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之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强化讲义全国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编光华职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录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 (3)第二部分强化课程主讲内容 (4)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4)第二章相平衡热力学 (8)第三章相平衡状态图 (10)第四章化学平衡热力学 (17)第五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20)第六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第七章界面层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28)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29)第九章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31)第十章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 (36)第十一章物理化学实验 (38)第三部分历年真题解析 (39)3.1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10年真题解析 (39)3.2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9年真题解析 (39)3.3大连理工大学884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2008年真题解析 (41)3.4兄弟院校试题练习 (41)第四部分结束语 (83)第一部分强化阶段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专业课强化阶段学习时间是9月初至11月初,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学员要达到“一目标”完成“两任务”。
“一个目标”是指做专业课真题自我模拟成绩达到最少120分。
得到这个分数,说明学员已经全面掌握了目标学校的考研基础知识点。
“两项任务”是指掌握教材知识点,研究真题并总结思路。
具体如下:强化阶段任务一:在认真学习完考研专业课公用知识点的基础上,扩展并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知识点,完成强化、巩固过程,并逐步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图,形成学员自有的知识体系,具体步骤如下(1)通识教材针对指定教材,毫无遗漏的将教材的章节知识点、例题及习题,仔细完整的进行一遍自学,并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做好标记;(2)阅读讲义在听课前,先自学一遍强化班讲义,在自学过程中,将讲义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标记在教材中。
如果同学还没有完成前面两步,我建议你暂时不要听课,先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然后再听课,这样效果甚佳。
切记,基础最关键最重要;(3)细听课程为保证听课质量,建议同学在听课过程中,关闭各种聊天工具,集中精力细听强化班网络课程,并详细做笔记。
若在听课过程中记笔记的速度赶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可以手动暂停课程。
强化阶段任务二:科学的拆分真题,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并归纳出命题规律,把握考试方向。
具体步骤如下(1)拆分真题(2分析对比每年的考研知识点,通过考察频率、分值大小辨别出必考知识点、常考知识点,从而把握复习的重点内容,指导考研复习;同时了解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寻找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性。
(3)整合兄弟院校真题进行练习“兄弟院校”是指同一档次不同专业相同初试考试书目的高校。
兄弟院校真题的重要性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重复性、考试形式的多样性,更有助于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加深理解专业课知识点。
尤其是对于不提供真题的一些院校,兄弟院校的真题就成为了含金量最高的实战性练习题。
第二部分强化课程主讲内容书中各个章节涉及到的考研知识点侧重点不同,下面我们就通过内容讲解知识点,通过典型例题理解知识点,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练习真正掌握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1本章知识点串讲(1)了解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状态,系统的宏观性质,相的定义,热力学平衡态,状态方程,系统的变化过程和途径,状态函数的特点,可逆过程,化学反应进度等热力学基本概念。
(2)理解热与功的概念;掌握热与功的正、负号规定;掌握体积功的定义及计算。
(3)理解热力学能的定义及微观解释;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式(4)了解热容的定义、摩尔定压和定容热容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只是温度的函数这一重要概念;了解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基本公式和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5)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及焓[变]的含义,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及标准摩热力学能[变] 的关系,热力学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等概念;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定义;理解标准摩尔生产焓[变] 标准摩尔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6)理解什么是节流效应,节流过程有什么特点;了解焦耳-汤姆系数的定义及其实际应用。
(7)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及其数学式表述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掌握熵增加原理、熵判据及其应用条件;掌握从熵的定义式出发计算系统发生单纯变化过程及其相变化(可逆的与不可逆的)过程的熵变(8)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其数学式表述,了解标准摩尔熵的概念。
(9)了解亥姆霍茨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的定义;会用亥姆霍茨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了解其应用条件;会计算系统发生单纯变化过程及其相变化(可逆的与不可逆的)过程的熵。
(10)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特别是要掌握及其应用条件;了解麦克斯韦关系式、热力学状态方程及吉布斯—亥姆霍茨方程。
(11)理解偏摩尔量的定义;了解不同组分同一偏摩尔量间的关系及其同一组分不同偏摩尔量间的关系。
(12)理解化学势的定义。
(13)理解多组分组成可变的均相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14)了解偏摩尔量与化学势的区别与联系。
(15)掌握物质平衡判据的一般形式及其相平衡条件和化学平衡条件。
(16)理解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中任意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了解化学势的标准态。
(17)理解真实气体化学势表达式及逸度的定义和逸度因子的概念。
1.2本章重难点总结1.2.1重难点知识点总结(1)理想气体变化过程中,热力学量的计算方法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相变化过程(2)化学变化过程中的ΔU、ΔH、ΔS、ΔG(3)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麦克斯韦关系式意义:它们表达了不做非体积功的热力学过程中热力学特性函数与特征变量间的具体关系。
适用条件:无非体积功的热力学可逆过程和无相变、无组成变化的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麦克斯韦关系式:1.2.2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 【例题1】1mol 理想气体(1)经定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2)经定温可逆膨胀使体积 增加1倍;(3)经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4)经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
在下列结论中何者正确?( ) (A)S1= S2= S3= S4 (B)S1=S2,S3= S4=0(C)S1= S4, S2=S3 (D)S1= S2= S3,S4=0解析:D【例题2】从热力学四个基本 方程可导出 =( )解析:B【例题3】 2.00 mol 水在100℃、 101.325kPa 时,计算下面过程的Q 、W 、ΔU 、ΔH 、 ΔS 、 ΔG 和 ΔA 。
(1)定温定压可逆气化为水蒸气;(2)向真空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汽,此过程是否可逆?( 已知水在100℃时的蒸发热为40.67kJ ·mol-1 ,假定水视水为理气,且Vg 》Vl)解析:定温可逆相变与向真空蒸发(不可逆相变)的终态相同,故两种变化途径的状态函数变化相等,即:G = G ′ = 0VS U ⎪⎭⎫⎝⎛∂∂ )D ( )C ( (B) )A (pS p T T G V U S H V A ⎪⎭⎫ ⎝⎛∂∂⎪⎭⎫ ⎝⎛∂∂⎪⎭⎫ ⎝⎛∂∂⎪⎭⎫ ⎝⎛∂∂H = H ′ = 1mol×40.67 kJ·mol = 40.67 kJS = S ′ =U = U ′ = H ′ -pV = H’-nRT= 40.67 kJ -1 mol×8.314 J·K 1·mol 1×373 K= 37.57 kJA =U -TS = 37.57 kJ -373 K×109×10 3 kJ·K 1 =-3.1 kJQ 和W 不 是 状 态 函 数, 故 应 分 别 计 算 对于可逆相变,有W =-nRT = 1 mol×8.314 J·K -1·mol -1×373 K=-3.1kJ Q = ∆U -W =37.57 -(-3.1)=40.67kJ ∆A T = W 可逆 对于向真空蒸发,有 p ex = 0,故W = 0因 ∆U = Q + W所以 Q = ∆U = 27.82 kJ 由计算结果可知,∆A r < W ,故过程不可逆。
注:本过程是定温但不定压,故而应当用∆A T ≤W 判断. 不能用∆G T ≤0【例题4】4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750K ,150kPa ,先恒容冷却使压力下降至50kPa ,再恒温可逆压缩至100kPa 。
求整个过程的 及 。
解析:题给过程可表示 单原子理想气体解此题的关键应先求出T2。
Q 与W 与途径有关,先求二者之中最易求者,一个可由式ΔU=Q+W 求之。
因途径(1) 所以途径(2)为恒温可逆压缩过程,故13K J 10973K3J 1067.40-•=⨯='∆T H ,,,Q W U H ∆∆S∆4=mol n 2321d 0,d 0,2331750K 50kPa 100kPa 150kPa V T T T T T T p p p 降可逆(1)()====⎧⎧⎧−−−−→−−−−→⎨⎨⎨===⎩⎩⎩2121/750K 50kPa /150kPa 250KT T p p ==⨯=32250KT T ==d 0V =10W =1223232ln(/)ln(/){48.3145ln(100/50)}J 5.763kJW W W W nRT V V nRT p p =+==-==⨯=【例题5】带有活塞的绝热汽缸中有2mol 、25℃、15dm3H2,若活塞上所施加压力(环境压力)突然降到某一数值,则氢气迅速膨胀至最终体积为50dm3,求气体的最终温度T2为( ),该过程的W 为( ),△H 为( ).解析:有题意可知,该过程是绝热可逆过程。
Q=0 ,△U=W . nC v,m (T 2-T 1)=-p(V 2-V 1)=-nRT 2/V 2 (V 2-V 1) 代入数据求得:T 2=232.8K 。
W=-nRT 2/V 2 (V 2-V 1) = -2.71KJ △H=-nC p,m (T 2-T 1)=-3.79KJ 【例题6】证明对于1mol 纯理想气体, 解析:1.3本章典型题库1.3.1作业,m 31(){4 1.58.3145(250750)}J 24.944kJV U nC T T ∆=-=⨯⨯⨯-=-(24.944 5.763)kJ 30.707kJQ U W =∆-=-+=-,m 31(){4 2.58.3145(250750)}J 41.573kJp H nC T T ∆=-=⨯⨯⨯-=-,m 31313131-1-1ln(/)ln(/)(2.5ln(/)ln(/)}48.3145{2.5ln(250/750)ln(100/150)}J K 77.859J K p S nC T T nR p p nR T T p p ∆=-=-=⨯⨯-⋅=-⋅V SC p V T -=⎪⎭⎫⎝⎛∂∂ V SSV V V V TV C p V T pV T C dV V p S T U T C TC T T C V V U T T U U -=⎪⎭⎫⎝⎛∂∂-=⎪⎭⎫ ⎝⎛∂∂-===⨯+=⎪⎭⎫⎝⎛∂∂+⎪⎭⎫ ⎝⎛∂∂=即得除同边下,两熵定又体气想理纯 d d d d d d 0d d d d ,苯的正常沸点353K时摩尔汽化焓是30.75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