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鸡的胚胎发育主要依靠蛋里的营养物质和合适的外界条件,经过孵化才能出雏。

孵化就是为了胚胎发育创造的外界条件。

因此,孵化时应根据胚胎的发育严格掌握温度、湿度、换气和翻蛋等条件。

1、温度:温度是孵化的最主要条件。

温度低于26.6℃时胚胎就不能发育,高于40.6℃就容易把胚胎烧死。

一般要求的孵化温度为37.8℃。

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鸡胚对一定范围的温度即37 . 3~39 . 5 ℃ 具有适应能力,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孵化温度过高,胚胎会加快发育,出壳推迟、毛短、体小而弱,不易成活;孵化温度过低,出壳晚且不整齐,弱雏又多,所以在孵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无论哪种孵化方法,控制温度的方式上大体有恒温和变温两种。

恒温即孵化全过程始终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变温是依不同的胚龄,施以不同的温度,但在一定的胚龄范围内温度是恒定的。

就机器孵化而言,若分批入孵则由恒温孵化,温度始终控制在38 ℃ ,若整批入孵时则用变温孵化,即1~7 天38.4℃ , 7~19 天37 .8 ℃ ,19~21 天37.3 ℃ 。

若孵化和出雏分开时,出雏器内的温度也应控制在37.3 ℃ ,实践证明37.3 ℃ 是出雏的最佳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其原则上按“按前期高,后期低”的要求来把握。

在孵化时应事先设定好温度,孵化过程中应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尽量保持平稳。

温度的忽高忽低对胚胎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温度波动超过0.5℃时就应该调整孵化器的温度,以保证温度的平稳,避免发生事故。

孵化用温度计应事先用体温计加以校正。

孵化室内的温度也会影响机器的温度。

因此,孵化室内的温度要求平稳,保持在24—26℃为宜。

2、湿度: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很大。

湿度低于蛋内的水份蒸发快,胚胎和胎膜容易粘连在一起,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或出雏,孵出的雏鸡干瘦、毛短,毛稍发焦并粘有蛋壳膜;如果湿度太高,蛋内的水份不能正常蒸发,胚胎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孵出来的雏鸡肚大,无精神。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为60—80%,原则上按“两头大,中间小”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孵化当中最好每四小时记录一次湿度,以观察它的变化。

如果湿度过大,可减少水盘量或少添水;若湿度不够就多添些水。

在出雏时要及时清除水盘上的绒毛,以防蒸发面积减少。

加水时水温为45—50℃。

孵化室内的湿度也影响到机内的湿度,因此,孵化室内的最好保持相对温度在60—70%。

湿度不够时,在地面洒些水;湿度过高时,就加强室内的通风,使水分散发。

3、换气:换气可使空气保持新鲜,减少二氧化碳,补充氧气,以利胚胎正常发育。

夏天,孵化器的温度容易升高,应当把进气孔和出气孔全部打开。

其它季节,特别是冬季,换气要注意保持机内的温度,入孵头一、二天胚胎还小,可以从蛋内得到氧气,这时可以把进、出气孔关上或开一个小口,使机内的温度上升快并保持平稳;孵化的头七天,机器内蛋的胚胎的还处于发育前期,需要氧气的量不算太多,可以定时换气,每天2次,每次3小时;七天以后胚胎长大了,或者是连续孵化,机内有各期胚胎,就应打开进出气孔,实行不停地换气,特别是机内有胚胎破壳出雏的情况下,更要持续换气,否则,正在破壳的胚胎或已出壳的小鸡就会闷死。

4、翻蛋:翻蛋可以帮助胚胎活动,使它变换位置,以免胚胎和蛋壳粘连。

从入蛋的第一天起,就要每天定时翻蛋,一般每两小时须翻蛋一次,最大角度不超过45度。

翻蛋要求平稳而均匀。

5、凉蛋: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到中后期,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每天可凉蛋两次。

凉蛋可以更换孵化器内的空气,降低机温,排除蛋内污浊的气体。

同时用较低的温度来刺激胚胎,促使它发育并增强将来雏鸡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

凉蛋的方法应根据孵化日期及季节而定。

早期胚胎及寒冷季节不宜多凉,后期胚胎及热天应该多凉。

寒冷季节凉蛋的时间过长容易使胚胎受凉,每次凉蛋的时间应为5—15分钟。

后期胚胎发热高,热天气温也高,凉蛋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40分钟。

凉蛋时间长短还应根据蛋的温度来决定,一般可用眼皮来试温,即以蛋贴眼皮,感到微凉(30—30℃)就应该停止凉蛋。

工厂孵化,一般都不凉蛋。

孵化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⑴孵化器及孵化室消毒:在入孵前一个星期,孵化室及孵化器要清洁消毒。

屋顶、地面各个角落都要清扫干净。

机内刷洗干净后应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按房间及机器的体积大小计算用量,每立方米放7克高锰酸钾、14毫升福尔马林溶液。

方法是先把固体的高锰酸钾放在瓷盘中,再倒入福尔马林溶液,至有浓烟发出把房门和机门关严。

一般熏蒸30—40分钟之后打开门窗。

⑵试机定温和定湿度:在开始孵化前,应该全面检查孵化器,看看孵化器的风扇转动和翻蛋装置是否正常,各部分的配件是否完整,电热丝是否发热,红绿指示灯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不正常时,必须及时彻底修好。

然后重试温,水盘加水,使孵化器内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如果孵化器工作正常,温度、湿度变化很小,合乎要求,就可以开始入蛋,正式进行孵化。

⑶种蛋的选择和消毒:孵化用的种蛋,最好是7天以内的新鲜蛋,保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两周。

保存温度一般8—20℃,最好是10—15℃。

种蛋蛋形正常,蛋一般为32—50克。

入孵以前将种蛋再选择一次,把脏蛋,有裂纹的蛋,蛋形过长、过圆、过大、过小的蛋,砂皮、砂顶及钢皮蛋或两头尖、腰凸的蛋挑出来。

入孵时间一般在下午4:00~5:00或晚上12:00钟后进行,有利于白天出雏.选好种蛋后,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孵。

消毒方法如下: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法:原液系5%溶液,使用时加水到50倍配成0.1%浓度和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蛋表面或者浸泡10分钟取出。

种蛋码盘时应注意大端一定要向上,如果蛋的小端朝上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因得不到大端气室的空气,就不能正常发育。

⑷验蛋:在孵化过程中,为了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应验蛋两、三次。

第一次验蛋一般在入孵后4—5天进行,主要是检查种蛋的受精情况。

入孵后5天正常的受精蛋可看到血管分布如蛛网状,颜色发红,卵黄下沉。

而无精蛋仍和新鲜蛋一样,卵黄悬在中央,蛋体透明。

散黄后一般看不到血管,不规则形状的蛋黄飘悬在蛋的中线附近。

死精蛋内混浊,可见有血环、血弧、血点或断了的血线。

第二次验蛋一般在入孵后11天进行。

发育良好的胚胎变大,蛋内布满血管,气室大而边界分明。

而死胎蛋内显出黑影,周围血管模糊或无血管,蛋内混浊,颜色发黄(生产单位一般不做二验)。

⑸落盘:鸡蛋孵到18—19天,将蛋移到出雏盘上叫做落盘。

落盘的蛋平码在出雏盘上,落盘蛋数不可太少,太少了温度不够,可能延长出雏时间,如果蛋间距离过大,抽盘时容易相互碰撞,造成破损。

落盘的蛋数太多了也不好,会造成热量不易散发和新鲜空气不足,而把胚胎烧死或闷死。

⑹拣雏:鸡蛋孵到20—21天后,开始大批破壳出雏,这时每隔4—6小时拣雏一次,把脐部收缩良好、绒毛已干的小鸡拣出来。

而脐部凸出肿胀,鲜红光亮的和绒毛未干的软弱小鸡,应暂时留在出雏盘内,待下次再拣。

在拣雏时要把蛋壳同时拣出来。

⑺人工助产:对出壳有困难的胚胎应进行人工助产。

特别是出雏后期,应该及时进行人工助产。

如破壳不到三分之一,内膜发白、湿润,血管清晰并充血,即应进行人工助产。

助产时不能太粗心大意,因为这时稍不留心,血管会被撕断,胚胎流血,造成死亡或残雏。

如破壳已过三分之一,但绒毛发黄,毛梢发焦,有的内膜发干包住胚胎,也要进行人工肋产。

助产时要轻轻剥离,注意血管,过干时可用温水湿润后再行剥离。

一旦胚胎头部露出,估计可自行挣脱出壳时,手术即应停止,让其自行脱壳而出。

⑻后期清理工作:鸡蛋孵到21天,当大部分雏鸡出壳以后,就应开始进行清理工作。

首先将死雏和毛胚蛋拣出。

如果不把死雏和毛胚蛋拣出来,它们会吸收附近胚胎的热量,影响胚胎的继续发育和破壳。

怎样识别毛胚蛋呢?毛蛋的颜色暗黑,用手摸时比较凉,敲一敲蛋壳发实音:而活的胚胎蛋壳颜色正常,摸时温度较高,轻敲蛋壳空响。

为了更有把握的检出毛胚蛋,还可以用验蛋灯照一下,凡是活动的就是活胎:不动的或不摇不动的就是毛胚蛋。

死雏和毛胚蛋检出后,把剩下的活胚胎归并在一起,如不满一盘时,可将胚胎堆在雏盘内角,放在温度较高的出雏盘位置上,促其快出雏。

⑼清洁卫生:孵完一批小鸡之后,为了保持孵化器的清洁卫生,孵化器必须清扫干净。

先把保护网、出雏盘、出雏盘架、水盘取出。

用鸡毛掸把机内壁、蛋盘架两端及机门的绒毛掸出,再用蘸有消毒水的抹布擦干净。

取出的各种用具要用消毒水洗刷,经曝晒后,再放回原处。

⑽停电时应采取的措施:在孵化过程中如遇到电源中断或孵化器出故障时,要采取下列各项措施。

①如已入孵十天以上,要立即把门打开,驱散积热,然后做好室内的保温工作。

冬天天气较冷应将室内的温度提高到27℃以上。

孵化器停电后,可将沸水装入塑料桶并盖好,放入孵化器中作为热源。

一般放入孵化器内沸水桶的时间不能晚于停电后30分钟。

孵化温度的控制主要通过沸水的数量和换水来解决。

每隔半小时摇动风扇5分钟使温度均匀。

沸水桶放入孵化器时,要远离种蛋。

此法可缓解停电后的影响。

②停电后,将孵化器所有的电源开关关闭。

③机器内有入孵十天以内的鸡蛋,进出气孔关闭,机门可关上。

④孵化中后期。

停电后每隔15—20分钟转蛋一次;每隔2—3小时把机门打开半边,拨动风扇2—3分钟,驱散机内积热,以免由于机内积热而烧死胚胎。

⑤如机内有17天的鸡蛋,因胚胎发热量大,闷在机内过久容易热死,应提早落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