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并列式结构1 .什么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论证的各部分之间并列平行,分别独立又围绕同一个中心。
这种结构在议论文中常见。
2 .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阐述,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注意: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3 .并列式结构模式围绕中心论点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论点并列式),也可以在一段中,论据并列证明论点(论据并列式)。
结构模式:▲开头:或引述材料,或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
▲主体: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小结句出(用一个基本相同的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分论点或分论据)▲结尾:或从“为什么”或“怎么办”的角度深化论点;或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或重申观点……4.“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所谓“三层五段”结构模式,是就作文的篇章结构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一“一个观点,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也可以更多)自然段: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段,从三个角度或三个层面对论点进行展开论证,它们一般是并列式或递进结构;一般而言,这三个段都要用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以彰显主旨,扣紧观点;还要用几句精辟的话进行分析议论,以显深刻。
示例:【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第一层:① (示例)一谓身体之强。
【身体健康,人生之福;体魄强健,强者之基。
强者的第一重境界,肉体的强健是基石。
这是自然境界。
】第二层:②(示例)二谓意志之强。
【强者之谓,躯体乃为表面,意志方为深层。
强者的第二重境界,肉体强健之上的意志顽强,是强者的硬度。
这是社会境界。
】第三层:③(示例)三谓道德之强。
【从对抗的力量上讲,仁者无敌,仁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强者的第三重境界,基于肉体之强、意志之强而攀升的道德之强,是在硬度上加有温度的最强内核。
这是道德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二、分论点的设置角度(重点)阅读与写作从来不分家。
现代文阅读I多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抓住议论文的文本特征。
对结构上的认识,又可以反过来迁移到写作中来。
知识本来是融会贯通的,要活学活用。
并列的分论点,是平行角度来设置,可以思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通常有以下五个设置的角度:1 .是什么,就内容而言。
对话题概念内涵以判断句进行观点表达。
【例】话题: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时代好青年。
论点:让英雄的丰碑矗立在吾辈的心中角度:是什么(内涵)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升华版:分论点1: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分论点2: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分论点3: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易学借鉴点】对三种精神内涵进行界定,论述更集中。
2 .为什么,就原因而言。
对中心观点进行原因阐释,将原因具体化。
【例】话题:强盛与节俭论点:在强盛之下的中国,仍需厉行节俭之风。
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原因)分论点L节俭乃我国优良的传统;分论点2:即便强盛,也应该有危机意识;分论点3:节俭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升华版:【易学借鉴点】妙用成语与虚词,简明又有范儿,巧用虚词,如“之”,“而” 等,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
【例】话题:创新与责任论点:科技创新,时代青年之责任角度:为什么?分论点:分论点L青年有报国自信。
分论点2:青年有创新的坚定。
分论点3:青年有创新报国的行动力。
升华版:分论点1:时代青年有“破风浪,济沧海”舍我其谁的创新自信;分论点2:时代青年有“任打磨,仍坚劲”的百折不挠的报国坚定;分论点3:时代青年有“终觉浅,知躬行”的脚踏实地的创新报国的行动力【易学借鉴点】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名句、歌词等。
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3 .怎么样(就方法而言)。
也就是解决问题,围绕中心论点,如何去做?【例】话题:直面折挫论点:人应当直面生活中的折挫角度:怎么样?分论点(方法)▲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从“怎么做”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分论点1:直面挫折,需要坚毅意志。
分论点2:直面挫折,需要恬淡心态。
分论点3:直面挫折,需要乐观豁达。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中心论点升华版:分论点1: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
分论点2: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
分论点3: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
【易学借鉴点】引用诗句,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富有文采。
4 .谁(就角色而言)。
也就是谁做到了这一点(中心观点),在对人物的解读中丰富论证内容。
【例】吴啥《谈骨气》▲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 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分论点1: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分论点2: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分论点3: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例】话题:劳动论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可贵角度:怎么样?分论点(方法)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
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
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5 .哪些方面,就领域而言。
中心观点在哪些领域得到应证。
【例】《乱花渐欲迷人眼》 开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其中的“杂花” 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 一派蓬勃的景致。
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 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引入)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 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中心论点)分论点2: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婉紫嫣红。
分论点3: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
结尾:“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 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 “杂”!美哉,杂!(结尾)、并列式结构技法总结并列式结构要注意做到以下七点:1 .分论点的内容: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
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 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 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各分论点必须具有与 中心论点有内容的独立性、类属的同一性、句型的一致性。
2 .分论点的位置: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单独成段。
3 .分论点的数量: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个。
4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
分论点: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5.分论点的结构:句子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句式上做到了完整的铺排对应,对观点的表述更为精准,内涵更丰富,思考更深入。
6.分论点的中心词: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7.分论点的文采:在简易分论点中嵌入或化用诗词、名言名句、歌词、成语等,形象解读观点,构成排比句式,增添文采。
注意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五、课堂训练【构思训练1 •仿写】下面是以“留给明天”为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分论点补充完整。
1.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分论点一一)2.我把—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分论点. 二)3.我把—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
(分论点: 三)4.我把_ _抛在今天,我把——留给明天!(分论点四)【参考答案】示例:2.脆弱刚强3.狭隘宽容4.错误真理(前后形成对比, 内容相关相连即可。
)【构思训练2 •升格】下面是以“劳动”为主题的一篇作文并列式构思,请发挥你的想象,从句式排比、内容完整、字词雕琢上把分论点补充完美。
原分论点:分论点1:勤劳动的人,对于劳动存有本真。
分论点2:热爱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超然。
分论点3:尊重劳动的人,对于劳动有敬畏。
我的升格:分论点1: 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分论点2: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分论点3: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然,因为勤劳如此可敬。
【参考答案】示例:1.勤奋劳动天然光荣2o热爱劳动超然不凡。
3O尊重劳动肃然(其他答案,内容符合观点表达亦可)【构思训练3 •真题】【山东省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中国人寿命短、体质差,甚至有很多人因吸食鸦片而精神涣散、萎靡不振,被称为“东亚病夫”,何其屈辱,让人为国家忧、为民族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人积极进取、奋力追梦的昂扬姿态带动了中国的崛起,也让世界惊叹。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每逢开学军训,一群身着绿军装的学子们晕倒、病倒的事不在少数;学校常规体能测试中,视长跑为“噩梦”的亦不在少数;假期,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数;自得于“丧文化”的戏谑,却不敢鼓起勇气扫除“精神雾霾”的亦不在少数……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训练】1.这次作文,你拟写的标题:2.这次作文,如果按并列式结构行文,你打算拟写的三个分论点是: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参考答案】1.(示例)选择健康方式,提升生活质量2.(示例)分论点1:健康生活,要按时睡觉以保证充足睡眠;分论点2: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分论点3:健康生活,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附:【题目分析】第一则材料回顾历史,中国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第二则材料回到现实,中国人“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精神积极昂扬,主世界惊叹;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我们看到的是百年历程中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的不断强大。
第三则材料转向作文话题,现在有不少青年人“体质差,精神涣散、萎靡”。
这一现象置于材料一和二的大背景下,就值得让人反省和深思。
在回顾历史、观照现实中,作文话题谈论的是“体质+精神”两重关系,思考的对象是青年人,引出的是对观实生活现象的思考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