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学第六单元知识整体来分析,前两章为本章内容做了个铺垫。
学生首先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上,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讨论怎样保护我国的朱鹮?”,使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
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还有限,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分析朱鹮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怎样保护我国的朱鹮”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通过展示科学家研究白头叶猴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的教育。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涉及到的信息多,容量大,所以,在课前组织好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如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让角色扮演者写好发言提纲等。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层层环节,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对所扮演角色进行充分理解,课上通过角色扮演活
动,联系实际,在讨论过程中,形成保护朱鹮的方案,并形成书面协议,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
①预习新课,小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展示课件。
②角色扮演者写好简要的发言提纲等。
体现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在小组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情景导入
同学们,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对新的一天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期待,然而,你想过没有:有些生物也许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目前,由于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加之环境污染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终的受害者是我们自己。
那么,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呢?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思考: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面临着空前的威胁,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呢?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类自身的生存联系起来。
发布资料
①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和植物图片。
还有我们附近的一些鸟类图片。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件展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
③引导学生欣赏认识朱鹮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直到1981年,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当时曾轰动世界。
从学生认识我国所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从而想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然后以朱鹮为切入点,通过朱鹮的信息资料,学生由大熊猫、白头叶猴、藏羚羊、金丝猴、东北虎、华南虎等濒危生物,引出候鸟的故事。
通过小组讲述或展示关于候鸟的故事,真正达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资源共享,在学生充分体会成功、自信、被人欣赏的喜悦同时,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分析现状从朱鹮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入手,播放一段录象,和学生共同分析朱鹮濒临灭绝的原因,引出“人鸟矛盾”,制造悬念。
思考、讨论分析:在朱鹮的生活中,哪些因素和它存在着关联呢?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步步紧扣,让学生通过观看真实的录象片,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所涉及到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通过对朱鹮的现状分析,师生得出如下与朱鹮生活有关的因素:
①当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垦荒、砍柴是他们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
如今,人口增加了,这种生存方式给朱鹮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②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是科学工作的研究课题,现在已经转化为他们的一种社会义务和责任;
③一些偷猎者,正在捕杀朱鹮,以谋取暴利;
④当地生活条件的艰苦,使一些教师望而却步,而教育资源的短缺,又使当地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⑤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繁殖困难
讨论,每小组分别推选一位同学,代表其中一个角色的利益来谈谈对朱鹮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①在辩论协商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尊重他人;
②“角色扮演”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才华的舞台,从而更加深刻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性;
③通过激烈的讨论和生动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师生总结
六、教学反思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
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STS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绿化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调查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观看了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想法?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100万年前陆地上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4千年前中国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使黄河流域沦为一片裸地;5百年前欧洲森林被垦成农田;1百年前北美森林遭到惨重毁坏,尾随而来的是遮天蔽日的“黑风暴”,千百万吨肥沃细土卷入高空。
全世界的森林,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厄运和浩劫。
我国现在的植被如何?我国植被面临哪些问题呢?
二)预学:预习本节课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世界部分国家森林状况统计表:
国家森林面积/X10‘hnl2 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hn2 前苏联74595.8 35 2.15
巴西56600.7 67 3.76
美国20957.3 23 0.84
加拿大24716.4 27 9.32
中国13379.9 14 0.12 印度尼西亚11567.4 64 0.64 印度6495.9 22 0.08
[讨论]
(1)、我国的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是多少,覆盖率又是多少?
(2)、分析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的现状,想一想我国森林占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何差异?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三)探究及精导: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
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结
合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师引
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出示图片,
指导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全
班交流,作为一员参与交流,
对交流做引导、点评,保证
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4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
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
面积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
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
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
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问
题,分析原因。
出示表格(如各国植被情况
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组织交流,并作出评价。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先看一看,想一想,然后4
人小组议一议,之后以“假
如我是一棵树,我想说……”
为题进行角色模拟,进一步
表达感情。
播放一段森林受到破坏的录
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
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角
色模拟,激发学生情感。
四)提升
1、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
C、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的趋势
D、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
A.13.92% B.68% C.33% D.27%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