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和协助供电企业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是电力部门消防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安全供电和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精神,规范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发电企业(含火电、水电、风电等)、输电企业、地(市)级供电企业,以及施工工期在两年以上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

其它电力企业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输电企业和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执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

上述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均简称《标准》。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采用对照《标准》评分的方式,评审得分=(实得分/应得分)×100。

其中,实得分为评分项目实际得分值的总和;应得分为评分项目标准分值的总和。

第五条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下简称标准化一级、二级、三级),依据评审得分确定。

其中,标准化一级得分大于90分,标准化二级得分大于80分,标准化三级得分大于70分。

取得标准化三级以上即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第六条电力企业经评审、审核和公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条件的,授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称号;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经评审、审核和公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条件的,授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建设项目称号。

第七条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的主要程序如下:(一)电力企业对照《标准》条款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二)电力企业根据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自评结果,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提出评审申请。

同一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再次提出申请时间间隔应不少于半年;(三)电监会派出机构对电力企业的评审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其中,对标准化一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的评审申请材料经审查合格后报电监会;(四)获准评审的电力企业委托评审人员经电力监管机构培训合格的评审机构开展评审;(五)评审机构按照《标准》内容和要求进行现场检查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六)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企业提交的评审报告组织审核。

审核通过的,予以公告;(七)电力监管机构对经公告无异议的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颁发相应级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

第八条申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二)评审期内未发生负有责任的人身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电力人身事故、较大以上电力设备事故、电力安全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三)发电机组(或风电场)通过并网安全性评价;运行水电站大坝按规定注册;(四)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已经核准,并在电力监管机构备案;(五)无其它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九条取得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称号的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应保持绩效,持续改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第十条电监会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组织制定有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二)组织评审机构现场评审人员和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专责人员的培训;(三)组织对标准化一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核;(四)统一制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式样,并向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一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颁发证书和牌匾;(五)指导、协调达标评级工作中的其它有关事宜;(六)对电力企业、评审机构在达标评级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一条电监会派出机构履行以下监督管理职责:(一)审查电力企业提交的评审申请材料;(二)组织对标准化二级、三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核;(三)向符合条件的标准化二级、三级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颁发证书和牌匾;(四)组织辖区内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培训;(五)对电力企业、评审机构在达标评级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降低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

其中,对标准化一级、二级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由原发证电力监管机构撤消称号,所在地电监会派出机构授予比原级别低一级的称号并换发证书和牌匾;对标准化三级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由原发证电监会派出机构直接撤消称号:(一)发生负有责任的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二)发生电力监管机构认定的、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事件;(三)发生违反法律法规及电力监管规章制度的严重事件。

第十三条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原发证电力监管机构撤消其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称号:(一)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电力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二)发生违反法律法规及电力监管规章制度的重大事件。

第十四条电力企业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发证电力监管机构撤消其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称号,予以通报,且两年内不得重新提出申请:(一)通过贿赂、隐瞒、欺骗、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方式取得达标评级的;(二)伪造、涂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证书的;(三)倒卖、出租、出借、转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证书的。

第十五条电力企业不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未达标及存在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由电力监管机构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专项督查和安全考核,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评审机构应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评审工作,对评审结果负责。

对于评审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其退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一)出具虚假或者严重失实的评审报告;(二)泄露被评审单位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三)发生其它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十七条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降级或被撤消称号后经整改符合条件的,以及申请高于已取得级别的,可按本办法有关规定重新申请评审。

第十八条电力监管机构应在指定媒体或网站上公告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和达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名单。

第十九条电监会派出机构可将辖区内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结果向所在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部门通报。

第二十条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应按本办法第七条程序办理换证手续。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电力监管机构投诉或者举报。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本办法中“大于”、“以上”包括本数。

(二)评审期为申请日前一年时间。

(三)发电企业、输电企业和地(市)级供电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发电、输电、变电、供电运行管理的企业。

(四)施工工期,是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施工工期。

(五)评审机构,是指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化外部评审的第三方机构。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实施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监管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发电、输电、供电、电力建设为主营业务并取得相关业务许可或按规定豁免电力业务许可的电力企业。

第三条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安全(不包括核安全)、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电力工程质量安全、电力应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和电力可靠性工作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电力企业具体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电力企业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完善电力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投诉和举报,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第七条电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八条电力企业应当履行下列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职责:(一)依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本单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程;(二)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四)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电力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风险预控体系,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评估和监控工作,并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治理、管控;(六)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七)开展电力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教育工作,负责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八)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准确、及时、完整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九)建立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十)按照规定报告电力事故和电力安全事件信息并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对电力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第九条发电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水电站大坝进行安全注册,开展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对燃煤发电厂贮灰场进行安全备案,开展安全巡查和定期安全评估工作。

第十条电力建设单位应当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负全面管理责任,履行工程组织、协调和监督职责,并按照规定将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向当地派出机构备案,向相关电力工程质监机构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注册申请。

第十一条供电企业应当配合地方政府对电力用户安全用电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电力系统安全第十二条电力企业应当共同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网互联、发电机组并网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安全责任,并在双方的联(并)网调度协议中具体明确,不得擅自联(并)网和解网。

第十三条各级电力调度机构是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的电力安全事故(事件)处置的指挥机构,发生电力安全事故(事件)或遇有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的情况时,电力调度机构有权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相关电力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