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帮助、关爱,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乐于助人,关心、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明确公民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2、奉献社会我践行
(1)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课后反思:
教学难点:如何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践行
六、教具学具准备: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关爱他人
(一)交流展示
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情况:
1、关爱就是。
2、关爱他人是一种,关爱他人是一门。
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4、怎样关爱他人?
学生结合书本自学并交流展示自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拓展: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为此,让我们拟定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一课时
学生课后完成
自主完成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去关爱他人,善待自己。
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服务社会
(一)交流展示
检查学生课前自学完成情况:
1、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
2、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3、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学生结合书本自学并交流展示自学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欣赏图片:无所不在的志愿者(图片展示假期看到的一些志愿者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视频的播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不长,把时间放在辩论环节,以小组的学生,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让学生将知识点和实际情况相联系,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去关爱他人。
(三)训练总结
课堂训练:见课件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学生展示
学生谈学习收获
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明白,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服务和奉献社会再晚都不迟,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热心公益,自觉服务社会。
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课程价值:本课对引导学生感悟到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将关爱落实到行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有重要价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知道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懂得如何关爱他人;理解服务社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掌握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P75
运用你的经验:小鸣和妈妈约好时间看电影,在错过公交站,手机又没电的情况下向陌生人说明情况,请求借用手机……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得出:关爱的含义
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别人关爱你的情景,出示图片和文字。
得出:关爱的表现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设计基本观念、教学活动策略)
设计理念: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学习。
教学策略:
教法:活动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结合设置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境体验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奉献助我成长;奉献社会我践行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探究活动四:P82
问题:1、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2、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图标及介绍,了解该组织的性质及奉行的准则。展示志愿者劳动的图片
播放视频《微公益我能行》
举例讲解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基础训练第二课时课后完成自主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课时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1关爱的含义表现2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关爱他人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第二课时服务社会1奉献助我成长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2奉献社会我践行1需要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课后反思
课后完成
自主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课时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关爱的含义、表现
(2)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第二课时服务社会
1、奉献助我成长
总结:扶老人成了高风险的动作,无疑刺痛了不少国人的心。我们不必评判究竟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而更应该反思,为何善举遭遇“寒冬”?
判断:有人认为:关爱他人,不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尽心帮助就可以。你赞同次观点吗?
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观看视频
分小组进行辩论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多数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也有极少数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却不愿去给予别人帮助,拒绝参加公益活动。所以第七课设计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两框内容,能帮助学生培养关爱情怀,树立服务意识,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探究活动三:P77
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得出: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感悟: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此活动意在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探究活动四:
观看小视频《扶不扶》;展示现实生活中扶老人被讹的真实事例,分组进行辩论。
甲方:看到老人摔倒要扶
乙方:看到老人摔倒不扶
问题:1、你和身边的人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能把你的所见所闻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2、你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探究活动二:P81
思考问题: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你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道德模范?
探究活动三:P81
思考问题:
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三)训练总结
课堂训练:见课件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学生展示
学生谈心得和收获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明白
(四)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拓展:微公益活动虽小,却意义重大。请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二课时
感受: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回答
学生回答
通过身边材料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关爱。
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关爱。
探究活动二:P76
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得出: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学生讨论并回答
此活动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人教道德与法治创新版设计八上第三单元积极奉献社会
课题: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教学对象:人教版八年级来自课时:2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价值)
课题:积极奉献社会
学习内容:《关爱他人》这一框,主要讲了关爱的含义和表现,关爱他人的意义,知道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这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服务社会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性,服务和奉献社会我们的做法。
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或亲身经历谈感受。
学生探讨并回答曹师傅的事迹并搜集了解身边的道德模范。
学生思考回答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收获。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
观看视频、感悟
通过自己生活实际中的所见所闻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