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3课《电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知道电阻单位及其换算。
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有关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感知电阻大小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本节主要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的关系,通过演示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也比较难掌握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对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帮助学生建立易于观察的模型,通过各种方法(如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教学难点:
电阻的概念及决定因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观察家用电线,并在课上展示。
提出问题:为什么普通导线都是用铜或者铝制成的,而不用铁丝?(注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