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达如何打造电影院线帝国

万达如何打造电影院线帝国

万达如何打造电影院线帝国比起逛街,如今想看场电影的念头或许更能吸引你走出家门。

而万达早就洞察到了这个需求变化趋势。

2014年“双十一”刚过,商场、购物中心促销信息还没撤,冷清的卖场里客流寥寥无几。

“史上最烧脑科幻片”《星际穿越》恰逢此时上映,导演诺兰的招牌和物理学巨擘基普?索恩的保驾护航让“如何看懂星际穿越”成了微信朋友圈的热门话题,催促着人潮涌入影院。

场场爆满的上座率,让《星际穿越》在国内仅上映5天就实现累计票房2.6亿元。

在此期间,北京万达电影城几乎场场爆满,若想看IMAX版本一定要提前购买或预订。

而无论你处于等候中或是刚观完影从热火朝天的人群挤出来,去万达广场逛个街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万达影院正是依靠万达商业地产提供的租金、周边业态成为最大院线,反过来又为商业地产提供客流回报。

首富之争看电影2014年11月28日晚,筹谋上市多年的万达院线终于从证监会手上拿到了最后的“通行证”。

这意味着万达院线扫清了上市的重大障碍。

而此前与之抢争“院线第一股”的金逸影视则被临时取消上市申请审核。

由此,国内院线市场一极(万达院线)多强(中影、金逸、上影等)的格局基本确定。

三个月前,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在美IPO尘埃落定,马云将王健林拉下内地首富宝座。

“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屡创新高,马云身价也不断上涨。

不过,马云的首富称号很可能不会长久。

有机构预测万达院线发行后总市值或将达到187亿元人民币。

此外,体量更大的万达商业地产也传出消息,即将于香港上市。

市场上对于万达商业地产的估值预测高达600亿美元之多。

由于王健林在万达院线和万达商业地产的持股比例均超过半数,业内预测王健林身家将超过320亿美元,夺回“首富宝座”很有可能。

回想起数月之前,在很多人看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还朝着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迈进一一在剩下的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旗下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两家核心公司的上市。

直到2014年10月16日,证监会预披露了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院线)IPO招股说明书。

而就在2014年年7月1日,万达院线还在证监会披露的中小板中止审查企业名单中。

招股书显示,万达院线计划发行A股股票6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所筹资金将用于开设新影院和补充流动资金,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按照发行上限来计算,万达院线每股价格应在33元左右,发行完成后,万达院线的市值可能在187亿元左右。

遍布80多个城市,拥有150多家影院,超过1300块银幕,其中IMAx银幕近百块一一如今的万达院线占据了中国15%的票房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之王。

与商业地产的发展相比,万达院线业务相对更加稳定,在快速扩张中高负债率、资金周转的风险相对要小一些。

“院线第一股”成长记万达院线成立于2005年,在成立的最初三年,万达院线一直呈亏损状态。

回忆起那段难熬的岁月,王健林称最初决定做院线是被逼上梁山的。

当时的万达广场正处在第三代转型期,作为购物中心的配建,万达急需引入一家院线与之合作。

万达曾经先后找到上影集团和华纳公司合作,万达与时代华纳甚至已经在北京宣布,将在全国30个中心城市共同创建“华纳万达”国际影院,首家影院选址天津。

资料显示,当时的合作模式是万达投资建设影院,时代华纳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影院使用华纳品牌,并由华纳万达运营。

由于国内对外资进入有诸多限制,迟迟拿不到合资公司批文,加上影院经营惨淡,时代华纳选择了撤离,王健林不得已将所有合作的院线全数接盘。

幸运的是,此后几年国内电影业爆发式增长,拯救了处于亏损状态的万达院线。

2010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与2003年9亿元的票房相比,短短七年增幅超过10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在这个票房疯涨的年份里,万达院线高居榜首,获得超过1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较2009年的增长率为69%,约占总票房的14%,更是超出排名第二的中影星美院线近2亿元。

如今的电影产业已然成为了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所谓“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去电影院看电影已更为流行,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每年增长大约30%。

王健林亦认为万达院线是赶上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浪潮才实现盈利的。

欣赏一部好电影需要一套好的设备,而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万达IMAX与一般银幕相比,使用了隐身高增益金属弧面巨型银幕,能够产生极其明亮的二维和三维影像,而微微内凹幅度的外观设计,是为了让观众的距离更近。

在这样的巨幕前,观众的视野将获得最大化,并产生置身于电影之中的体验。

如今的中国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走进影院,他们还需要更巨大的银幕、更震撼的音效――即便付出更昂贵的票价,而万达院线正迎合着这种高端市场需求,在打造中国电影第一终端品牌的同时,它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拿下AMC尽管国内票房市场已经春意盎然,但是王健林却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他做出的最大胆的决定是对全美第二大院线AMC的并购。

2012年5月21日,在结束了与AMC院线长达两年的谈判之后,万达集团终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旗下拥有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

而此次并购总交易金额26亿美元,包括购买公司100%股权和承担债务两部分。

同时万达承诺,并购后投入运营资金不超过5亿美元,万达集团总共为此次交易支付31亿美元。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在美国最大的一起企业并购,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海外并购。

如今看来,这起并购是足以载入史册的,而彼年的万达却遭遇了太多的质疑。

首先,当时的AMC在资本市场上很不遭人待见。

这个有着90多年历史的院线公司在美国已属夕阳产业。

AMC在2007财年以前就连续九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5亿美元以上,而2007财年之后也是亏多赢少。

2012年5月25日AMC发布的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3月29日,在过去的一个财年中,AMC公司的营业收入总计约26亿美元,但是净利润亏损约8200万美元。

万达收购时其负债高达近20亿美元。

赔本赚吆喝的质疑声当然不绝于耳。

对于这笔账,王健林有自己的算法,他表示这次并购相当于用实际支付的21亿美元买来5000块银幕,每块大约是人民币250万~260万元,比国内每块银幕350万元的成本低了不少,所以并购是值得的。

然而考量商业价值的不仅是银幕的价格,更是投资背后的回报。

并购AMC公司是否有价值的关键问题正在于此。

万达偏偏就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在并购完成的短短一年间,AMC就扭亏为盈并计划上市。

仿佛一切都在王健林的计划之中:“我们没有对AMC做什么大手术,给它资本金可以降低负债率,提高评级标准,它的募资就会更便宜。

再给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给一个机制,就什么都行了。

”所谓机制,就是只要AMc能创造利润,万达就拿出AMC利润的10%奖励其管理层。

“我赚的钱,原则上不拿走,在美国继续扩大投资。

”王健林坚信,这些看起来“小小的”制度变革,将给AMC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不其然,热情饱满的AMC团队对业务进行了各种调整,成绩斐然。

AMC在万达控股的18个月之后,万达手持的AMC股权价值已然大幅增长,劲收9亿美元,约合54亿元人民币,差不多每天赚1000万元,这样的投资回报速度让不少人叹为观止。

在国内市场,万达院线2011年至2013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了3.07亿元、3.9亿元、6 05亿元,2014年年上半年,净利润.达4.1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7 46%。

计划到全年万达将开业200家影城,拥有2000块银幕。

让好莱坞为之颤抖控制终端就是把控了市场的脉门。

去年9月发生在中国东海岸青岛市僻野荒乡的一场红毯秀把世人都亮瞎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约翰?特拉沃尔塔、凯瑟琳?泽塔?琼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凯特?贝金赛尔、伊万?麦克格雷格以及一大帮好莱坞的大师级人物,不顾舟车劳顿,齐刷刷亮相于远东这座从未在世界影视娱乐产业版图上留下过任何痕迹的陌生城市里。

以至于李连杰、梁朝伟的星光也被淹没,章子怡、黄晓明、苏有朋抢着秀巨星合影。

相形之下,舞台下锣鼓喧天,当地领导们头顶报纸挡太阳,老乡窜来窜去看热闹的场面好像跟楼盘剪彩没什么区别。

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哪个著名的电影节能齐聚这样的明星阵容,甚至除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外,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能把他们聚在一起的情况也不多见。

他们的到来,只为了一块招牌――万达。

有知情人士透露:“想往好莱坞送钱的中国房地产商很多,但别人根本不搭理你,很多东西不是靠钱就能解决的。

”“收购了AMC,万达就为自己赢得了在好莱坞的江湖地位。

”一位熟悉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影评人表示,“明星们是需要帮制作公司为院线公司站台的。

”眼下,AMC旗下影院占据着美国近20%的票房,甚至全美票房最高的10家影院中就占有7家,在核心城市的市场话语权更是首屈一指。

维护好与AMC院线的关系,无论是明星与其经纪公司、制作公司,都是在为自己的饭碗加保险。

而万达在外界营造的拥有雄厚财力的形象也令好莱坞敬畏。

(王健林总是下意识地突显万达的财力,比如在AMC并购谈判中,他对AMC董事长这样说道:“真正愿意买又有能力买,而且一次能给你付钱的企业,全世界可能也就万达一家。

”随后,他又拿出有关方面给万达出具的高达几百亿元的存款证明,震住了所有股东。

他甚至表态:“我们主要是玩商业地产的,对你来说买个院线一两百亿元就觉得了不起了,但如果放在地产行业里看,一两百亿元资金不算什么。

”)也难怪有跟好莱坞经纪人公司打交道的人士这样揣摩好莱坞的心态:“他们对万达感到敬畏,觉得万达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他们给买了。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如今万达集团加入了阿里巴巴和复星国际的行列,在好莱坞电影行业寻找投资机会。

王健林正就收购狮门娱乐公司的股份进行谈判(狮门影业被认为是好莱坞最著名的独立制片公司之一,拥有《电锯惊魂》系列电影和《饥饿游戏》系列电影)。

尽管狮门影业只愿意出售少部分股权,但万达希望能够掌握控股权。

目前,双方的谈判尚处在初级阶段,不能保证会达成最终的协议(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马云也正在寻求收购狮门影业37.4%的股份,不过直到今天,这件事也没有下文)。

王健林还表示希望在欧洲收购大型院线,这是他在2020年前控制全球20%院线市场目标的一部分。

打造电影乐园“做文化比做地产更有成就感,一个好的文化项目能影响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王健林甚至笑称,“在北京很多人都知道万达电影院,不知道万达索菲特酒店,最初我听到这个消息气死了,这么大个顶级酒店就在电影院旁边,没人知道,后来一想,有道理啊!”2009年,武汉楚河汉街项目率先为万达打开了一道门。

王健林不止一次在公司内部讲:“这个项目是我的眼珠子。

”他提出了如下要求:“世界一流、中国第一、业界朝拜。

”“做文化类项目很复杂,还不是钱的问题,关键要知道世界潮流在哪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