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6培训课件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6培训课件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六套)一、单项选择题1.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构成了()。

A.礼貌B.修养C.秩序D.礼仪2.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环境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

A.协调B.认可C.了解D.理解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B.追求C.宗旨D.方向4.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B.主要C.特别D.旺盛5.“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6.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A.间隔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D.分层异比抽样7.创造舆论,告知公众是公关()最基本的功能。

A.影响B.舆论C.传播D.协调8.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A.公众传播B.团体传播C.群体传播D.礼仪9.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公司是()。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10.划分()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长期B.临时C.短期D.暂时11.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

A.目录B.指导书C.索引D.语录12.从()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逆反心理。

A.信息B.消息C.材料D.舆论13.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

A.社会设置B.技术设置C.经济设置D.议题设置14.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论经营单项、专项、多项或综合等业务,都不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A.合作型公司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型公司15.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和()。

A.先后结构B.顺时结构C.主宾结构D.特意结构16.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梅耶在著名的“()”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便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议题实验B.霍桑实验C.激励实验D.选择实验17.()是以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B.商品广告C.广播广告D.观念广告18.格鲁尼格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普遍原则,特殊运用B.普遍原则,普遍运用C.特殊原则,特殊运用D.特殊原则,普遍运用19.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B.新闻事实部分C.新闻导语部分D.人物描写部分20.()指一个组织的产品、人员及其活动进入国际范围,对别国的公众产生影响,并需要了解和适应对象国的公众环境的时候,该组织所面对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公众对象。

A.国际公众B.顾客公众C.政府公众D.媒介公众21.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CI战略B.发展战略C.人才战略D.CS战略22.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的印象。

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D.知觉的主观性23.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

A.物质资源B.信息资源C.人力资源D.知识资源24.卡特利普和森特论述了()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单向对称B.多向对称C.反向对称D.双向对称25.根据具体的经济能力和最经济的条件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的是()。

A.适应对象原则B.合乎经济原则C.区别内容原则D.联系目标原则26.艾维·李提出:“()”、“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A.投公众所好B.凡宣传皆好事C.说真话D.普遍原则特殊用27.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A.间隔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D.分层异比抽样28.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

A.沟通B.交流C.过程D.结果29.整合营销传播(简称 IMC)又称统合营销传播,是近年出现的营销广告新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

A.多层面B.一元化C.二元化D.多元化30.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二是对外传播,提高市场竞争力。

A.向外发展,向生产的广度进军B.横向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C.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D.纵向挖潜,向生产的深度进军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需要和动机B.兴趣C.性格D.气质E.经验知识。

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组织B.群众C.传播D.交流E.公众3.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的类型有()。

A.严重的内部事件B.工作失误C.决策失误D.观念陈旧E.纠纷事件4.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 )。

A.主体的权威性 B.客体的复杂性 C.目标的独特性D.传播的优越性E.性质上的民主性5.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备的条件是()。

A.足够的权威性B.演讲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C.演讲者的热情D.演讲者的理智与智慧E.演讲者的仪表仪态6.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须包括的条件有( )。

A.足够的权威性B.演讲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C.演讲者的热情D.演讲者的理智与智慧E.演讲者的仪表仪态7.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实施的方法有()。

A.同一外观法B.主题线方法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D.特设会议的方法E.基于消费者的方法8.在受众选择“3S”论中,自我选择过程表现为()。

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思维E.选择性分析9.公关调查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计算机网络建设B.组织所处的环境C.组织所面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动态D.组织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矛盾症结及成因E.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10.电子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特征是()。

A.周期性B.时效性C.远播性D.生动性E.技术性三、简答题1.简述广告主题的三个要素。

2.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哪三个要点?3.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传播研究的5个基本范畴。

4.危机处理包括哪两方面的涵义?四、论述题1.试述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2.试述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五种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世界第一张丝绸报纸的诞生”与媒介传播(一)背景介绍杭州凯帝丝绸股份公司2003年成立,是由国家、企业职工和外商共同持股的综合型丝绸出口集团。

如今凯帝丝绸已成为国际市场的名牌,深受海外客户的欢迎,那要从媒介传播说起。

当时该公司作为商业大潮中的新生儿,要扩大其社会知名度,生产的丝绸报纸,就需用独具创意的公关宣传和媒介来报导,以塑造企业整体形象,渗透消费者心理,无疑是最快捷有效之策。

同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得知世界首版丝绸报纸诞生,也要求收藏还要求展出。

(二)调研丝绸为材料印刷报纸属新闻界和印刷史上创举,便成媒介、公众焦点,具有高度的新闻价值和保留价值。

(三)目标以有限的公关宣传费、巧妙借助丝绸报纸这一独特载体、赢得媒介和公关热切注视。

(四)公关策划创意杭州国际公关公司为其策划:以丝绸为材料印制浙江省内独家旅游服务报《江南游报》,并向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世界首创的丝绸报纸。

(五)实施与执行《江南游报》丝绸版共印刷100份。

2003年6月15日,杭州国际公关公司在北京为该公司举行了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丝绸报纸仪式。

行家评价:阅读和观赏效果极佳,反映当代先进的真丝印花科技水平。

(六)评估世界首创丝绸报被国内20余家报纸、电视台集中报道达30余次,海内外受众人数达2千5百万人次。

丝绸报宣传活动,既证实了中国高超的印丝术,也树立了该公司形象,从此开创了丝绸报纸的先河。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六套)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A 5.B6.A 7.C 8.D 9.B 10.B11.B 12.A 13.D 14.D 15.B16.B 17.D 18.A 19.C 20.A21.A 22.A 23.B 24.D 25.B26.C 27.A 28.A 29.B 3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CE 3.ABCE 4.ABCDE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9.BCDE 10.BCDE三、简答题1.简述广告主题的三个要素。

广告主题由广告目标、信息个性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1)广告目标,是根据企业营销决策、广告决策而确定下来的。

广告主题要服从和服务于广告目标,一是要有的放矢,二是要讲求效果,三是要与企业的整体广告策略协调一致。

(2)信息个性,是指广告内容所宣传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要有鲜明的个性,要与其它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明显地相区别,突出自己的特点。

信息个性也可称为销售重点(Sale Point)即“卖点”,在具体的广告诉求中,又称为诉求重点(Appeal Point)。

(3)消费心理,即广告目标和信息个性,要符合消费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

如果不适应顾客的心理欲求,这个主题也就不能成为好的主题。

广告主题的三要素构成,不能理解是简单的迭加,而应理解为一种有机的融合,是各要素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2.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哪三个要点?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以下三个要点:(1)新闻稿的结构。

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顺时结构;其中最常见的是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由导语和事实两大部分组成,导语是新闻稿的灵魂,最新、最重要的内容即包含其中。

导语之后是一般的新闻事实,按重要在前、次重要在后的原则排列。

(2)导语的写作。

导语在新闻稿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虽然只有一两句语,却要概括一篇新闻中最新最重要的信息,使人只看导语便可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点。

由此可见,导语的写作是新闻写作中极为关键的方面。

(3)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起衬托补充、说明等辅助性作用的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