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概论

建筑结构概论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钢筋混凝土结构商住楼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筋安装
绪论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砼结构主要包括 : 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纤维混 凝土结构等。 2. 砌体结构——走向没落 由块体(砖、石材、各种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 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包括砖 砌体结构、石砌体结构和砌块砌体结构。 3. 钢结构——发展方向是超高层、大跨度和特殊造型。 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1.本课程与建筑力学、建筑识图
学习要求
与构造、建筑材料等先修课程联 系紧密,必须要不断复习上述课
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
2.本课程的内容多、符号多、计算公式多、构造规
定也多,学习时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
“少而精”的原则,加强重点内容的学习,注重
难点的突破;
3. 要求熟练掌握、深刻理解有关结构构造要求,
的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木结构), 而墙、柱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体材料。
纵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
结构布置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2. 框架结构体系—— 以由钢筋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作为竖向承重
和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
优点:建筑室内空间布置灵活,平面和立面变化丰富。 缺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水平位 移较大,故称其为柔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差, 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层数较少、 建造高度不超过60m的建筑中。
4.多看、多动、多问、多联想,并能做 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学习目的: 社会能力
1.假喜真做:你先装着喜欢,硬着 头皮做,奇迹就会发生;
2. 不耻多问:不要留尾巴,积累终成 大患,问了还能学到别人的方法;
3.团结协作:一人短,三人长,帮助 与被帮助都是件有意义的事; 4.唯美求真:多对自己说,能不能做得 更好?假一罚十,后果很严重。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绪论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结施图 识读
建筑力学 基本知识
地基基 础
砌体 结构
建筑结构 基础与识 图课

钢结构
结构设 计方法 和指标
钢筋混 凝土结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学习目的: 知识能力
1.了解建筑结构的受力和破坏的 基本知识
2.掌握钢筋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 构和基础等基本构件的构造要求;
可建层数 20
40
25
50
55
75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 受力特点
如下图a所示简支梁受弯后,截面中和轴以上部分受压,以下部分受 拉。如该梁由素砼构成,则由于砼的抗拉强度很小,梁的下部会在较 小的荷载作用下开裂,在荷载持续作用下,裂缝随即急速上升,导致 梁骤然脆断,此时梁上部砼的抗压强度还未充分利用。若在梁的下部 受拉区配置适量的钢筋,当受拉区砼开裂后,中和轴以下拉区的拉力 主要由钢筋承受,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应力仍由砼承受,与素砼梁 不同,此时荷载仍可以继续增加,直到受拉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 随着荷载的进一步增加,上部受压区的砼也被压碎,梁才破坏(图b)。 这样,砼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于是就较 大幅度地提高了梁的承载能力。
筒 体 结 构
剪-框结构模型图

学 院 新 湖 校 区 新 公 寓 楼 砖 混 结 构
---

公 寓 楼 板 筋 和 圈 梁 钢 筋
绪论
各种结构体系的适用层数和可建层数
结构体系 框架 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 框架筒体 框筒 筒中筒
适用层数 10~15 10~30 10~20 10~40 40~50 4600~
3.掌握钢筋混凝土平法标准11G101,并 能灵活运用; 4.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理解建 筑施工中的一般结构问题。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绪论
学习目的: 方法能力
1.应与已学知识如(建筑构造、材 料、力学等)相关知识相联系;
2.应与结构设计规范密切联系,熟悉
并应用现行规范;
3.应与后续课程相联系,为学好建筑 施工和预算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计算理论:发展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 态设计法,基础理论问题大都得到解决,而新型混凝 土材料及其复合结构形式的出现又不断提出新的课题, 并不断促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绪论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发展,无不以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 力学与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突破、以及科技的进步息 息相关; •我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但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 安全、适用、耐久;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与《建筑构造基础与识图》 本质区别在于:结构讲的是建筑内部构造要求,构造 更多讲的是建筑的外形尺寸要求。
绪论
5. 筒体结构体系—— 由剪力墙或密柱框架组成的筒体具有很大的空间 刚度和抗侧、抗扭能力,用于承受水平荷载。筒体 有如以楼板作为刚性隔板加劲的箱形截面竖向悬臂 梁。
适用于层数超过40~50层时的超高层建筑。
(a)框架—筒体结构
(b)筒中筒结构
(c)多重筒结构
(d)成束筒结构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绪论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第一阶段: 从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至上世纪初。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比较低。 主要用于建造中小型楼板、梁、柱、拱和基础等 构件。
计算理论:结构内力和构件截面计算均套用弹 性理论,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方法。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绪论
第二阶段: 从上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不断提高。 1928年法国杰出的土木工程师E.Freyssnet发明了预应 力混凝土,使得砼结构可用于建造大跨度建筑。
株洲蓝盾鸟瞰图: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绪论
绪论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建筑结构—— 承重体系 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建筑物上各种作用 的平面或空间体系(骨架体系)。
作用—— 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内力、变形、裂缝)的 各种原因的总称。
作用 直接作用: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系即荷载。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3. 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抗侧力构件并 同时承受竖向荷载的结构体系。
优点: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侧力性能好,同时抗震 性能也较好。适宜于建造高层建筑,一般在10~40层范围 内都可采用,在20~30层的房屋中应用较为泛。 缺点:剪力墙间距太小(3~8m), 平面布置往往受到限制而不够灵活。
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深理解。
4.加强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力的训练。
5. 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祝愿同学们
• 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 • 是天才,你就表现出来! • 是人才,你就体现出来! • 是蠢才,目前显现出来又如何?
护),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
⑸ 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 固、补强比较困难。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了硅酸盐水泥。 1849年法国人朗波制造了第一只钢筋混凝土小船。 1872年在纽约建造了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 混凝土结构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距今仅150多年。 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 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而且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混 凝土结构形式还在不断发展。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4.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 架—剪力墙结构,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受,水平 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承受。
优点: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 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 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办公 楼及宾馆建筑。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间接作用: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如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沉降差、地震等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
绪论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结构构件—— 承重构件 组成结构的最小基本单元:如梁、柱、板、墙、 基础等
梁——(横为梁),形状瘦长,断面形状各异 柱——(竖为柱),形状瘦长,断面形状各异 板——相对它的长度和宽度,厚度很薄,断面形 状各异(平摆居多) 墙——竖摆的板 基础——多埋置于地下的分力构件(种类繁多)
计算理论:前苏联著名的混凝土结构专家格沃兹捷 夫开始考虑混凝土塑性性能的破损阶段设计法,50年 代又提出更为合理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奠定了现代钢 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理论。
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绪论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到现在 随着建设速度加快,对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提出更高 要求,出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凝土 等工业化生产技术。 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计算机的采用和先进 施工机械设备的发明,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大 跨度桥梁、特长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成 为现代土木工程的标志。
一、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绪论Biblioteka 缺点⑴ 自重大:不适用于大跨、高层结构。
⑵ 抗裂性差:普通RC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往往带 裂缝工作,环境较差(露天、沿海、化学侵蚀)时会影 响耐久性;也限制了普通RC用于大跨结构,高强钢 筋无法应用。 ⑶ 承载力有限:在重载结构和高层建筑底部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