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简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简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简介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西安航天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30日,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照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共管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是西安市“五区一港两基地”之一。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东南区域,总体规划面积为8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面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二期63平方公里。

2007年12月26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

西安航天基地以“航天产业立区,高新产业兴区”为发展定位,“四节约一环保”为发展理念,西安航天基地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宜商宜居的航天科技产业新城。

2010年6月26日,西安航天基地被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省、西安市政府高度重视西安航天基地的发展,赋予基地管委会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在政策、土地和融资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的比较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西安航天基地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南部,距市中心钟楼7公里,绕城高速公路2.8公里,与西康高速紧邻。

航天基地南依秦岭,北瞰曲江,西临城市中轴,东接万亩林带,山水城连为一体,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2.便捷的交通
西安航天基地对外交通十分便利,为入区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

向北经长安路和雁塔南路可直达西安市中心;向东经航天大道、雁翔路与曲江新区、
交大科技园相连;向西通过韦郭路、西部大道可到达西部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南的长安南路、西康高速公路通向秦岭北麓自然风景区。

航天基地经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5分钟车程,距西安火车站25分钟车程,到火车南站8公里。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四号线可到达基地,其中二号线已开工建设,2010年通车。

3.创新的体制机制
团共建,模式独特。

在陕西省政府和航天科技集团组成的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西安市政府与航天科技集团成立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落实基地优惠政策。

以西安市人民政府为主成立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作为西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行使政府有关部门管理职能。

管委会现设有办公室、经济商务发展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招商局、环保分局、国土分局、综合执法分局、土地储备中心等部门,下辖西安航天基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4.和谐的人居环境
西安航天基地着力创造一个居住与工作均衡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品质吸引来此就业者居住。

在航天基地的规划中,注重加强与航天基地中心商业机能的联系,注重建设基地内产业带与生活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力图塑造一个融合人文与科技特色的生活社区。

与此同时,航天基地东依杜陵万亩林带,航天基地内规划循环水系及东湖、中心湖和西湖3大人工湖面,自然环境优越。

西安航天基地将充分结合城市发展与产业中心的吸纳及叠加效应,创造科技产业开发区的新典范。

西安航天基地自然环境
西安航天基地内目前有中、小学各一所,幼儿园三所,二级甲等医院一所,已初步具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产业基地的整体竞争能力。

未来,西安航天基地将依据规划新建一批高规格的文化娱乐中心、综合体育场馆、医院,各类中小学、幼儿园、酒店等。

5.酒店以及其他商业配套设施
➢5公里范围内
曲江宾馆(5星级)、曲江惠宾苑酒店(5星级)、芳邻苑宾馆(5星级)、金石国际大酒店(5星级)、唐华宾馆(4星级)
➢大型生活超市
周边已有麦德龙、华润万家、易初莲花、百安居B&Q、三森家居市场等购
物场所。

➢气候环境:航天基地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年降水量660.6毫米;推荐区域以东有万亩生态林,空气十分清新。

➢周边环境:推荐区域产业配套环境优越,周边人员素质较高。

距离小寨商圈,曲江高端住宅区、长安区闹市区、西部大学城等城市副中心均不超过30分
钟车程。

西安航天基地周边生活配套
航天基地东侧有西康高速公路(内蒙古包头到广东茂名高速公路陕西段)出口,向北仅3分钟车程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与9条省级高速公路相
通,呈“米”字型。

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已形成30000人的居住规模,随着西安富力城、陕国投鸿业地产、大华地产、曲江澜山等一批国内知名地产商落户航天基地,以及20多个当地村的安置动迁小区项目开发,可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居住需求。

根据规划,西安航天基地建成后可居住人口约30万人。

西安航天基地公共交通示意图
二、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1、道路
西安航天基地道路系统规划分为主干道(40m—60m)、次干道(30m—40m)、支路(30m以下)三个等级。

主次干道严格遵守总体方格网的路网格局,支路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因山就势灵活布置,交通极为便利。

主干路:东西向5条,其中现状路为航天大道、东长安街、航天中路;南北向的主干路主要有航天西路、雁塔南路、神舟四路、神舟大道,其中现状路为航天西路、神舟四路。

次干路:神舟一路、神舟二路、神舟三路,与主干路共同构成完整的道路系统。

支路:主要有飞天路和神舟五路等。

2、排水
西安航天基地范围内雨污分流,规划雨、污水均在东长安街、航天中路、航天大道三个出口与长安区排水系统汇集,雨水排入皂河,污水排入规划长安区污水处理厂(目前现状,雨、污水均排入长安区雨、污混流的2000X1800mm 暗涵)。

东长安街拓宽后,沿线建设雨污水管道,推荐地块的排水问题在项目建成之前可确保解决。

3、给水
源以长安区第三水厂为主。

设计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曲江水厂为备用水源。

为了提高供水质量,降低运行成本,规划在飞天路以南设二级加压站(高程为512m),实行分区供水。

神舟大道以东区域为供水高区,其余地区为供水低区。

规划区配水管网主要按环状网建设,主干管沿东长安街、少陵路和神舟大道埋设。

在东长安街改造项目中,沿线给水管网将同期建设,推荐区域的给水问题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可确保解决。

4、电力
现状330KV高压走廊将改线,新线路沿航天大道南北两侧绿带、西康高速西侧绿带架设。

基地规划4座110千伏变电站,17座10KV开闭所,四座变电站的最终容量均为3X5万千伏安,总变电容量为60万千伏安。

变电站110千伏进出线均采用电缆通过电缆沟道敷设。

目前,长安东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可确保该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用电。

5、热力
热源由集中供热锅炉站提供,供热站现状位置在神舟四路以东、东长安街以北区域,占地面积为90亩,近期规划建设4台116兆瓦的燃煤高温热水锅炉房,总供热量为464兆瓦。

远期再规划2台116兆瓦的燃煤高温水锅炉,建成后总供热量达到696兆瓦。

供热管道以供热站为中心呈放射状,主管道沿神舟三路、航天东路、航天大道、东长安街和神舟四路布置。

目前热力管网已与道路改造同步铺设,预计推荐区域在项目建成时具备供热条件。

6、燃气
在航天中路以西处设高中压调压站,天然气高压管道由长安路引入。

为确保供气安全可靠气压稳定,燃气管网的布置采用环状为主,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方式。

燃气干管沿主干道路靠近用气大户,主干管连成环状。

目前燃气管网已与道路改造同步铺设,推荐区域在项目建成前可供气。

7、通讯
规划区域将由北塬交换点、长安中心局覆盖。

通信管道分为主干通信管道、次干通信管道、一般通信管道。

主干管道按24孔加4根梅花管,次干管道按
12孔加2根梅花管考虑。

管道建成后将根据入区企业的需要引入数家运营商,租用管道孔位,通过竞争为入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8、污水处理及水系
基地范围内拟建污水处理厂两座,总容量8万吨/日,同期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对水资源重复利用,将污水净化处理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汇入人工河湖系统或用作绿地喷灌。

一期规划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