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东城小学
王红革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文质优美,是学生积累语言和练习写作的一篇好教材。
教材选编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发展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却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但对于文章中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理解还不够深刻。
因此,从课前的教学设计到课中的教学过程,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以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审美。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巩固“钥、匙”等11个生字,学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
(三)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内化运用语言。
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情|
感朗读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自读、自悟、交流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是呀!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两天的绵绵细雨让我们感觉到了丝丝秋的凉意,你会说和秋天有关的成语吗?
生集体交流。
师:真棒!我也要送给你们两个成语,博学多才,满腹经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跟随秋雨的脚步,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大家齐读课题。
(二)巩固字词,纠正易错。
师:咱们已经进行了一课时的学习,字词过关了吗?王老师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多媒体出示)
1.开火车读,发现轻声词语。
师:咱们开火车好不好,哪列火车开起来?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大家都看大屏幕,品一品读音,你发现了什么?小雨滴上的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指名生。
2.强调多音字“扇”
(三)品读秋雨,感受特点。
学习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
师:字词掌握的不错!课文呢?谁想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当别人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坐端正,认真听。
1.师: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比作钥匙呢?钥匙干什么的?
师:说得真好!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比喻非常准确,而且生动形象。
2.你还知道了什么?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
3.指导有感情朗读。
(配乐朗读)
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指名生读,师指导。
4.女生齐读。
师:咱们温柔的女孩子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小结:秋天的雨,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轻轻一转,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四)整体感知,品读感悟。
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呢?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上节课内容,想一想答案。
(师板书)
师:不错!课文从颜色、气味、声音这三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
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闻闻秋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的声音呢?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精读提示:谁来读给大家听。
选择
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画一画喜欢的句子,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
|
生自主学习,交流分享。
1.品读第二段。
预设:(多媒体出示)
(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读句子,谈理由。
师:瞧,这就是银杏叶,它真的像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师:作者运用的比喻准确生动形象。
谁想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引导看图:用引读形式品读句子:
一片银杏叶就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生: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老树上的银杏叶子都黄了,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生: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小结:黄叶摇曳中,夏天走远了。
谁还想跟大家分享其他句子。
预设:(多媒体出示)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生读,谈理由。
师:如果我把“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加上飘哇飘哇好在哪里?
生品读体味语言。
师小结:树叶飘下来的速度很慢。
还把树叶写活了,好像真的在我们眼前飘舞。
多美的画面啊!谁想读一读!
指名生有感情朗读。
师小结:秋风瑟瑟,红叶翩飞,怪不得大诗人杜牧也会流连驻足,“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咱们一起边想象边读,好吗?预设:(多媒体出示)
(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
生读,谈理由。
师小结:一阵秋风起,稻海翻金浪,好一派丰收的景象!预设:(多媒体出示)
(4)“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生读,说理由。
师引导从修辞方法上谈。
师引导读:多么令人喜悦的大丰收啊!真开心!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小结:读得真好!这正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预设:(多媒体出示)
(5)“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生读,说理由。
引导修辞和省略号的作用。
师:小朋友想做美丽的菊花仙子,读读这句话。
指导生有感情读。
(6)梳理颜色,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同学们,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咱们来梳理一下,都有什么色?
生梳理颜色。
师:书中用了一个成语形容就是:
还可以说
(7)积累运用,练习仿写。
师: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
生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