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最优化方法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最优化方法
j 1
j 1
现构造两个点X(1),X(2),使满足
X(1)=(x1+αλ1,…, xk+αλk ,0,…,0)T X(2)=(x1-αλ1,…, xk-αλk ,0,…,0)T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2:设X是可行域D的极点,那么,X最多有m个 正分量。
证明:设X=(x1,···xk,0,···,0)T,若k>m,由
z=λx+(1-λ)y
这说明当0 ≤ λ ≤1 时,λx+(1λ)y 表示以x.y为端点的直线段上的所 有点,因而它代表以 x.y为端点的直线 段。
一般地,如果x.y是n维欧氏空间Rn中的两点,则 有如下定义:
如果 x=(x1…xn)T,y=(y1…yn)T是Rn中任意两点,定 义z=λx+(1-λ)y(0≤λ≤1),z=(z1…zn)T 的点 所构成的集合为以x,y为端点的线段,对应λ=0, λ=1的点 x, y叫做这线段的端点,而对应 0<λ<1的点叫做这线段的内点。
表明X不是D的极点,与已知条件矛盾,故k≤m。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4:对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基可行解与可行 域的极点一一对应。
证明:首先证明极点必是基可行解。设X是极点, 由定理1.3,可设X=(x1,…xk,0,…,0)T xj>0,k≤m 若X不是基可行解,由定理1.2,向P1,P2,…,Pk应 线性相关。仿照定理1.3的证明过程,可推导出X 不是极点,与已知条件矛盾。故可知X是基可行解。
其次证明充分性。设X的正分量为x1,x2,…,xk,其对 应的列向量P1,P2,…,Pk线性无关。显然k≤m。
若k=m,则P1,P2,…,Pk可用来构成一个基,所 以X是基本解。而已知X是可行解,故X又是基可行 解。
若k<m,由于A的秩为m,比可从A中再挑出m-k 个列向量,与P1,P2,…,Pk ,一起构成一个线性无 关极大组,即为一个基,由此可知X是基可行解。
定义1.7:设集合S是n维欧式空间En中的闭凸集,d 是En中的非零向量。如果对于S的每个点X,以及 一切非负的数λ,都有
X+λd∈S,λ≥0
则称向量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如果d1, d2 是S的方向,且d1≠αd2,∀α>0,则d1,d2是两个不 同的方向。
进一步,如果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且不能表 示为S的另外两个不同的方向的正组合,则称d是S 的一个极方向。
其中, 反之,满足上述条件的点必是可行点。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5:如果标准线性规划的可行域D有界,则必 有某个极点是最优解。
定理1.6:设线性规划的可行域D无界,X1 X2,…,XK是 全部极点,d1,d2,…,dL是全部极方向,那么有
①最优解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Cdj≤0 j=1,2,···,L
直观地看,凸集是没有凹入的部分,其内部没有 孔洞。
例子:下列四幅图中,哪些是凸集?
x
y
x
y
(a)
(b)
x
y
x
y
(c)
(d)
上图中(a)(b)是凸集,而(c)(d)不是凸集
凸组合
定义1.5:设X1,…,Xm为En中的m个点,若存在m个 数λj满足:
则称点X是点X1,…,Xm的一个凸组合。 任取一个集合S,那么S中的点的所有凸组合的 集合是一个凸集。
由于d3,d4可以表示成两个不同正方向的组合, 所以d3,d4不是极方向。
定理1.1:设集合D={X|AX=b,X≥0},其中A是行满秩的m行n 列矩阵。那么,集合D是闭凸集。
证明:首先证明D是凸集。任取D中的两个点X1,X2, 以及λ∈[0,1],则有AXi=b,Xi≥0,i=1,2
A[λX1+(1-λ)X2]=λAX1+(1定理
定理1.3:设X是可行域D的极点,那么,X最多有m 个正分量。
证明:设X=(x1,…,xk,0,…,0)T,若k>m,由于A的秩为
m,则P1,P2,…Pk线性相关,于是存在k个不全为零的数λj,
使得
k
j Pj 0
j 1
因
n X∈D k
故
xj Pj b xj Pj b
约定A是行满秩的m行n列矩阵。
2、基、基向量、基变量、基本解、基本可行解、 可行基、最优解、最优基
基:矩阵A中一个m阶非奇异子矩阵 基向量:基的列向量 基变量:基向量对应的变量 基本解:非基变量全为零的解
基本可行解:非基变量为零,基变量都大于等于 零的解
可行基:基可行解对应的基 最优解:基本解中使目标函数最大的解 最优基:最优解对应的基
显然,当j>m时,有
xj xj1 xj2 0
m
再由于X(1),X(2)均是可行点,故可推知 xjiPj b,i 1, 2
两式相减,得
m
x1j x2j Pj 0
j 1
j 1
已知P1,P2,…,Pm线性无关,所以有 xj1 xj2, j 1,2,,m
且
λX1+(1-λ)X2 ≥0
所以
λX1+(1-λ)X2 ∈D
由凸集的定义知,D是凸集。
其次,可以证明D是闭集。任取D中的收敛序列{Xk}, 设其极限点为 ,则只需要证明 属于D即可。
注意D是线性规划可行域,可等价地表述为
(1-4) 所以Xk的每个分量Xk j,j=1,2,···,n都满足:
(1-5)
其中,α是充分小的正数。显然有X(1)≥0,X(2)≥0
且
K
k
k
AX 1 xj j Pj xjPj j Pj b
j 1
j
j 1
所以
X(1) ∈D
同理
X(2)∈D
注意到λj不全为零,α>0,所以有 X(1)≠ X(2)
但
X=0.5 X(1) +0.5 X(2)
其次证明基可行解必是极点。设X是基可行解, 由定义,可设其对应的基向量为P1,P2,…,Pm ,于 是,可设X为
X=(x1,…xk,0,…,0)T
若X不是极点,则存在异于X的两个X(1),X(2),X(1)≠ X(2) , 以及数λ∈(0,1),使得
X=λX(1)+(1-λ)X(2)
上式的分量表达形式为 xj xj1 1 xj2, j 1,2,,n
②若存在最优解,则有某个极点是最优解
谢谢大家! 欢迎老师和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进一步,如果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且不能表 示为S的另外两个不同的方向的正组合,则称d是S 的一个极方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S是一个无界的集合,向量 d1,d2,d3,d4是S的不同方向,d1,d2是极方向, d3,d4不是极方向:
d3 =α1d1 +α2d2, α1>0,α2>0
d4 =β1d1 +β2d2, β1>0,β2>0
三、极点与极方向
定义1.6:设集合S是凸集,点X是S中的点。如果 对(0S,中1)的上任的意任两意个数相λ异,的都点不X可1,能X有2,:以及开区间
X=λX1 +(1-λ)X2 则称X是凸集S的一个极点。
点设X若成点为XS,的X极1,点X2的均充属要于条凸件集是S,:0≤λ≤1。那么
如果有等式X=λX1 +(1-λ)X2成立 则必有X=X1=X2
❖设R是Rn中的一个点集,(即R≤Rn ),对于任意 两点 x∈R,y∈R以及满足0≤λ≤1的实数λ,恒有: R=λx+(1-λ)y
❖ 则称R为凸集。
❖规定:单点集 {x} 为凸集,空集∅为凸集。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到,凸集的几何意义是: 连接凸集中任意两点的直线段仍在此集合内。
例如实心的圆,实心的矩形,实心的球体, 实心的长方体等等均是凸集,圆周不是凸集。
因
故 在(1-5)式中,令
,则有
表明, ∈D,所以D是闭集。
四、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2:设X是标准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那 么,X是基可行解的充要条件是X的正分量对应的 列向量线性无关。
证明:首先证明必要性。设X是基可行解,那么,由基可 行解的定义,可知其正分量为基变量,对应的列向量都是 基向量,显然线性无关。
于A的秩为m,则P1,P2,···,Pk线性相关,于是存在
k个不全为零的数λk j,使得
j Pj 0
因
j 1
X∈D
故
n
k
j Pj b j Pj b
现构造两个点Xj(1 1),X(j12),使满足
X(1)=(x1+αλ1,··· xk+αλk ,0,···,0)T X(2)=(x1-αλ1,··· xk-αλk ,0,···,0)T
基
本
非
可行解
可 行
基本解
可 行
解
解
二、凸集
→引例 我们先考察二维平面上直 线段上任意一点的表示形 式。(如右图)
取x.y为平面上两点,用以原点为起点的 向量来表示x 和 y,并设z是线段xy上任 意一,得向量 z-y它与向量x-y平行且方 向相同,可以得到下面关系式:
可以得到:
z-y=λ(x-y) 有
综合得:
xj1 xj2
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X必是极点。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推论:线性规划可行域D必有且只有有限个极点。 表现定理:设D是线性规划的可行域,则 1.当D有界时,D中任意一点均可表现为其极点的凸
组合 2.当D无界时,必有且只有有限个极方向。设若D有K
个极点X1,X2,…,XK,有L个极方向d1,d2,…,dL,则 D中任一点X可表现为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本节主要内容
➢ 上节内容回顾 ➢ 凸集 ➢ 极点与极方向 ➢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