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教师授课教案授课内容:第十一章软件本地化测试授课课次:第32次课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日期: 上课教室: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软件本地化,掌握软件本地化测试。
教学重点:1.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2.软件本地化测试的重点教学难点: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策略教学方式:1.运用《软件测试本地化》课件进行课堂讲授,加深对软件本地化测试基本概念的理解;2.联系国内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现状,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1.什么是软件本地化2.软件本地化的翻译问题3.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4.本地化测试的重点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什么是软件本地化(15分钟)◆软件本地化概念◆软件本地化工程◆软件本地化的重要性◆软件本地化成为“新金矿”2、软件本地化的翻译问题(15分钟)◆软件本地化不等于软件翻译◆软件本地化语言翻译技术3、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30分钟)◆软件本地化测试概述◆软件本地化测试的主要内容◆软件本地化测试模型◆本地化测试模型的选择策略◆软件本地化测试策略4、本地化测试的重点(30分钟)◆软件本地化测试的重点◆本地化软件缺陷类型◆缺陷表现特征◆寻找本地化缺陷的方法教学参考书和网站:1.国际化软件测试崔启亮胡一鸣电子工业出版社2.本地化世界网3.中国本地化网 .cn/讨论与思考:1.软件本地化和软件汉化有什么区别?2.发现缺陷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作业:1.本地化测试模型有哪些?2.软件本地化测试策略是什么?3.寻找本地化缺陷有哪些方法?复问题目:教学内容与方法步骤11.1 什么是软件本地化引言:这节课我们讲软件本地化测试,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软件本地化,以及一些相关的概念。
11.1.1软件本地化概念软件本地化是将一个软件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的软件生产活动。
11.1.2软件本地化工程软件本地化工程是对本地化的文件进行资源文件抽取、格式转换、本地化编译和修正缺陷的过程。
它融合了软件工程、翻译技术和桌面出版等技术,是软件本地化不可缺少的环节。
经过软件本地化工程处理后,可以提高其他软件本地化工作(翻译、桌面排版、测试、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有助于保持本地化内容的一致性。
软件本地化工程包括软件、联机帮助和图像的本地化工程,分别对软件程序、软件的联机帮助和本地化软件的图像进行格式转化、内容本地化、重新编译和修正缺陷等处理。
对于包含软件本地化翻译、工程处理、测试和桌面排版的大型软件本地化项目的流程如图11-1 所示。
图11-1 软件本地化项目的处理流程11.1.3 软件本地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改进产品质量。
2. 减少培训和支持用户的费用。
3. 更有效地实现全球实现产品发布。
4. 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5. 更高的软件跨全球平台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6. 提高印刷手册和网站内容的集成性和一致性。
7. 最大程度地实现术语和过程的跨语言和区域的一致性。
11.1.4 软件本地化成为“新金矿”1990 年,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在瑞士成立,成为本地化和国际化行业的首要协会,标志着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初步形成。
如今的本地化行业致力于为国际公司提供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和翻译方面(GILT )的服务、建议咨询和教育培训,帮助国际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和提供产品支持。
随着跨国公司产品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发展,产品本地化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LISA 提供的2003 年的数据,在GILT 服务领域,大型国际公司产品的翻译外包比例达到78%,产品的桌面排版(DTP)占到64%,产品本地化达27%,产品的质量保证(QA )占13%,详细数据比例如图11-2 所示。
图11-2 大型国际公司产品的业务外包比例本地化是可以产生巨大的投资回报的新兴行业。
根据LISA 提供的数据,产品本地化的投资回报率往往大于10 倍。
经过合理预测显示,20 家全球最大的IT 公司投入大约15亿美元的本地化费用,所带来的本地化产品销售额却高达150 亿美元。
如果将其他垂直市场包括进来,毫无疑问,这个数字将会更高。
需求分析 项目计划启动会议 项目进度 项目材料 项目设置 术语表 翻译,编辑,校工程处理 功能测试语言最终QA 项目评审 最终交付 语言评审桌面排版 翻译抽样 语言QA项目总结由于本地化具有相当大的投资回报,国际公司纷纷加大了对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投入。
据LISA 估计,自1997 年以来, LISA 成员在本地化领域的注入资金达18 亿美元。
另外,来自风险投资公司、私人投资者的大量外部资金不断注入本地化服务领域,出现了依靠风险投资成功上市、年营业额超过上亿美元的国际本地化公司。
本地化行业正成为全球产业的新金矿。
根据LISA 的估计,全球GILT 行业的最小规模为37 亿至50 亿美元(有人估计高达150 亿美元)。
本地化行业中仅IT 部门的规模就已经达到100 亿美元。
11.2 软件本地化的翻译问题引言:软件本地化必然涉及到翻译问题,那么软件本地化是不是等于软件翻译呢?11.2.1 软件本地化不等于软件翻译有很多非软件本地化行业人士对软件本地化的了解非常少,认为软件本地化就是软件翻译,经常引起误解。
甚至不少从事软件本地化翻译的人士,对于这个概念都存在不少的错误认识。
其实软件本地化不等于软件翻译。
软件翻译仅仅是软件本地化的一个步骤,翻译的专业化、准确性对软件本地化的质量起重要作用。
除了翻译,软件本地化还包括其他多项内容,例如,软件编译、软件测试、桌面出版和项目管理等。
所以,软件本地化不只是语言翻译过程,它包括更多的处理范围和内容,软件本地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软件工程。
11.2.2软件本地化语言翻译技术翻译是软件本地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软件不断更新版本,而且需要本地化的内容不断增加,对本地化语言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软件本地化需要使用最新的语言翻译技术,加快本地化效率,增强术语、内容的一致性。
翻译记忆技术是提高翻译的效率和一致性的技术,基于翻译记忆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更是本地化翻译人员的必备工具。
1. 翻译记忆“翻译记忆”的英文全称为“Translation Memory”,缩写为“TM”,是计算机辅助翻译领域广泛采用的技术。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记忆工具软件将自动储存新的译文到翻译记忆库;同时对于要翻译的内容,自动从翻译记忆库中搜索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给出参考译文,使译员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
翻译软件能保存和重复使用译员的译文。
所有译文均来自人工译员。
翻译软件在内容修订和更新的全过程中能保存和重复使用译文。
翻译与机器翻译不同,机器翻译软件是一种软件系统,它自己进行翻译,提供质量不高的译文草稿。
而翻译记忆软件保存和重复使用人工译员的译文。
采用翻译记忆的主要优点包括:1. 提高翻译人员的效率。
2. 提高翻译的一致性。
3. 充分利用分散的译文和译员资源。
4. 在保证翻译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质量检查和校对时间。
5. 将语言技术与系统相结合。
6. 管理多个项目,严格控制成本和时间。
2.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英文是“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业界人士通常缩写为“CAT”。
它是为了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而开发的辅助翻译软件,主要运用翻译库、术语库和模糊匹配等技术,保证翻译的速度和一致性。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不同于机器翻译软件,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只起到辅助翻译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翻译者优质、高效、轻松地完成翻译工作。
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或相似的句子和片段。
CAT 技术具有自动记忆和搜索机制,可以自动存储用户翻译的内容。
当用户翻译某个句子时,系统自动搜索用户已经翻译过的句子,如果当前翻译的句子用户曾经翻译过,会自动给出以前的翻译结果;对于相似的句子,也会给出翻译参考和建议。
11.3 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引言: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软件本地化,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进行软件本地化测试。
11.3.1 软件本地化测试概述软件本地化测试是软件本地化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软件本地化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控制软件本地化质量的关键措施。
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本地化的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通过修复这些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本地化质量。
更详细的定义可以描述为,软件本地化测试是根据软件本地化各阶段的测试计划和规格说明,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本地化软件,以发现程序错误和缺陷的过程。
综合的软件本地化测试解决方案,可以保证软件发布进度、降低支持和维护成本,并保证产品有上乘的质量。
软件本地化测试是一个工程系统,包含多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和内容。
软件本地化测试作为保证软件本地化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手段,随着软件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软件用户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软件本地化测试在软件本地化项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软件本地化测试的关键在于软件供应商(Software Provider)和本地化提供商(Localization Vendor)对测试的高度重视,包括测试资源、测试文档、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管理等方面有效准备和正确实施。
11.3.2 软件本地化测试的主要内容1. 安装/卸载性能测试测试本地化的软件是否可以正确地安装/卸载在本地语言的操作系统上(包括是否支持本地语言的安装目录名);安装/卸载前后安装文件、快捷方式、程序图标和注册表等的变化是否与源语言程序一致。
2. 软件功能测试本地化软件功能是否与源语言软件功能相同;是否支持当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如对双字节支持和正确显示;对当地日期,时间,货币符号等的支持性能;是否支持当地语言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3. 软件界面测试软件安装窗口中的按钮,菜单等的布局是否合理,美观;软件运行后的界面元素,包括菜单、块捷键、对话框、屏幕提示、按钮、列表框的布局和本地化字体和字号是否正确;界面文字的翻译是否与术语表一致,是否存在没有翻译的元素。
4.帮助文件功能和翻译质量本地化帮助文件的功能是否与源语言软件一致;本地化帮助文件的布局是否合理,美观;本地化帮助文件的文字翻译是否准确、专业,是否存在没有翻译的段落。
11.3.3 软件本地化测试模型根据本地化测试人员语言技能、测试技能、对软件产品的熟悉程度和各项本地化测试内容的测试顺序,可以分为三种本地化测试的模型:本地化集成测试模型、本地化“一加一”测试模型、本地化分布测试模型。
1.本地化集成测试模型本地化集成测试模型是指本地化测试团队的测试人员完成包含本地化功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和语言质量的全部三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