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1、婴儿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髓鞘化B.树突发育C.神经元增长D.轴突发育正确答案:B解析:A、髓鞘化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过程,是指神经元轴突由髓鞘,即一层脂肪鞘包裹,它就像绝缘体,从而增加信息传导的速度。
髓鞘化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等。
B、出生后的24个月内,皮质内的树突增长了约五倍,两岁时约有一百万亿的突触,使神经元与脑内更多其他神经元相联系。
树突的发育,是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C、在受精十周后开始产生神经元,28周内大脑神经元几乎完全产生。
即在怀孕2个半月开始到怀孕7个月的四个半月,是神经元的增长期。
因此,婴儿的脑重增加与神经元的增长无关。
D、神经元到达它们在大脑中的最终位置后,轴突和树突开始发育。
新生儿的大脑树突和突触的数量较少。
在出生后的前几年,轴突、树突和突触都在快速发展。
然而,树突的发育,是脑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2、下列哪个大脑皮层在青春期到来时还未完全髓鞘化。
()A.枕叶皮层B.颞叶皮层C.顶叶皮层D.前额叶皮层正确答案:D解析:髓鞘化在第一年里最为迅速,但大脑的某些区域可能直到15、16岁还未完成髓鞘化。
例如,网状结构和前额皮层,在青春期到来时还未完全髓鞘化。
3、婴儿出生时,大脑占成人脑重的25%,()时是成人脑重的75%。
A.1岁B.半岁C.2岁D.3岁正确答案:C解析:母亲怀孕的最后3个月到出生后的前两年,是大脑发育加速期。
出生时,脑重350~400克,是成人的25%;半岁时,脑重是成人的50%;2岁时,超成人脑重的75%;3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此后发展速度缓慢,至15岁时脑重达成人水平。
4、四个月时,哪些大脑皮层的树突和突触经历繁殖和剪枝的过程。
()A.视觉和听觉B.听觉和触觉C.听觉和嗅觉D.视觉和嗅觉正确答案:A解析:四个月时,视觉和听觉皮质的树突和突触经历繁殖和剪枝的过程。
因而,应该在生命早期对眼盲和耳聋婴儿进行治疗(如外科手术,佩戴眼镜,或助听设备等),避免视觉和听觉区发生萎缩。
5、大脑的哪个区域在6到24个月时发展最为迅速。
()A.语言区B.听觉区C.视觉区D.动作区正确答案:A解析:大脑的语言区在6到24个月时发展最为迅速。
婴儿在这一阶段,需要听到大量言语。
婴儿在6到12个月听到的言语,能够帮助他们识别当地语言的特征。
6、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婴儿动作发展。
A.肌肉力量B.练习C.父母教养方式D.大脑运动皮层的成熟正确答案:C解析:一个动作的发展都是需要肌肉力量、大脑运动皮质的成熟和练习三个因素共同影响。
比如婴儿的独立行走,需要掌握站立、保持平衡、交替迈步等技能,并将这些技能整合在一起,才能习得走路。
6个月的婴儿不能跨步,因为肌肉不够发达。
两个腿的交替动作,在大约3个月时,婴儿能够同时踢双腿或者重复踢一条腿,这些最早的腿部运动都不受思维和目的指导。
随着大脑成熟,婴儿才能够有意识的目标指导的腿部动作。
前两种发展使得走步成为可能后,经过多个小时的练习,婴儿走步久能从不平衡逐渐变的平稳。
此外,在动作发展中,除了成熟和经验之外,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个体内在的动力和目标定向。
婴儿只有对外在物体感兴趣,想要坐起来,想要爬行,这些目标和动机才会促使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各种技能建构、重组为更复杂的新的动作系统。
7、婴儿手的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是()。
A.尺骨抓握B.抓握反射消失C.钳形抓握D.自主够物正确答案:C解析:A、四个月左右,婴儿就开始能够抓握,这个时候叫做尺骨抓握,一种比较笨拙的爪状的抓握。
婴儿这个时候拿食物时,是用大拇指和整个手掌对着拿,往嘴巴里放,是用手掌整个往嘴巴里面放。
B、抓握反射是新生儿生来就有的无条件反射,指将物体触及婴儿手心时,婴儿马上将其握紧不放。
四个月的时候,一般婴儿的抓握反射会消失,婴儿自主够物的意识会更加强。
C、快一岁的时候,婴儿开始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捏着物体,形成一种钳形抓握。
这就意味着手的动作技能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之后,他就成了一个技能熟练的操控者,能灵巧地做他们想做的各种动作。
D、自主够物是眼手协调性提高的表现,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的时候能够有意识的,注视物体,然后够着,并且能抓握和拿着各种物体。
8、婴儿自主够取物体的精细运动技能一般在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A.4个月B.6个月C.2个月D.8个月正确答案:B解析:新生儿有抓握反射能力,而且还表现出了够取物体的倾向,但是婴儿最初的眼手协调性很差。
在2个月的时候,婴儿看到悬挂在他可接触到范围内的一个东西,他会挥舞手臂,能够想要去碰物体。
但是这个时候,就好像猛击物体差不多,要么是可以碰着,要么是踫不着。
3个月的时候能够接触到物体,但是这个时候还是手眼协调能力有限,不能抓住或者拿着物体,除非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婴儿的手里。
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的时候能够有意识的,注视物体,然后够着,并且能抓握和拿着各种物体。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个神经元细胞可能承担任何一种功能,这取决于它们所处的位置。
B.婴儿够取物体的动作本质上是眼手协调,是需要视觉引导手和胳膊来定位目标的。
C.婴儿期刺激越丰富,神经系统发育越好。
D.婴儿出生时具有所有的神经元。
正确答案:A解析:B、婴儿够取物体的时候是手的动作和眼睛看到物体的一种协调,这个时候并不是需要视觉的引导手和胳膊的,定位目标。
比如,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发光的物体,有时候缓缓的移动,那应该是看不到自己的手的,这个时候应该也可以伸手抓取。
所以这种早期的够物动作并不完全受自己的视觉支配,它同时依赖于肌肉,关节这些本体感受的信息。
C、在生命早期婴儿频繁应激,产生过多应激激素,那么,大脑将不能进行正常的应激反应,此后该个体可能会因应激激素分泌过多而过度警觉,也可能会因应激激素分泌不足而情绪单调(不会高兴伤心或生气)。
因此,并非婴儿期刺激越丰富,神经系统发育越好。
D、在一生中突触、树突和神经元,都会持续产生和死亡,但是这一过程在婴儿期极为迅速。
10、婴儿在快一岁时,手部开始形成什么动作。
()A.钳形抓握B.自主够物C.尺骨抓握D.随机抓握正确答案:A解析:A、快一岁的时候,这时婴儿开始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捏着物体,形成一种钳形抓握。
这就意味着手的动作技能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B、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的时候能够自主够物。
C、四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能够抓握,这个时候叫做尺骨抓握,是一种比较笨拙的爪状的抓握。
D、新生儿就有抓握反射能力,而且还表现出了够取物体的倾向。
二、多选题1、髓鞘化的过程具有哪些作用。
()A.大脑发育的重要过程B.增加信息传导的速度C.提高协调能力D.提高反应速度正确答案:A、B、C、D解析:A、髓鞘化可以增加信息传导的速度,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过程。
B、髓鞘化即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能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因而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C、髓鞘化的过程在产前发育的第四个月,持续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髓鞘的增加,可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D、髓鞘化的过程在产前发育的第四个月,持续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髓鞘的增加,可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2、大脑的可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A.功能定位B.剪枝过程C.神经元髓鞘化D.神经元细胞分化正确答案:A、B、C、D3、早期经验对大脑发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A.刺激缺乏,大脑的复杂联系会增加B.大脑发育对经验高度依赖C.刺激丰富,会促进未成熟的大脑发展D.生命早期过多应激,会使得大脑将不能正常的应激反应正确答案:B、C、D解析:A、刺激缺乏,大脑的复杂联系会减少。
B、没有外在的经验,有些神经元就不会发展。
可参照瑞森及其同事的视觉剥夺研究(Riesen, 1947; Riesen 等,1951)。
C、刺激的丰富性,会促进未成熟的、具有可塑性的大脑的发展,大脑充分体现了“用进废退”的原则。
D、在人体应激时,大脑会分泌,皮质醇和其他激素,这一应激过程可能会对大脑发育产生影响,如果在生命早期婴儿频繁应激,产生过多应激激素,那么,大脑将不能进行正常的应激反应,此后该个体可能会因应激激素分泌过多而过度警觉,也可能会因应激激素分泌不足而情绪单调(不会高兴伤心或生气)。
4、婴儿在一岁半的时候一般可以完成的动作有()。
A.独立行走B.爬楼梯C.画简单的横线和竖线D.搭积木正确答案:A、B、C、D5、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哪些认知能力的发展。
()A.空间距离知觉B.空间深度知觉C.大小恒常知觉D.感统能力正确答案:A、B、C、D解析:自主爬行和行走使婴儿更好的注意到视动现象,婴儿对视觉范围内物体移动以及前后变化的知觉,这种认知能力受观察者和被观察物体在背景中的相对移动影响。
这种自己的移动或者被观察物的移动而带来的视觉流,有助于儿童获得物体大小恒常性知觉,获得空间深度和空间距离知觉。
婴儿在爬行、运动时可以空间定向,调整姿势,使得动作更有效率。
运动过少的孩子,严重的会出现感知觉能力受损,感统能力、平衡能力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