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重点科室督查表
5.疑似感染患儿,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及时会诊转科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6.定期进行卫生学监测,对结果不合格者,立即分析并进行整改。
7.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8.提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①查阅科室院感小组工作记录,有记录但流于形式或缺项,扣2分;未记录扣5分。
7、各类消毒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8.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9.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用品、用具应彻底清洁、消毒。
10.严格医疗废物管理,落实死胎及胎盘管理制度,并有记录。
11.提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①查阅科室院感小组工作记录,有记录但流于形式或缺项,扣2分;未记录扣5分。
五附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检查评分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部分)
督查项目
督查内容及方法
赋分标准
得分
一、
手术室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并落实;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
责,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并遵照执行。
2.进入手术室人员应更换手术专用衣裤、口罩、帽子后才能
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服、鞋。遵守洁污通道分开的原则。
2各室桌面、地面有污渍,未开窗通风,扣1分;因加床导致床间距小于1米,或有陪护房间2名患儿1间,均扣3分。
3一次性物品每1件次重复使用,扣3分。
4诊疗设备未做到一用一消毒,每1件次扣2分。
5查阅床单位终末消毒记录,未消毒扣2分。
6传染病患儿未采取隔离措施扣100分。
7卫生学监测结果不合格而又未做分析、整改,扣3分。
3. 接台手术之间应手术保洁,并空气自净30分钟后再使用。4.每日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对手术间各种设备、仪器等物体表面及地面采用湿式打扫。术中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
5.每周检查并清洁回风口过滤网。
6.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要求。
7.严格落实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一人一用一废弃,不得重复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8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未有效封口,未当面交接签字,扣1分。
9提问医护人员各1人,各2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全扣1分,
未回答扣2分。
六、妇科(人流室)
1.人流室布局符合隔离与无菌操作的要求,洁污分开的原则。
2.执行外科手消毒。着装按手术时要求执行。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加强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用品的管理,专人管理,记录详实,无菌物品柜清洁整齐,分类放置,无过期灭菌包,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⑧医护人员未落实手卫生,1人次扣分;每月手卫生监测;物表、空气监测,不合格应有分析、整改,
未整改1项扣5分。
9终末消毒1个床单位,扣1分。
10医疗废物未混入生活垃圾,1次扣分;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
了解胎盘处置;并查阅死胎去向,记录不符,扣5分。
11提问医护人员各1人,每人2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全扣1分,未回答扣2分。
2未落实相关制度,每1项扣5分;
3无菌物品柜管理符合要求,得1分。
查看10件无菌物品,1件过期或湿包扣2分。
环境清洁消毒符合要求,得3分。
如发现床单被服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1处扣1分发现床单位未终末消毒处理,每床扣分。
对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合格,未分析整改,每1项扣1分。
⑦手卫生设施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③接台手术时手术间自净未达半小时以上,扣3分。
④术前术后未对手术间按要求清洁消毒,每间扣5分。
⑤未每周清洁过滤网,每个扣2分。
⑥外科手消毒不规范,时间不足,每1人扣1分。
⑦发现一次性诊疗用品重复使用,每件扣2分。
⑧硬式腔镜清洗、消毒、灭菌,每一步骤不符合扣5分。
⑨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隔离防护措施,不符合扣2分。
6.血透室分区管理制度、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包括患者免疫四项检测要求)、透析机消毒保养制度、反渗水、透析液监控管理制度、医护人员每年免疫四项检测制度、一次性使用物品管理制度等重点环节管理制度;有医院感染紧急情况及紧急意外情况与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并能定期演练。
7.建立透析设备档案,加强日常维护并有记录。血透机符合国标要求,每一台透析机均有档案,包括:出厂技术信息、操作运行信息、维修记录,需有定期校验记录。
5.宫腔镜清洗、消毒、灭菌符合规范要求。
6.使用后器械去除污染物后保湿处理,由供应室集中统一处理。
7.每天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8.医疗废物分类、有效封口、当面交接并有记录。
9.提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①环境混乱,洁污交叉,扣2分。
2未执行外科手消毒,扣2分;着装不规范扣1分。
3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1处扣5分
④正确适时穿戴防护用品,1人次未穿戴扣1分。
⑤发现未密闭回收污染物品或用医疗垃圾袋盛放,1次扣2分。
⑥未按照回收、分类、清洗(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干燥、保养、包装、灭菌流程,一项不符合扣5分。
⑦无菌物品储存及一次性物品管理一项不符合扣1分。
⑧植入物及外来器械交接、清洗、消毒、灭菌及提前放行均符合规范要求,1项不符合扣5分。
4. 防护用品齐备,定期清洗消毒。
5. 污染物品密闭回收。
6.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7.无菌物品储存及发放符合要求。发放一次性用品账目清晰,便于核对。
8、多部门协作落实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管理符合规范及制度的要求。
9、每月随机抽查5个待灭菌包,来查看清洗质量,有记录。
有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对质量控制有工作记录、改进措施、效果评价。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符合相关规定。
8.水处理设备符合国标要求,设备档案有记录。
9、各种透析器材符合国家标准,存放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落实提取使用流程及登记制度。
10.有水质量监测记录。透析用水符合相关规范,定期进行残余氯及硬度监测、电导率监测,透析液内毒素和反渗水化学污染物检测合格。。
11.严格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1查看核准文件(诊疗科目相符、批复与实际机位),
6传染病患者未分区透析,每1例扣100分;护士未相
对固定扣5分。
7各项制度完善但未执行扣10分;部分执行得5分。
8透析设备档案齐全,每台透析机档案完整,缺失扣1
分。水处理设备、透析器材不符合国标要求,扣10分。库房管理不符合要求,无提取流程及相关制度,扣3分。
⑨未按时完成微生物学检测或对检测异常数据未做分析、整改,扣5分。
8.加强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
9.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掌握标准预防原则及利器伤的应急处理。
10.有麻醉机、配套设施等的使用方法、消毒处理措施及具体流程。
11.采用快速灭菌也应进行化学监测。
12.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①有制度,未落实,1处扣1分。
②工作人员着装不规范,出入时违规穿着,1人1次扣1分。发现洁污通道违规使用,1次扣1分。
2.医护人员依法执业,取得培训上岗证,分区布局、设施设备符合规定;
3.手卫生设施合格(治疗区均为未手触式水龙头,干手纸盒内有干手纸,免洗速干手消毒剂有启用时间标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落实手卫生指征;
4.防护设施齐全。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5.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及梅毒螺旋体病毒感染的患者分别在各自区域透析,各透析区护士相对固定。
七、
重症医学科
七、
重症医学科
七、
重症医学科
1.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等规范要求执行。
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放置在无菌柜内,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内使用。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门把手、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遇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抹;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
不符合扣10分。
2医护人员资质不全,未取得培训上岗证,每1人扣1
分。
3治疗区手触式水龙头扣1分,无干手纸扣1分,免洗速干手消毒
剂未标识启用时间扣1分,超过30天仍在使用扣1分。提问2人手卫生知识;1人洗手,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未落实手卫生指征,每1人次扣3分。
5查看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每1人不规范扣1分。
10.按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落实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11.质量控制过程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提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1有制度但违反操作规程,1项扣3分。
②对环境清洁消毒有记录备查,缺少1次扣分;保洁用具管理1处不到位扣1分。
③对各类洗消液体均注明开启时间,配置时间,缺少1次扣分。
②环境卫生1处不符合要求,扣分。
③未执行外科手消毒或步骤、时间不符合要求,扣1分。
手卫生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扣1分。
④空气消毒记录不规范扣分;未按要求清洗维护,每个扣1分。
⑤个人防护不规范,1人次扣分。
⑥未落实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或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规定,1件次扣2分。
⑦消毒产品启用后无标识或过期使用,扣1分。
⑩麻醉所用器械、管路清洁消毒不符合要求每件次扣1分。
⑪查阅快速灭菌器化学监测。不符合扣5分。
⑫提问2人,每人2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全扣1分,未回答扣2分。
二、
供应室
1.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及规程。
2.每日对清洁消毒台面、回收车、污染箱、水池。各室保洁用具分别管理、使用。
3.清洗酶、润滑油、洗手液、手消液、酒精、除锈液、消毒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⑩未严格医疗废物分类,使用后的透析器以个数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交接,当面确认签字,有效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