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上课课件-1.0生活与哲学前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上课课件-1.0生活与哲学前言
1、哲学的渊源
哲理:由事道出(人生/生活)道理 哲学:是一种学问。
【诡辩】哲=折+口 【玄学】深不可测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西方的智慧
西方式智慧: 人站在自然的对立 墙上的花 面,用理性审视一 我把你从裂缝中拔下 切;而在人之上, 握在掌中,拿到此处,连根带花 又有神来审视人的 小小的花,如果我能了解你是什么 理性。理性与信仰 是西方智慧的根本。 一切一切,连根带花 信仰解决“人活着 我就能够知道神是什么 为什么”的问题, 而理性则解决“怎 人是什么 么活”的问题。
物质—意识—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创新
历史观—价值观
认识论、价值
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 · 哲学的基本问 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如何认识世界: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 · 意识 · 实 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 法(联系 · 发展 · 矛盾 · 创新)——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 谛 ·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高二《哲学常识》前言
对 哲 学 的 赞 美
拄着哲学的文明杖 到思想的风景地去参观 举起哲学智慧的火炬 把自然、社会和思维 知识的疑问解答 教会你思考的方法 理清你心中的乱麻 啊!哲学 你是人类得力的认识工具 你是人类精神灿烂的玫瑰之花 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 访问一种新生活
一、哲学入门
学习哲学能马上使人变得更聪明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成绩大幅提高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找一份好工作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赚大钱吗? 但——学习哲学可以让你:
NO!
凡事能居高临下 凡事能从容不迫 生活不再没有灵魂……
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掏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看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哲学的基 本问题
哲学(绪论)
主线:哲学和生 活的关系问题
二、学习哲学的意义
1、从 民族的角度讲: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 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
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 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 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最早的希腊哲学 家也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是一些博学的人。
—— 恩格斯
古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在 那里,哲学的词源就是“爱智 慧”。
东 方 的 智 慧
当我细细看 啊,一棵荠花 开在篱墙边! ——芭蕉(日本)
在东方智慧中,人和自然就从来 没有分离过。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崇拜 的、感悟的,而非理性的。因此,在 东方文化中不可能产生出以“天人相 分”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东方智慧是 从自然中去感悟人生。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 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 (综合探究)。
第一课在第一单元中的地位
哲学的 功能
马克思主 义哲学
三、学习哲学的方法
1、勤学好问,多问为什么 2、咬文嚼字,深入思考,举一反三 3、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4、多加练习,点滴积累,学会总结
政治课具体要求:
1、每位同学必须准备一支红笔,一本笔记本。 2、课前必须预习,阅读教材 3、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4、课后认真自主完成作业,并且及时交纳。
3、从个人的角度讲: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
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 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是关于人生知识和道 德行为的一种学问, 学哲学就是学做人。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的功用在于为人的生活 提供终极意义的支撑,是一种植根于现实生活 的终极关怀。她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的哲学
《易经》 孔 子——中庸之道 老 子——无为而治 庄 子——宿 命 论 荀 子——人定胜天 董仲舒——天道不变 王守仁——心外无物 严 复——物竞天择
在古汉语中, “哲”,理解为 “智慧”“聪 明”,“贤明”, 等,含有通晓事 理之意。“哲” 之为“学”,从 字面上来看,就 是使人聪明、启 发智慧的学问或 学说。
——Tennyson(但尼生)
古代希腊哲学
早期(公元前七—六世纪):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唯物论)。 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辩证法) 人能够认识世界(可知论)。 中期(公元前五—四世纪):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苏格拉底:宣扬有神论和“美德即知识”伦理观。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与德谟克利特对立。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晚期(公元前334年—前146年): 伊壁鸠鲁
2、哲学的大致分类
东方哲学
地域
西方哲学
古代哲学
哲学 时间
近代哲学
现代哲学 后现代哲学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派别 本质论/认识论 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
3、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辨证唯物论 唯物 辨证 法 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 础
2、从教材的角度讲: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 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正确地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 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 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结论: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