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大纲一、课程名称和适用专业、层次人体寄生虫学,适用护理专业专科二、课程简介人体寄生虫学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其包括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和医学节肢动物。

人体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致病性(免疫性)、诊断、流行和防治。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寄生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与寄生虫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等辅助方法及防治原则。

人体寄生虫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

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相关知识奠定病原学的基础。

三、教材1.授课教材高兴政、张进顺主编《医学寄生虫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7.2.参考教材(1)李雍龙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刘晶星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二版,寄生虫学部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朱淮民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4)刘英杰,崔昱主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四、考核题型与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其中掌握的内容一般占总题量的80%,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在20%。

理论考核题型为:①选择题(20%)、②是非题(10%)、③填空题(30%)、④简答题(名词解释,20%)、⑤问答题(20%)。

上述试题比例可作一定调整。

试题预期水平:在认真学习,基本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平均考核成绩应在75分左右。

五、教学内容(按教材顺序排列)第一章总论(一)考核知识点掌握:1.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概念2.寄生虫生活史、感染期、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性质、范畴和任务。

’(二)重点与难点1.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1)机会性致病寄生虫(2)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宿主2.寄生虫生活史及其基本阶段(1)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2)寄生虫感染: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带虫者3.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掠夺营养,机械性损害,化学损害与免疫病理(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4.寄生虫病流行(1)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影响流行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3)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季节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5.寄生虫病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寄生虫和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生活史。

2.填充题(1)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作用有、、等。

(2)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有、、等。

3问答题(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2)寄生虫病的流行有何特点?(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有何特点?简单应用:根据寄生虫病流行和传播过程,浅析其防治原则。

答案:1.名词解释:(1)寄生虫和宿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 ( 共栖 ) ,其中一方得益,另一方受害 ( 寄生现象 ), 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2)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4)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直接型生活史:不需中间宿主间接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2.填充题(1)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2)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问答题(1)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3)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为非消除性免疫,即体内有寄生虫感染时,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当体内寄生虫消除后,这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

4.简单应用:根据寄生虫病流行和传播过程,浅析其防治原则。

现以蛔虫病为例,蛔虫病在一个地区传播和流行存在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在寄生虫病防治上针对其三个环节:消灭传染源:药物治疗病人和保虫宿主,阿苯达唑400mg/顿服切断传播途径:粪管,水管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卫生,不食不洁食物和生水,防止病从口入第二章医学原虫一、考核知识点掌握:原虫的基本结构。

熟悉:原虫的生理特点。

了解:原虫的致病特点及分类。

二、重点与难点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和致病特点。

[复习思考题]1.填充题(1)医学的主要四大种类有、、、。

(2)医学原虫的致病方式有、、、。

2问答题(1)原虫的生活史有何特点?答案:1.填充题(1)叶足虫,鞭毛虫,纤毛虫和孢子虫(2)虫体寄生破坏,虫体播散破坏,机会性致病,虫体毒性和变态反应2问答题(1)原虫的生活史特点有:人间传播型,人与动物间传播型,虫媒传播型第三章叶足虫(一)考核知识点掌握: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结构、生活史。

熟悉:1.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作用及临床类型.2.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方法及其与结肠内阿米巴的鉴别。

了解: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分布、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2.人体内其他阿米巴原虫的寄生部位、致病情况。

3.致病性的自由生活阿米巴的种类及致病、流行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1.滋养体和包囊期在形态上与结肠内阿米巴的主要区别2.生活史(1)感染阶段和排离阶段与临床关系(2)滋养体在肠内、外主要寄生部位3.致病(1)肠阿米巴病(急性和慢性)主要表现(2)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损伤部位4.实验诊断(1)肠阿米巴病:粪便检查方法、要求和检测阶段(2)肠外阿米病:活组织检查(3)血清学诊断意义5.流行和防治流行主要环节和防治原则第二节其他消化道阿米巴(自学,不作考核)了解消化道其他阿米巴的种类、形态特点和实验诊断中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区别。

第三节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自学,不作考核)1.耐格里属阿米巴成形态特点、人体感染方式、与疾病关系。

2.棘阿米巴属阿米巴形态特点、主要致病虫种、侵入人体途径、寄生部位及临床表现。

[复习思考题]1.填充题(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其致病阶段为。

(2)急性阿米巴病患者粪便中可查见,带虫者粪便中可查到的病原体是,慢性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到和。

2.问答题(1)在病原学诊断中如何区分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对粪检有何要求?(2)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选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3)溶组织内阿米巴是如何感染人体和传播的?答案:1.填充题(1)4核包囊,滋养体(2)滋养体,包囊,滋养体和包囊2.问答题(1)可根据虫体的活动性,滋养体胞质中含有红细胞及细胞核膜内缘核周染粒的大小和排列情况进行区别两种阿米巴。

对粪便的要求是鲜、洁、温。

(2)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有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急性阿米巴痢疾,拉“果酱”便;慢性表现为结肠炎。

肠外阿米巴病表现为阿米巴肝、肺和脑等部位浓肿;阿米巴病主要选用甲硝唑,如治疗带虫者杀包囊可选用巴龙霉素、糠酸二氯尼特等。

(3)溶组织内阿米巴病主要是通过4核包囊污染瓜果蔬菜、饮水而被易感食入而感染,也可通过苍蝇和蟑螂等昆虫作为传播媒介传播。

第四章鞭毛虫(一)考核知识点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和生活史。

熟悉: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和诊断.2.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特征了解: 1.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阴道毛滴虫的流行因素.2.鞭毛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重点与难点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1.形态无鞭毛体(利杜体)2.生活史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和感染阶段和感染方式3.致病黑热病主要表现贫血原因4.实验诊断骨髓穿刺法查无鞭毛体5.流行和防治黑热病分布与白蛉一致,防蛉灭蛉,治疗药物:五阶锑防治原则第二节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1.形态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2.生活史寄生部位,感染期和从人体内排离阶段与临床关系3.致病急性贾第虫病与慢性贾第虫病主要表现4.实验诊断粪便检查急性期查滋养体、慢性期查滋养体和包囊、带虫者查包囊5.流行和防治感染与粪便污染和不良卫生有关,引起旅游者腹泻的病原体之一;治疗药物:甲硝唑第三节阴道毛滴虫(自学)1.形态滋养体特点2.生活史寄生部位和传播方式3.致病泌尿生殖道炎症4.实验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5.流行和防治性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药物:甲硝唑,已婚夫妇同时治疗 [复习思考题]1.填充题(1)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人体的部位是,感染阶段是,致病阶段为。

(2)贾第虫的感染阶段是,其致病阶段为。

(3)急性贾第虫病患者粪便中可查见,带虫者粪便中可查到的病原体是,慢性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到和。

2.问答题(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理和主要临床表现如何?(2)贾第虫在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方式、致病和病原学诊断方法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何异同?。

(3)阴道毛滴虫是如何感染人和传播?(4)简述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的方法。

3.名词解释旅游者腹泻、利杜体答案:1.填充题(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前鞭毛体,无鞭毛体(2)4核包囊,滋养体(3)滋养体,包囊,滋养体和包囊(4)2.问答题(1)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机理无鞭毛体寄生造成巨噬细胞大量被破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偿性增生,全身性超敏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不规则发热,血细胞减少和全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症状,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白球比例倒置等。

(2)贾第虫在寄生部位、感染期、感染方式、致病和病原学诊断方法与溶(3)阴道毛滴虫感染人和传播,主要通过性接触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内衣、洁具、毛巾等,以及游泳池水等间接传播,所以阴道毛滴虫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播。

(4)简述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的方法有:治疗病人或带虫者可用甲硝唑(口服)或外用局部药物,已婚夫妇应同时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特别是注意性卫生,女性要注意经期,定期检查。

3.名词解释旅游者腹泻:在旅游期间感染某些病原体,如因食入贾第虫4核包囊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由于旅游中疲劳而造成疫力下降,从而引起贾第虫感染急性腹泻,这种现象在旅游者中较为多见,故又称为旅游者腹泻。

第五章孢子虫(一)考核知识点掌握:1.疟原虫红内期各期虫体形态;2.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弓形虫的生活史。

熟悉: 1.疟原虫致病、实验诊断。

2.弓形虫滋养体的形态。

了解: 1.弓形虫包囊形态、致病、实验诊断;2.疟疾的流行和防治原则。

3.隐孢子虫的致病条件,临床表现及实验诊断。

(二)重点与难点第一节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1.形态(1)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