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_成因及化解路径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_成因及化解路径选择

金融天地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全国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全面了解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探求破解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国际经济持续走软、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人民币升值较快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小企业更加举步维艰,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银根紧缩,融资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是指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渠道不畅,以内部融资为主。

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由于市场需求不旺,生产规模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负债成本,因此十分重视自有资本的积累,避免过度负债经营,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资金来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因而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主要是个人原始投资、企业盈余积累和股东增资,这些资金具有无需到期偿还、无需支付利息的优势,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1]。

(二)融资缺口较大。

中小企业中尤其是工业企业仍然受到资金的“瓶颈”制约,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企业技改扩改、规模不断扩大,增加了流动资金的刚性需求。

另一方面,是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资金周转周期拉长,增加了资金占用量。

目前贷款回收周期较以前延长了一倍,增加了企业资金调度难度。

(三)民间借贷较为普遍。

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普遍现象,民间借贷之所以较活跃,一方面是因为民间借贷无需抵押、担保手续,相对于银行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显得简便、快捷,中小企业乐意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另一方面还是由于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金融机构大量的信贷资金向支柱产业、规模企业倾斜,导致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向民间借贷融资。

(四)中长期贷款及项目贷款难。

金融机构倾向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投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使企业在资金使用上难以调配,资金利用率不能实现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极力寻找商机,开拓新的项目,但往往有了好项目,却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实施。

(五)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借款方面与优惠利率无缘,地方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较小,而由于民间借贷融资成本极高,甚至月利率已达到3%以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一)从银行角度来看1.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机制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

尽管信用贷款有所发展,但担保贷款及含担保的综合授信仍是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

企业利用担保机构担保获得过贷款所占比例较低,其余都主要通过企业自身资产和企业间相互担保。

事实上,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能供企业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数量是很有限的,担保方式的单一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缺乏担保”和“缺乏抵押资产”是企业贷款申请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2.信用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信用评估体系主要在于两方面:评估机构和评估标准。

(1)评估主体单一,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主要都是通过内部评定来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极少数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估,不采用社会中介资信公司评估。

(2)评估标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有的金融机构甚至不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

由于目前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这使得企业无所适从,而同时由于不同的标准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反复接受不同金融机构的评估,使其融资成本增加。

3.银行贷款程序繁琐,耗时长,企业获得信贷融资隐性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用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

银行信贷审批权限比较集中,一般基层营业机构没有自主决策权,加之上下管理链长,受理程序刚性,审批流程复杂,一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往往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

(二)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来看1.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风险较大。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规模经济上处于弱势,抗风险能力弱。

为了寻求生存空间,常常在大企业没有涉及和不易或不愿涉及的领域发展,这就决定了其经营风险较大,生命周期不长。

加上中小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相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本身就比较低,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少,利润空间更是狭小,银行不敢放款[1]。

2.信用等次低。

中小企业自身诚信程度不够高,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表不真实,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信用等级比较低,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信用构建缺失、金融体系不完善和企业发展的外部竞争环境恶化,使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成为长期性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

(三)从外部环境来看1.最直接最客观的因素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大气候的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更是顾虑重重不愿冒险,“惜贷”思想加重了本来就脆弱的银企关系。

2.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国家向大企业倾斜的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

同时,国家对于任何规模的银行在税收和成本上的要求相同,造成了只能放小额贷款的小银行积极性的下降[2]。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化解路径选择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成因及化解路径选择李玉功 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摘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企业健康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融资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融资难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187-01收稿日期:2011-03-08(下转第190页)现代经济信息信用卡风险进行控制是保证发卡机构和客户资金安全,降低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率,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其次,信用卡风险控制是维护信用卡及其发卡机构自身信誉的需要。

只有对信用卡业务中的风险加强管理,才能保证业务的稳定发展。

信用卡风险的控制包括很多方面,从信用卡发行的过程来讲主要有三方面:信用卡审批前、信用卡审批中、信用卡核发后。

(一)信用卡审批前: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因为抢占市场份额等原因,忽视了对信用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工作,信用卡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了相当大的风险隐患,因此要加强信用卡营销人员的风险和道德教育,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学习,加强管理,防止业务人员与信用卡黑中介相互勾结给发卡机构造成资金损失;2.要建立严格的信用卡申办流程和申办标准,加强对申领人、担保人的资信审查,使审批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对于客户身份证明材料要制定标准格式,审核时要严格把关。

信用卡营销人员在客户递交申请时要认真核实客户身份信息、联系信息等资料,确保客户身份和签名真实有效。

(二)信用卡审批中:1.加强信用系统建设,使各家商业银行间客户信用等级可供查询,各家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可通过系统联网核查全面掌握客户个人资金账户和信用情况;2.对递交的客户申请应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进一步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确认,以避免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

(三)信用卡核发后: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信用卡核发后是采取邮寄的方式交给客户,因此在卡片寄出后,发卡机构应通过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对客户进行提醒,告知客户卡片寄出时间和估计收到时间,提醒客户收取,避免在客户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卡片被盗资金和客户信息遭受损失的情况;2.建立信用卡交易监控系统。

对于信用卡的授权及收单操作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发现频繁消费、取现或大额消费即对客户发送提醒或要求客户进行二次确认,对可疑交易进行制止,及时取消交易冻结卡片资金;3.建立及时的还款提醒和有效的欠款催收机制。

我国信用卡发展现阶段,因为规模扩张太快,每家商业银行都积累了相当一部分“次级”客户,应还款额数额相当巨大,部分客户由于对信用卡还款期限不了解未能按时还款。

因此,建立强大完善和有效的提醒和催收制度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中之重,对于免息期即将到期的客户要及时进行提醒,对逾期未还客户进行催收,通过电话催收和上门催收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还要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确保资金安全。

五、结论信用卡业务以其更为灵活和便于交易的优越性,而成为日益重要和更为主要的消费交易方式。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发卡行与信用卡产业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坚持积极主动地构建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发卡行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有效的风险内控制度、树立正确风险管理理念、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全社会对信用卡产业相关法律与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卡产业一定能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1]李伟.信用卡业务井喷发展下的风险防范[J].辽宁经济,2008.[2]周宏亮.信用卡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3]马春峰.商业信用卡业务运作[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4]赵睿,赵陵.方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VaR《研究》,2002(11).[5]张维,李玉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综述.管理科学学报,1998(03).[6]华民.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学术界,2007(01).[7]张明,银行卡业务手册,北京: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编制,2002,9-10.[8]曹其祥.浅谈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的前景.[9]曹其祥.信用卡理论与实务.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26-28.(一)进一步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要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为申请贷款提供基础依据。

二是要转变经营机制,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优化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要加强金融知识学习,熟悉和掌握国家的金融政策、银行的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

四是要积极主动地和银行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机制,为银行了解企业情况创造有利条件。

五是要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自觉地坚持诚实经营、履约守信,提高企业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以信用求得发展。

(二)金融机构主动为企业服务,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金融机构主动了解企业,积极拓展业务,在困难时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与优质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