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件(完整版)
三、有效沟通的基本语言艺术
• • • • • (一)幽默法 1、作用: (1)制造愉悦的气氛 (2)化解紧张的气氛 (3)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 2、幽默技巧
• • • • • • •
(1)化庄重为诙谐,制造幽默。 (2)归谬而成幽默 (3)曲解言语而成幽默 (4)仿造词语而成幽默 (5)一语双关而成幽默 (6)避重就轻而成幽默 (7)利用悬念而成幽默
• (二)委婉法 • 将令人不悦、粗俗或其他因语境的限制不 便直接说出来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文 雅、含蓄、得体。 • 具体方法: • 1、讳饰式委婉 • 2、借用式委婉 • 3、曲语式委婉
• • • • •
(三)提问的艺术 提问的原则: 1、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提问要便于对方回答 1、 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最高级的层次 公关活动三个层次:初级、中级、高级 2、 集中体现了公共关系的价值 世界上知名度、美誉度高的组织,主要在于公共 关系策划的多次成功。 • 3、 使公共关系运作产生质的飞跃, 是公共关系 竞争的法宝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不断创新
• 8、采用文字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 (1)简洁。最有效的文字沟通是一句话, 其次是两句话,依次类推。 • (2)如果文件较长,应在文件之前加目录 或摘要。 • (3)合理组织内容,一般最重要的信息放 在最前面。
• 9、发电子邮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1)保持最新地址,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避免邮件接收延误。 • (2)在工作时间发的一定要与工作有关,不要在 工作时间发送或接收个人事务的邮件 • (3)一定要记住:你在邮件中说的任何内容都有 可能被收件人以外的别人看到。不要发送涉及到 对其他人不利的内容或纯粹个人的隐私。
• (三) 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 • 特征:目的性;整体性;计划性;竞争性; 风险性。
• • • • • • •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准备 1、组织机构的选择 (1)组织内部的公关策划机构 (2)产业化的公关策划机构 (3)临时的公关策划机构 2、人员的配置 领导型人才;专家型人才;技术性人才; 事务性型人才
• C 组织沟通:组织和其成员、组织和其所 处环境之间的沟通 • 分为 • a职能性沟通: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 • b非职能性沟通:员工之间的平行沟通 • 特别提示:不能将组织沟通与一般人际沟 通混淆
二、迅速了解沟通对象的方法
• 要影响人就要与人有良好的沟通,需要在 最短的时间了解人 • 通过倾听对方怎么说、说什么来初步判断 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以进行相应的沟通
• (4)除工作单位的邮箱外,要有一个自己个人的 邮箱。不要用个人的邮箱同时发送工作和个人的 信息。 • (5)对人表示赞赏的信息,应该同时发给收件人 的上司(如果可能的话),不要发送消极的反馈 信息。 • (6)重要邮件,要发送一个给你的上司,不要使 你的上司或与你有关的重要人物漏掉你所发送的 信息。不要直接给你上司的上司发信息。
• 7、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有哪几种,如何 消除? • 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可以分为七种: • (1)沟通漏斗:特指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流 失 。 如 , 你 想 表 达 100%→ 你 表 达 出 来 80%→ 别人听到 60%→ 别人理解 40%→ 别 人记住20%→别人执行0% • (2)沟通中断
• (三) 传播 • 1、定义: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 接收、交流、共享。 传播模式图P67。 2、分类: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 播。 • 3、区别:传播的对象渐次扩大、复杂。 • 各自的优点:自我反省;感情化、真实化;理性 化、正式化;广泛化。
• 二、 公共关系策划的概念和作用 • (一) 公共关系策划的概念 • 概念:公共关系人员根据组织的形象的现 状和目标要求,构思和设计实现公共关系 目标的活动方案的过程。 • (即为公共关系活动提供指南和计划)
三、公共关系总体方案的策 划方法
• (一)分散策划法 • 举例:“特尔斐法” • 基本特点:使参与策划的专家互相不知道 对方姓名以减少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等方 面的干扰、压力与影响。 • 具体操作步骤:多论反馈。
• (二)聚众策划法: • 1、提出方案法
• 举例:A、头脑风暴法(“自由思考 法”、“畅谈会”) • 人数要求:5-10人 • 基本原则:(1)对别人的意见不许 反驳,也不下结论。(2)不重复别 人的意见。(3)意见越多越好,不 怕彼此之间相互矛盾。(4)可以补 充和发展相同意见,使每种意见变 得更有说服力。
第一讲 公关沟通与协调技巧
• • • • • • 主讲人:曹成建 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四川大学博士 北京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
Copyright 1996-98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一、沟通的基本理念
•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 影响人的多少!
• (7)邮件中的信息应尽量简短。 • (8)对于重要的信息,最好保留一个书面 备份。 • (9)简化信息,在同一天,尽量不要给同 一个人发送有关一个主题的多封邮件。 • (10)邮件应该尽量个人化,不要发大批 量邮件,尽量少用群体发送,或只在组织 内部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讲 公共关系及其策划方法
• 经常“自我表扬”的人往往很自卑 • 常常说“我只告诉你”的人往往不可信 • 说话速度快且词汇丰富的人接收新事物的 能力强 • 说话字斟句酌的人往往性格内向 • 说话时喜欢使用手势的人性格往往比较外 向
• • • • • •
说话平缓的人往往比较宽厚 开场白太长的人往往具有恐惧心理 喜欢强词夺理的人性格往往比较阴沉 罗罗嗦嗦的人常常欺软怕硬 沉默寡言的女性喜欢平安 说话不得要领的人常常在掩饰自己真实的 想法 • 幽默的男性往往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组织
反馈
传播沟通
反馈
公众
• 沟通的分类: • A 自身沟通:自己与自己进行的沟通 • 如:自我反省、沉思默想、自问自答、自 我陶醉、自我发泄 • 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沟通能力,才能有效 地与他人沟通 • 分清本我、自我、超我
• B 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 • 一般人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相信度为 30% , 对于人际传播的相信度为70%。 • 善于选择沟通方式: • a面对面 • b非面对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短信、 书信、传话
• 1、沟通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 (1)沟通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闲聊 不等于沟通。 • (2)达成共同的协议。沟通是否结束的标 志即是:是否达成了一个协议。 • (3)沟通信息、思想、情感,缺一不可。
• 2、良好的沟通习惯必须同时具备哪三种行 为? • 比例协调地运用说、听、问三种行为
• 3、“沟通视窗”信息四区间及其造成原因 是什么? • (1)公开区——说得多,问得多 • (2)盲区——说得多,问得少 • (3)隐藏区——问得多,说得少 • (4)未知区——不问也不说
• 怎样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 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 人---?---人 • 组织--?--公众
• • • •
人--传播沟通--人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公共关系:组织对公众的传播沟通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传播沟通
• 传播沟通:信息和情感的传递、反馈、交 流、共享 • 双向对称理论
传递
传递
• • • • • • •
(六)赞美的语言艺术 1、直言式 2、对比式 3、反语式 4、夸张式 5、目标式 6、挖掘式
• (七)拒绝的语言艺术 • 原则:既要回绝又要充分尊重理解对方, 把对方的不悦和失望降到最低限度 • 1、转折式 • 2、诱导式 • 3、推脱式 • 4、模糊式
四、有效沟通答疑
• B、默写法(635法) • 6指6个人;3指3个设想;5指5 分钟。
2、审定方案法 • 举例:A 反向风暴法 • 基本原则:对别人的意见专挑 毛病,同意和肯定的意见一概 不提。
• 对演法 • B “方案前提分析法”
“集思广益”方法归纳:
四、公共关系形象及其策划的 具体方法
• • • • •
(3)主题不明 (4)距离阻隔 (5)经验开道 (6)缺乏兴趣或过分关切 (7)时间受限
• 解决沟通障碍的方法: • (1)运用反馈 • (2)积极倾听
• (3)不要苛求自己 • (4)保持心态平衡,不要对他人期望过高。 • (5)如果遇到性格固执的人,在非原则问 题上,你也可做出让步。 • (6)善于疏导激奋情绪 • (7)找知己或朋友倾吐自己的烦恼。
• (二) 公众 • 1、定义:与特定组织存在某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利 益关系,从而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组织内部和 外部的社会群体。 • 2、分类: • (1)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 ( 2 )互利型公众 —— 冲突型公众 —— 单 向型公 众 • (3)顺意型公众——逆意型公众——中立公众。
• 4、个体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 (1)必须知道说什么,就是要明确沟通的目的 • (2)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时 间 • (3)必须知道对谁说,就是要明确沟通的对象 • (4)必须知道怎么说,就是要掌握沟通的方法
• 5、沟通中的视线(注视的部位)有几种, 各自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 (1)公务视线。额头和双眼之间的正三角 形区域。适用于洽谈业务、磋商交易、贸 易谈判、外交谈判等。 • (2)社交视线。以双眼和嘴为角的倒三角 地区。适用于酒会、茶话会、舞会等各种 友谊聚会。
(一)看看对方说什么
• • • • • 似乎什么都懂的人实际上懂得并不多 会自嘲而不嘲笑别人的男性比较成熟 爱发牢骚的男人人缘比较差 爱好闲聊的女性常常沾沾自喜 说话刻薄的女性常常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喜欢反对别人的人是一个自我扩张者 • 喜欢抓住别人的缺点进行攻击的人常常以 偏概全 • 对事物做出决定比较快的人往往很豁达 • 爱诉苦的男性不容易取得成功
主讲:曹成建 简介: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四川大学博士 北京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