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_葛峰

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_葛峰

参考文献 [1] 王书健.钡餐阑尾造影在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
201(1 9):33. [2] 张舒平.慢性阑尾炎58例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2 2):1011. [3] 陈军波.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
(1):66. [4] 张建兵.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 8):
慢性阑尾炎一经诊断,最适宜的治疗方法当属手术。对于估计粘连严 重者可采用右下腹直肌右旁或经腹直肌切口以此进行切口探查。当阑尾位 置发生变异时应当按照需要扩大切口,区别不同情形分别对待,对于盲肠
后位、后腹膜内和盲肠壁内阑尾可在条索状物表面进行切开寻找,切记不 要损伤肠管和输卵管。对于盆位或肝下阑尾而言,可以采取逆行切除或浆 肌层下剥除的方法进行阑尾切除。阑尾切除时应当轻柔操作,避免造成肠 管损伤。同时不要过多的扰动腹腔。当阑尾周围粘连时要进行仔细分离至 根部,以免遗留过长而形成残株炎。 4 小结
参考文献 [1] 孙云霞.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内·外
科版,2009,22(12):1145-1146. [2] 潘文波,姜艳华,毕重秀,等.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J].吉
林医学,2010,31(14):2140-2141. [3] 孔丽华.血液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题的发生;并将标本的质量归入科学管理的范畴,加大质控力度。[3] 4.2 护士工作水平的提高
在医疗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各方面知识不断更新。护士要有一定的 专业知识,医学知识,医院要加大护士在检验知识方面的培训力度。随着医 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血标本的检测有了更好的要求。护士在要加强相关 检验知识学习,强化在职教育的同时,可以请检验科室的专业人员讲授采 集标本时的质控常识和注意事项,强化护士采集标本时的质量意识。护理 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3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的教育
本研究选取2011年3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 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消化内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时间分辨 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检测对这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20例正常人 的血清PG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分 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溶血与针头、采血管的质量不合格、密封不好有关,也与护士不规范的 操作有关。有些护士在操作中,在碘伏消毒液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采血, 造成溶血; 扎止血带的时候过紧,时间过长,用力拍打采血处等都有可能 造成溶血。在使用注射器采血时,如果拉动针栓力度过大,会造成红细胞的 破裂,造成溶血;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过长, 红细胞被破坏,出现溶血。 3.4 标本延时送检
90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2 年第 10 卷 第 4 期
血的时候一定要使血液到达对应的刻度线。另外真空管的负压不足也会使 血标本量达不到要求,长时间保存的真空管也有负压不足的现象,因此要 避免囤积过多的真空管。[2] 3.3 溶血
2 结果 41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其术后病
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之后对其中38例进行随访,这些患者的右下腹隐痛 及右下腹局限深压痛均消失,目前尚无1例复发。 3 讨论 3.1 疾病特点
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其外形 呈蚯蚓状。阑尾由于其自身原因,容易发生炎症,主要表现在:(1)阑尾管腔 狭长容易扭曲和产生异物梗阻;(2)阑尾管壁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3)阑 尾的尾端游离活动度较大,且终末动脉容易导致血运障碍等等。大多数慢 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不如急性阑尾炎典型,由于其诊断依据缺乏特异性, 且易与右下腹部产生的其他疾病相混淆,临床诊治较为困难;而且由于慢 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后容易形成粘连,且其根部位置容易发生变异,手术具 有相当的难度。 3.2 病理表现
医院要加强护士护理技能方面的训练,血标本的不合格与护士责任心 的缺失、不良的操作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应该让护士知道标本质量的重要 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操作规程,改正不良的操作习惯。应该认 真落实核查制度,不能让遗漏检测项目、错用试管等差错发生;对于烧伤、 小儿、病情危重等病人,在穿刺有困难或估计采血量较少时,最好选择颈外 静脉、股静脉穿刺,以保证血量的足够;在对脂肪乳剂病人的治疗中,严禁 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结束时采血,以防止血液脂浊;在穿刺的时候,改变让 病人反复握拳的方式和用力过度拍打采血部位的习惯;血液在注入试管的 时候,应该取下针头沿管壁注入;抽血后,试管应缓慢摇匀6~l0次,保证抗 凝剂的使用效果;用真空管采血时,时刻注意血液的流速,达到采血管刻度 后应立即停止采血,防止血量过多;科学的安排采血时间,避免采血过早。
慢性阑尾炎多数是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来说刚开始即呈慢性 过程。阑尾炎的反复发作、反复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固定的压痛是诊断慢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2 年第 10 卷 第 4 期
91
性阑尾炎不可或缺的条件。慢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变为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 维化及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由于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脂肪增多,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不规则甚至闭塞等病变妨碍了阑尾的排空,因此便产生了相应 的疼痛感。 3.3 临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采血用的真空管种类繁多,有的护士没有严格遵守要求选择真空管, 或者是在采血前没有彻底检查真空管的质量。有些护士经验不足,从不正 确的部位采血,如在肢体输液时的近心端直接取血,此时血液已被稀释。病 人未按要求禁食,在血标本采集前食用高脂肪食品等,造成脂浊。 4 对策 4.1 护理的质量控制
加强护理的质控,与检验科室共同建立标本的护理质控体系。虽然在 评价体系中有对采血环节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但对血标本存储、运输过 程中没有进行规范管理,依然是由检验科室进行最后的把关,确定血标本 是否达到要求。因此检验科室要与护理部门共同实施全程质控。护理部门 要加强和检验科室的沟通,共同查找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尽量避免相同问
265. [5] 王志军.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J].河南外科学
杂志,201(1 1):32.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
吴园园 李 志
1
2
(1.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 116033; 2. 大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11603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上消化道症 状”行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消化内科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检测对这4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20例 正常人的血清PG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组相比PGI、PGII均升高,且PGII增高较明显, 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PGI/PGII比值下降。结论 血清PG的增高可作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是溃疡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我院住院患者的血标本都由夜班护士采集,出于工作量及工作安排的 考虑,采集工作往往从早晨5:00—6:00即开始,但标本要放置到8:00以后 再送到检验科。由操作者对采集后超过2h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其中 的血钾、血糖、血乳酸、心肌酶、血氨、血常规等与采集后立即送检的血标本 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其他问题
慢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当进行手术,切除阑尾。但需要注意的是:(1) 切除的阑尾必须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以此证实诊断。(2)应当取探查切口, 当探查结果与术前的诊断不相符合时,应立即请上级医师或者有关专科医 师术中进行会诊,防止发生医疗事故。(3)慢性阑尾炎手术操作时应当小心 细致以免损伤周围器官或组织。 3.5 治疗体会
正确的术前诊断是取得良好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基本保证。因此, 临床诊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没有典型阑尾炎发作史的患者,需要特 别注意右下腹固定压痛点的存在,同时还要注意其它的附属症状,如便秘、 腹泻、腹胀等。(2)胃肠钡餐透视造影对慢性阑尾炎的确诊具有相当重要的 价值。通过钡餐透视能够对阑尾根部的位置,阑尾的扭曲、充盈度、肿胀及 粪石的存在等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以此可以为手术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指 导。 (3)CT 及纤维结肠镜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和排除其它相对容易引起混 淆的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4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207.
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 Nhomakorabea疗葛 峰
(安徽蒙城县第三人民医院 233500)
【摘要】 目的 总结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拟诊为慢性阑 尾炎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48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进行了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有25例患者被 确诊为慢性阑尾炎,4例患者无异常发现;有19例患者进行了钡剂灌肠,其中有16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阑尾炎,有3例患者无异常发现。这41例被确 诊为慢性阑尾炎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了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结论 对无典型急性发作史的患者,必须经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 会诊后, 才能确诊,并入院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 慢性阑尾炎;消化道钡剂造影;阑尾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 6 5 6 .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 7 2 - 2 5 2 3(2 0 1 2 )0 4 - 0 0 9 0 - 0 2
慢性阑尾炎是普外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格病理意义上的慢性阑尾 炎学术上还有争论,而且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与治疗 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选取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拟 诊为慢性阑尾炎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 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无典型急性发作史拟 诊为慢性阑尾炎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本组41例被确诊为慢性 阑尾炎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患者经 B超检查 排除了淋巴结炎、右输尿管下段结石等其它病症,而女性患者经妇产科 会诊排除了右侧附件炎的存在。调查发现,41例患者均属剧烈活动或饮 食不当后出现反复发作的右下腹隐痛。经体格检查后,右下腹均有局限 深压痛。 1.2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经钡剂灌肠、全消化道造影或腹部CT检查确 诊,已婚女患者经过妇科会诊,排除了腹内其他疾患。41例经过消化道钡剂 造影确诊为慢性阑尾炎的患者,入院后在全身麻醉下经右下腹探查切口进 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合理、适当地使用抗生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