸型)
电子制造和石油化工为支柱
贸易中心、区域的文化、医疗、 物流中心
制造业中心(内贸型)
地域广阔,有望通过城市群融合 在制造也方面取得突破
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示意图
“三核、三区、三湾”的空间结构 “三核”
由深港、广佛和珠澳构成,作为珠三角的 核心引擎;
“三区”
由以深港+莞惠、广佛+肇清、珠澳+中江 构成 ,形成内部梯度集聚、外部高能释 放的大湾区;
“三湾”
15公里核心湾区为都市核心区:承担中央 活动区、中央商务区等国际服务主体功 能;
“三核三辅”为目标的机场群 “三核”:广州、深圳、香港机
场,形成适度差异化的三大国际 航空枢纽; “三辅”:莲溪机场(银洲湖-鹤 州附近新址)、惠州机场和珠海澳门组合机场,其中惠州机场、 莲溪机场作为珠江东西两岸的第 二机场。
多维度交通融合
【跨海交通群】多条跨海交通线路的建设,将实质性地促进珠江东西两岸的交流, 为西岸城市承接高端产业资源打开通道
共享优质 生活圈
培育金融合作新平台,形成以香港为龙头, 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 沙、前海、横琴为节点的大湾区金融核心
共享金融 核心圈
圈。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Add text
建利益共 享产业链
打造全球 创新高地
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型 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逐步发展成为 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发展历程】经多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迈入以宏观经济战略为导向的区域整合 时代,推动湾区各大城市更深、更广的合作发展
1978年-2000年
2001年-2013年
2014年至今
前店后厂,产业垂直整合
产业发展:香港的制造业随着 成本的上升,而向广东北移, 将珠江三角洲作为生产基地;
产业特征:香港主要发展服务 业,广东主要发展制造业的产 业地域分工模式。
服务业为核心经济整合
产业发展:粤港澳合作着眼于 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向 纵深化发展;
产业特征:鉴于粤港澳三方优 势互补性特征,在此阶段的合 作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尤其 是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不 断。
以宏观经济战略为依托,整合区 域
产业发展:以“湾区经济”新发展构 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发展以宏观 经济战略为导向的区域整合时代;
大铲湾码头
妈湾港 赤湾港
蛇口港
深圳港
盐田港
维多利亚港
香港港
深圳港:以外贸干线集装箱业 务为主,少量内贸集装箱业务。
香港港:航运中心、贸易自由 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 以外贸干线集装箱业务为主。
广州
现状:虎门大桥是陆路上连通珠海、中山这些珠江西岸城市与 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的唯一通道;且虎门大桥处于长期拥堵 状态。
佛山
虎门二桥
东莞
虎门大桥
中山
深圳
深中通道
珠海 澳门
港珠澳大桥
道路名称
深中通道
港珠澳大桥
虎门二桥
长度
24公里
50公里
12.89公里
深圳机场片区与中山 起始地点
翠亨新区
香港大屿山至珠海 拱北及澳门
30公里次湾区安排都市副中心:承担科技 创新、门户枢纽和综合服务等主体功能;
50公里外部湾区:安排产业新城、科技社 区、旅游开发区等主体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呈现特色分明的三条产业发展带,随着大湾区的 战略的实施将加强东岸发达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东岸知识密 广州东部和中部-东莞-深圳等东岸 集型产业带 地区
连通港澳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优 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电器机械、纺织服装、现金装备 等制造也
传统制造业为主
博彩娱乐业为支柱带动投资发展
三、多维度交通融合
多维度交通融合 【航空枢纽】大湾区作为全球性生产组织、国际贸易中心,拥有全球网络的国际 枢纽机场和国际航运中心,同时拥有与内陆腹地便捷、快速的运输方式
南沙东涌至东 莞沙田镇
通车时间 预计2024年通车
预计2017年底通 车
预计2019年通 车
香港
节约时长
深圳至中山由原来的2 小时缩减为半小时, 至珠海由原来的2个半 小时缩减为1小时
由香港到珠海的3 小时缩减为半小时
——
备注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广 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 立交,便捷抵沿江高 速和机荷高速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 大桥,将成为大湾 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线
产业特征:更随着“一带一路”的战 略推进了粤港澳在跨境金融、航运物 流、服务贸易等领域更深远的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
【发展思路】2017年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的六大思路
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 合交通体系。
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 体系,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把粤港澳大湾 区建成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 城市群。
坭洲水道桥以 1688米跨径位 列钢箱梁悬索 桥世界第一
多维度交通融合
【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与高铁极大地增加区域交通的便利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 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
江门
广州南站
东涌站 顺德
小揽
中山
东莞
光明站 深圳北站
福田站
珠海北
明珠站 前山站 珠海站
西九龙站
现有高铁
阳江
规划高铁
城际轨道
多维度交通融合
【港口经济】珠海与香港、深圳、广州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金三角”港口格局, 差异化发展,珠海为珠西制造业基地提供商贸的对外窗口
黄埔港
广州内港港区
新沙港
广州港
南沙港
珠海港:粤西区域核心枢 纽港,综合性港口。
斗门港区 前山港
九洲港
湾仔码头 洪湾湾区
珠海港
高栏港
广州港:华南最大综合性枢纽 港,以内贸集装箱为主,外贸集 装箱业务主要集中南沙。
现代服务业 金融、专业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文化创意 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 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西岸技术密 广州北部和南部-佛山-中山-珠海等 集型产业带 西岸地区
现代服务业 物流、外包服务、教育服务 装备制造 汽车、核电、风电、航空 优势传统产业 家电、金属制品、纺织建材
沿海生态重 化型产业带
惠州-深圳-珠海-江门等沿海地区
先进制造业 石油化工、油气开采、医药生物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转型驱动力】辐射全球的现代服务中枢和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的逐步形 成,为湾区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金融服务与国际交往功能
科技创新功能的现状特征
国际交往功能:项目3公里处已建成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与 广州、深圳在会展经济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一带一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神华 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经贸合作,
路”大开放 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打造CEPA
升级版。
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战略新兴产集群业。
粤港澳大湾区
【空间展格局】以政策为导向,加强珠江口岸核心区域的投资建设,辐射带动 环珠江口岸的发展,形成“三核、三区、三湾”的空间结构
占地:3.68万平方公里 人口:4347万人 GDP:1.8万亿 代表产业:装备制造、钢 铁、化工、物流
占地:1.79万平方公里 人口:715万人 GDP:0.8万亿 代表产业:电子、互联网、 生物
占地:2.15万平方公里 人口:2340万人 GDP:1.4万亿 代表产业:金融、航运、 计算机
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