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1)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记录(1)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讲义
耳。

物。

(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1、适应症: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作用是肯定的,但并非所有手
术都需要。

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
需使用抗生素。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适应症有:
(1)U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川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消化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等的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等;(3)清洁大
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2、围手
术期预防用药的方法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各类手术术中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最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
(SSI )的病原菌、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给药方法:术
前半小时(通常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次,静
脉推注或快速滴注(20-30min内滴完),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和组织中的抗生素达到有效药物浓度(>MIC90),如手术超过4小时,术中追加一次(长半衰期抗生素头抱曲松不需追加剂量)。

术后可不再使用或仅使用24-72小时,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

(2)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的常见病原菌(表5)、手术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杀菌、廉价、安全性高的药物,尽可能避免多药联合使用。

通常选择头抱菌素,以第一、二代头抱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抱曲松等第三代头抱,避免选用超广谱抗菌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

三、
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抗菌药物对肾脏毒性的大小,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肾功能减退对抗菌药物代动力学的影像,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对药物清除的影像等。

(二)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的
注意事项
肝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时除应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肝功能不
(—)限制使用:对中、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困只对限制使用抗菌
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应严格控制。

对危重、紧急情况或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使用抗菌药物
敏感时,可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四)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

1、除泌尿系统外,
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2、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3、其他感染性疾病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或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五)围手术期: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
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

1、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须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择抗菌药物。

若选用其他抗菌药物,病历中应做好记录。

2、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应于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培训总结及评价:通过此次培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了医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今后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工作,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存档资料附后
□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通知□培训签到
□培训资料□培训影像资料□培训试卷□考试成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