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与正义的相互关系

法与正义的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也随之不断完善,人们对法律价值的认识更为深入。

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子系统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法理学界的关注,对正义与法有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法的本质、价值和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正义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正义对法的作用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

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主要内容最终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

一、正义与法的本质
我们认为单纯将法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的正义观念是一种唯心史观,正义总是在一定社会中各阶级、阶层或集团关于社会制度及由此确立的各方面关系是否公正、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要求,又可称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

仅从字面上看,正义一词泛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以至事业、关系、制度等。

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而我国法学理论界通常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阶级对立社会的法的本质。

1.阶级对立社会的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里所讲的统治阶级意志是指代表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根本利益的意志,并不是统治者个别人的意志或任性,或各个人意志的机械的总和。

2.统治阶级意志的最终决定因素——物质生活条件
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指生产方式,尤其指同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因而法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个上层建筑。

3.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的影响
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其范围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

二、法的价值与正义
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

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
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的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一种有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

这些所需要的原则就是社会正义的原则,它们提供了一种在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办法,确定了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

三、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
在法律生活中正义发挥着各种积极作用。

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两方面作用。

(一)正义对法律有积极的评价和推动作用
正义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对法律具有评价作用。

在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里,这种评价的力度是不同的。

在专制国家里,统治者不但是政治权威的拥有者,也是道德权威和真理权威的拥有者,所以在法与正义之间的张力不足,在权力层面上几乎难以评价。

在社会层面上,这种评价是始终存在的,但是软弱无力。

在民主法制国家,无论是在权力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正义都发挥着强有力的评价作用,不正义的法律被拒绝认可为法就是典型表现。

正义被吸收为法源的一部分,正义可以填补法律空白,正义可以作为法律失误的力量,正义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

(二)正义对法律的进化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法律进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的,是社会进化的表现和动力。

法律的形式方面和实质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正义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正义推动了法律精神的进化。

法律的根本进步在于法律总体精神的进化,同样的法律话语在不同的法律精神下面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社会效果。

法律精神的进化的主要动力在正义。

例如,早在古希腊奴隶社会全盛时期,人们就正义反对奴隶制,启蒙思想家用正义谴责封建特权引发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的世界性立宪运动;美国人用平等反对男女不平等、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促使美国法律不断进化。

自由、平等、权利的精神家园正是正义。

第二,正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法律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大致有两种形态:人治型和法治型。

在人治社会中,法律的控制能力不足,他从属于统治者的权力意志;在法治社会中,统治者的权力意志服从法律,正是正义观念推进了法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换。

在一个正义声音被扼杀或声音微弱的地方是难以建成法治社会的。

第三,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这里最突出的表现是控权立法的产生与完备。

正是在正义的推动下,法律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法律更适合于保障人权和防治社会弊害。

主要表现为(1)正义观推动了宪法的产生。

(2)正义推动了控权行政法的产生
与完善。

(3)正义推动了程序法质与量的提高。

(4)正义催生了专门针对国家机关的诉讼形式: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如国家赔偿。

第四,正义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正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的一致、公正的管理。

对法律来说,就是法律应当良好的实施,官方行为应与法律保持一致。

通常的法律适用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对提高法律的实效起到重要作用。

在一个缺乏正义追求的社会,首先受到打击的就是法律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研究》群众出版社. 1996年
2. 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卓泽渊 .《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 1999年
4. 张文显主编 .《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