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
培养。
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
作为素质教育基础阶段的幼儿园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沃土。
一、更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
幼儿园教育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
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创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
谈而已。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
挑战。
组织活动的形式要创新,活动过程的设计要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
段等也要有创新。
幼儿园教育只有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
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
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幼儿园教材的特点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幼儿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
求知欲中参与活动,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幼儿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
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思索和联想,广泛地搜集与这中心问题有关
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思维品质。
创造个性,则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
在教学实践中,
幼儿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创新精神,培养幼儿创造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主能力较差,在
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难题。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聆听他
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提醒幼儿避免交流时过
多的雷同,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个别幼儿的创见,随时就幼儿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激发更多的幼儿去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创见。
三、幼儿园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
因素,凭借教材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进行创新教学,关键要有创新型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直接榜样,教师的创造
性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能为幼儿的创造行为提供示范,并渗透到一切活动中。
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是探索、求异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以此影响
幼儿,还表现在对教学的艺术境界的永不懈怠的追求。
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园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地方。
教学不应千篇一律,更不应模式化。
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
新能力。
在各项活动中对幼儿的独特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
如此坚
持下去,幼儿定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
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
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他们的
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