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导论大纲

护理学导论大纲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Nursing Scienc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5110310/R05110310 课程总学时(理论24学时)周学时(理论3学时/实践学时)学分1.5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护理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护理专业其它课程的导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护理学导论(供本科护理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李小妹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1.护理学导论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类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 李小妹人民卫生出版社2.护理学导论(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 冯先琼人民卫生出版社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同步配套题解(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导论(最新版)光明日报出版社4.护理学导论常用护理技术(供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5.护理学导论-(供护理学专业用) 杨新月人民卫生出版社6.现代护理导论(国家级教改试点护理专业使用教材)蒋小剑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新编护理学基础(护理专业)姜安丽,石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邹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课程考核办法为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10%,理论考核成绩占90%。

理论考核为闭卷考试。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该课程无实践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理的概念,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护士的角色,护士的特征要求,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二)熟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三)了解: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理的概念,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护士的角色,护士的特征要求,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一般介绍: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健康及有关概念,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疾病的概念,预防疾病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级卫生保健。

(二)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角色与病人角色,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

(三)了解: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健康及有关概念,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疾病的概念,预防疾病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级卫生保健。

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角色与病人角色,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

(二)一般介绍: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第三章人的基本需要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

(二)熟悉:需要的分类,需要的特征,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三)了解: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二,教学内容:因与《护理心理学》内容部分重复,安排自学。

第四章人的成长与发展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了解: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教学内容因内容与《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部分重复,安排自学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压力的概念,压力源的概念,压力反应的概念。

(二)熟悉:压力的意义,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压力的适应,压力的应对,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

(三)了解: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危机学说。

二、教学内容因内容与《护理心理学》部分重复,安排自学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医护关系的概念,医护关系常见问题及原因,促进医护沟通的方法及策略。

(二)熟悉: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建立良好护理人际关系的意义,护理人际关系的特征,护患关系的意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医护关系的模式。

(三)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特征,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人际吸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医护关系的概念,医护关系常见问题及原因,促进医护沟通的方法及策略。

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建立良好护理人际关系的意义,护理人际关系的特征,护患关系的意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医护关系的模式。

(二)一般介绍: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特征,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人际吸引。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护患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的特征,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

(二)熟悉: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交流的层次,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三)了解: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特征,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患沟通的概念,护患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的特征,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

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交流的层次,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二)一般介绍: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特征,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

第八章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评判性思维概念,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

(二)熟悉:评判性思维的组成、特点、层次、标准,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模式、步骤、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决策与循征护理。

(三)了解:思维,科学思维,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评判性思维概念,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

评判性思维的组成、特点、层次、标准,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模式、步骤、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决策与循征护理。

(二)一般介绍:思维,科学思维,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

第九章护理程序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

(二)熟悉:护理评估的概念,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资料的分类,资料收集的途径,护理评估的步骤,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形成过程,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及医疗诊断的区别,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护理计划的种类,护理计划的过程,实施的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评价过程,护理质量评价。

(三)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诊断的概念及命名意义。

护理评估的概念,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资料的分类,资料收集的途径,护理评估的步骤,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形成过程,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及医疗诊断的区别,书写护理诊断的注意事项,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护理计划的种类,护理计划的过程,实施的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评价过程,护理质量评价。

(二)一般介绍: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

第十章文化与护理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士在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中的作用,帮助服务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合服务对象的文化环境的护理。

(二)熟悉: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三)了解:文化,文化休克。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士在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中的作用,帮助服务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合服务对象的文化环境的护理。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二)一般介绍:文化,文化休克。

第十一章护理理论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罗伊的自护理论,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

(二)熟悉:护理理论,其他护理理论。

(三)了解:理念,护理理念,理论概述。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罗伊的自护理论,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

护理理论,其他护理理论。

(二)一般介绍:理念,护理理念,理论概述。

第十二章护理伦理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

(二)熟悉:生命伦理学,常见的生命伦理学难题及处理,护理伦理学概述,护理道德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护理道德修养。

(三)了解:道德,伦理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因与《护理伦理学》内容重复,故安排自学。

第十三章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护理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某些特殊法律关系,护理发展中法律问题及预防。

(二)熟悉: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医疗卫生法规。

(三)了解:法律的定义与分类,法律的特征及作用,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关系,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护理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某些特殊法律关系,护理发展中法律问题及预防。

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医疗卫生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