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及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及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及教案《认识梯形》含反思
一、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梯形的基本含义;
2.能够准确地辨认梯形;
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图形拼插等形式对梯形有更深入的理
解;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
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为:梯形的认识和辨认。

3. 教学难点
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为: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和图形拼插等形式深入理解梯形。

4. 教学准备
为了达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1.课件和幻灯片:制作了幻灯片来介绍梯形的定义、性质和
辨认方法;
2.教具:准备了各种形状的拼图、手工制作材料等;
3.实物模型:将实物梯形模型放在黑板上以示范。

5. 教学步骤
本次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
步骤一:导入引进
1.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
什么形状;
2.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对这种形状的认知;
3.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认识的其他形状。

步骤二:知识讲解
1.在课件上,介绍梯形的定义、性质和辨认方法;
2.通过幻灯片和实物模型进行形状比较和分类。

步骤三:示范教学
1.分发各种形状的拼图和手工制作材料,示范如何制作梯形;
2.引导幼儿们动手制作梯形。

步骤四:巩固练习
1.教师放一些图形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找出梯形;
2.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找到梯形的方法。

步骤五:反思总结
在课程结束时,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总结,鼓励幼儿们发言,分享
自己对本次课程的感受和收获。

二、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含义;
2.能够准确地辨认梯形;
3.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图形拼插等形式对梯形有更深入的理
解;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梯形的认识和辨认。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和图形拼插等形式深入理解梯形。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主要通过幻灯片、实物模型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
来实现对梯形的认识和辨认,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
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一:导入引进(5分钟)
1.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实物模型,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是什
么形状;
2.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对这种形状的认知;
3.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认识的其他形状。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在课件上,介绍梯形的定义、性质和辨认方法;
2.通过幻灯片和实物模型进行形状比较和分类。

步骤三:示范教学(15分钟)
1.分发各种形状的拼图和手工制作材料,示范如何制作梯形;
2.引导幼儿们动手制作梯形。

步骤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放一些图形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找出梯形;
2.引导幼儿们说出自己找到梯形的方法。

教学资源
1.课件和幻灯片;
2.拼图和手工制作材料;
3.实物模型。

教学评价
1.通过幼儿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和认识,可以初步了解幼儿对
梯形的认知;
2.经过课件和幻灯片的介绍,幼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梯形的
定义和辨认方法;
3.通过手工制作和图形拼插等形式深入理解梯形,可以提高
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反思
本次课程虽然准备充分,但却遇到了一些意外情况。

例如,有些幼儿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好好参与课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在讲解梯形的定义时,我采用了幻灯片的形式,结果幼儿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有些甚至没有听完。

反思这些问题后,我认识到有必要采用更多的互动形式,例如让幼儿们多动手制作,多与老师交流,加强课堂的互动性。

同时,我也会做好更充分的备课和教前准备,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本次课程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