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条件概率 说课稿

条件概率 说课稿


再认识,为以后应用条 件概率公式及性质解决
较复杂的条件概率问题
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四)精选例题、巩固方法
设计意图
例1 根据大量统计,一只大 熊猫从出生算起,活到10岁 的概率为0.8,活到15岁的概 率为0.6,现在有一只10岁的 大熊猫,求它活到15岁的概 率是多少?
这是一道有典型条件 概率特征的题目,题中 的信息量少,难度低, 主要考查学生公式的直 接应用,由学生尝试独 立完成,并由成绩偏差 学生口答解题过程,给 他们以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
问题2:某一天,甲、乙、丙 三人得到一张电影票,他们 商定按甲乙丙的顺序抽签确 定这张电影票的得主。(1) 丙抽到电影票的概率是否比 前两个人小?(2)如果已经 知道甲没有抽到电影票,那 么丙抽到电影票的概率又是 多少?
引导学生把所有基本 事件都列举出来,对两 个事件进行比较分析, 重点突出概率发生变化 的原因是问题中的条件 所致,再次加深学生对 于条件概率的认识。此 外,通过以上两个问题 中概率的计算,为下面 引导学生探索条件概率 的计算公式提供数据支 持。
六、教学过程
(二)类比推导,比较
P(B) 、 P(AB) 、 P(B|A) 、 P(AB)/ P(A) 、n(AB)/ n(A) 的值,引导学生
探索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导致P(B|A) 、 P(B)不同的原因, 辨析P(AB) 、 P(B|A) 的区别,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架设由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归 纳出“在附加条件下”相当 于缩小了基本事件的考虑范 围,即样本空间发生了变化。
导学生发现P(B|A) 、 P(AB)/ P(A) 、 凸显“缩小了基本事件的范
n(AB)/ n(A) 的关系,总结计算条件
四、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对条件概 率概念的理解,而应用公式对条件概率进 行计算也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五、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的 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 引导发现、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 题——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实际应用——归纳总结等一系列环节,让学 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 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 “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 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类比推导,得到公式 (三)师生携手,生成概念 (四)精选例题,巩固方法 (五)合作交流,排除隐患 (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七)布置作业,评价反馈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问题1:随机抛掷一枚质 地均匀的骰子,试解决下
通过第(1)问复习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 式,为引出条件概率的
学生常因分不清是P(B|A)还是P(AB)而
导致出错。基于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应特别 注意对于条件概率概念的生成,借助图示形象 直观地展现条件概率概念的生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 初步掌握求条件概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类比方法 的应用,和对图示的直观分析,经历条件 概率的形成过程 ,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 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探索 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列问题: (1)求掷出的点数不超
第一种计算方法——直 接计算法做铺垫。通过 第(2)问,充分展示
过3的概率; (2)已知掷出了偶数点,
条件概率概念中各要素 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形 成关于条件概率的初步
求掷出的点数不超过3的 概率。
认识,引入条件概率的 第一种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生再次尝试对条件概率
(1)试给出条件概率的定义, 和定义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把 握。明确求解条件概率 的具体方法,以及这些
求解方法的使用背景,
(2)既然条件概率也是概率, 它具备概率性质吗?若具备,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此外,从性质这一角度, 加深学生对条件概率的
这些性质分别是什么呢?
围下,求事件B的概率,即 可得到条件概率”的教学关
概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键。同时,为了降低难度, 借助韦恩图直观地来描述事
AB
B
A
件关系,加深学生对于条件 概率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三)师生携手,生成概念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进行归纳表
根据以上分析,引导同 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达,教师给予启发和补 充完善。锻炼学生的数 学概括表达能力,让学
一、教材分析
《条件概率》是人教A版选修2-3第二 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新增内容,是概率论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教材中有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必修3中 所学的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 为后续研究独立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3中已经学习了有关概率的一些 基础知识,对一些简单的概率模型(如古典概 型、几何概型)已经有所了解。条件概率是学 生接触到的又一个全新的概率模型。这一概念 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遇到具体问题时,
六、教学过程
(四)精选例题、巩固方法
设计意图
例2 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 通过本题的讲练,规
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地依 次抽取2 道题,求:
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巩 固学生对条件概率的辨 析。使学生学会条件概
(1)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率的两种计算方法,并
(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 题的概率;
初步体会条件概率两种 计算方法不同的使用背 景,便于今后灵活的选
(3)在第 1 次抽到理科题的条 用。此外,应注意培养
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 率。
学生用排列组合计数的 方法去求解概率问题的 良好习惯。
六、教学过程
(五)合作交流,排除隐患
设计意图
本节例题后设计了下面一道
课堂练习题:
本题先由学生独立思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假 考完成,然后小组内交
定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 (1)这两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
率是多少? (2)若第一个孩子是男孩,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