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章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H L P P n F --=23运动副(转动副、移动副、高副)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识别 2、机构运动确定性条件机构的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相等,且大于零.例题:计算下图所示两个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的运动确定性,如机构中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在图上示出。
第二章平面四杆机构:重点掌握三种平面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等)的以下相关知识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双曲柄、双摇杆、曲柄摇杆机构杆长条件: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判断:1) 若不满足杆长条件,则为双摇杆机构;2) 若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对边作为机架,则为双摇杆机构; 3) 若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作为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4) 若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邻边作为机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b)局部自由度虚约束b) H L P P n F --=2324243-⨯-⨯=2=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且大于零,故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解:a) H L P P n F --=2315243-⨯-⨯=1=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且大于零,故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局部自由度a)2、急回运动特性极位夹角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3、压力角和传动角的定义,并能熟练在机构图中标出压力角和传动角。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个运动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
4、死点位置的定义及判断曲柄摇杆机构(摇杆为主动件)、曲柄滑块机构(滑块为主动件)、摆动导杆机构(导杆为主动件)时才会出现死点位置。
第四章1、共轭齿廓的定义、传动比的定义及计算 共轭齿廓: 满足定传动比条件的齿廓. 传动比: 主动轮和从动轮角速度的比值. 2112ωω=i 2、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传动比恒定不变、正压力方向不变、运动可分性 3、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定义分度圆: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标准齿轮:分度圆齿厚与齿槽宽相等,且齿顶高和齿根高为标准值. 4、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基圆、全齿高、周节(齿距)、标准中心距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两轮的法面模数和法面压力角分别相等;且分度圆螺旋角大小相等,对于外啮合,旋向相反;对于内啮合,旋向相同。
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两轮的大端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且分度圆锥外锥距相等。
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及连续传动条件 重合度啮合点间距实际啮合线段长度=ε连续传动条件1≥ε7、国标中,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值规定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值规定:法面参数 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值规定:大端参数8、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螺旋角的取值范围:8~20度;斜齿轮轮齿螺旋方向判断(左旋、右旋) 9、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廓:是精确的渐开线。
从端面观察,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相当于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与端面尺寸相当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比较,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重合度较大,传动更平稳。
第五章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及轮系中两轮相对转向的确定2、两种周转轮系: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的定义及判断行星轮系:自由度为1. 差动轮系:自由度为2. 3、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例题: 下图所示轮系中,蜗杆1主动,为单头右旋蜗杆,即 ,11=z 其沿顺时针方向回转,蜗杆1的转速 m i n,/14401r n =蜗轮2的齿数为 ,402=z 其余各轮齿数为 ,253=z,204=z ,265=z ,186=z ,367=z ,168=z ,269=z 试求 :1)蜗杆1与齿轮9的传动比19i ; 2)齿轮9的转速9n ,并在图中标出齿轮9的转向。
第十章1、普通螺纹的定义、普通螺纹和管螺纹公称直径的规定 普通螺纹公称直径的规定:螺纹大径。
管螺纹公称直径的规定:管子的公称通径。
2、螺纹连接的自锁条件 'ρψ≤同一公称直径的细牙螺纹较粗牙螺纹,具有更好的自锁性能。
3、螺纹连接的四种基本类型(螺栓连接、螺钉连接、双头螺柱连接、紧定螺钉连接)及应用场合4、螺纹连接的常用防松方法:摩擦防松:对顶螺母、弹簧垫圈等 机械防松:槽螺母和开口销。
5、普通平键的三种类型:A 、B 、C 及标准中的标记方法及含义6、普通平键连接的工作原理、主要失效方式、计算准则 工作面:键的两侧面。
工作原理:靠工作面的抗挤压能力来传递转矩。
主要失效方式:工作面被压溃。
计算准则:保证工作面的挤压强度。
普通平键的剖面尺寸是根据轴的直径查标准确定。
普通平键的长度尺寸是根据轴上零件相配轮毂宽度来选择的。
普通平键连接中,当采用双键时,应沿圆周方向180度对称布置;校核工作面的挤压强度时,按解:1)16362625126182040 753196429119=⨯⨯⨯⨯⨯⨯===z z z z z z z z n n i2)min)/(90161440 1619199119r i n n n n i =====转向如图所示1.5个键校核。
第十一章1、 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轮齿的主要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齿面塑性变形等 轮齿折断:齿根弯曲强度不足导致。
齿面点蚀:齿面接触强度不足导致。
最先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
闭式齿轮传动(钢制齿轮、软齿面)中: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
计算准则:先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根弯曲强度。
闭式齿轮传动(钢制齿轮硬齿面或脆性材料)中:主要失效形式为轮齿折断。
计算准则:先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然后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开式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磨损。
计算准则:按齿根弯曲强度进行条件性设计,不必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2、 轮齿的受力分析(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3、 齿轮设计知识点:1) 圆柱齿轮齿宽系数的定义、两轮齿宽(1B ,2B )的确定圆柱齿轮齿宽系数为计算齿宽b 与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d 的比值:1d bd =φ 两轮齿宽(1B ,2B )的确定:大齿轮齿宽b B =2,小齿轮齿宽10~521+=B B (mm ) 2)一般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取决于小齿轮分度圆直径的大小(或传动中心距的大小);以节点作为计算点计算的,两轮的齿面接触应力21H H σσ=一般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根弯曲强度 取决于模数的大小;以载荷作用于齿顶,由一对轮齿承担全部载荷来计算的,两轮(齿数不相等时)的齿根弯曲应力21F F σσ≠齿形系数Fa Y 只与齿数z 有关,而与模数无关。
齿数z 越多,齿形系数Fa Y 越小。
例题: 下图所示传动中,齿轮1和2为轴交角Σ=90°的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轮3和4为斜齿轮传动,齿轮5和6为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I 轴为动力输入轴,其转动方向如图所示,问:1) 齿轮3、4的螺旋角旋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轴II 上两齿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2)试在图上标出齿轮3、4轮齿所受圆周力i t F 、径向力i r F 和轴向力i a F (i=3,4)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3) 若已知齿轮5和6的模数和齿数分别为: ,4mm m = ,205=z ,606=z 试计算齿轮5、6的分度圆直径 5d 、 6d 以及两轮标准中心距 56a 。
第十三章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有效拉力Fe 、初拉力F0等的计算关系: F1- F2=Fe F1+ F2=2F0 F1=F0+Fe/2 F2=F0-Fe/2最大有效拉力Fec 的主要影响因素:带轮包角、初拉力F0、摩擦系数f 。
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其计算准则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带在带轮轮面上打滑、带的疲劳破坏计算准则:在保证不打滑的前提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及寿命。
打滑最先发生在带与小带轮的接触弧上。
多级传动中,带传动应布置在高速级。
4、 弹性滑动和打滑弹性滑动和打滑产生的原因: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紧边和松边的拉力差产生的。
不可避免,是一种固有特性,因此带传动的传动比不能保持恒定不变。
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
是一种失效形式,可以避免。
避免打滑的条件:Fe ≤Fec 5、 普通V 带的型号截型:Y 、Z 、A 、B 、C 、D 、E 等七种,截面尺寸依次加大,承载能力依次增大。
6、 滚子链传动:解:1)螺旋角方向如图示; 2) 齿轮3、4轮齿所受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如图示。
3)⊙⊗3r F 4r F 3a F 4a F 3t F 4t F多边形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小链轮齿数、链的节距、链速。
小链轮齿数越多,多边形效应减小; 链的节距越小,多边形效应减小;链速越低,多边形效应减小。
故多级传动中,链传动应布置在低速级。
链传动中跳齿和脱链最先发生在大链轮的轮齿上。
第十四章1、 轴的基本类型按照轴的受载情况分,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
转轴:既受转矩,又受弯矩。
例如:自行车中轴等。
心轴:只受弯矩。
例如:自行车前轴、自行车后轴、火车轮轴等。
传动轴:只受转矩。
2、 轴的结构设计要求掌握轴的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能针对一个错误结构,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之)。
3、 轴的强度计算对于传动轴,按扭转强度条件验算。
对于转轴,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验算。
对于心轴,按弯曲强度条件验算。
在初步设计时,对于上述三种轴,一般都是根据扭转强度条件估算最小轴径的。
例题: 试分析下图所示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请将不合理之处编上序号,并用文字说明错误所在及改正措施或画出改正结构图(找出10个错误即可)。
解: 每指出并改正一个错误得1分, 指出并改正10个错误, 本题得满分. 此结构的主要错误有:1处联轴器左端未轴向定位。
2处轴端应倒角。
3处联轴器与轴承端盖间应留有一定距离。
4处联轴器右侧应设轴肩来作轴向定位。
5处端盖轴孔处应设计密封装置。
6处端盖轴孔与轴之间应有间隙。
7处轴承端盖与箱体接合面间未设计密封及调整装置。
8处箱体与轴承端盖接合面应设置凸台,以减小加工面积。
9处套筒外径太大,左侧轴承不便拆卸。
10处键槽过长,且键联接应与联轴器处键联接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11处齿轮右端面没有轴向定位,应设置定位轴肩。
12处角接触球轴承应与左侧角接触球轴承相向安装。
13处轴承内圈左侧没有轴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