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概述
脑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组成。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大脑
大脑包括左、右两半球及连接两半球的 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 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 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 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胼胝 体相连。
大脑半球各脑叶
1. 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 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被 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
按照功能:
感觉/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由外周感受器向中枢内传导 运动/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出至外周的效应器
周围神经系统
连接中枢的部位
主要分布
脊神经
脊髓
躯干、四肢
脑神经
脑
头面部
内脏神经 脑、脊髓 内脏、心血管、腺体
脊神经(Spinal nerves)
8对
12对
5对 1对
5对
脊神经
成分
2. 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与枕前切迹连线 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 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 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
3. 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沟分其 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 颞横回。
4. 枕叶:位于顶枕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
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 神经胶质所组成。
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是 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 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 兴奋的功能。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 能又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树突较 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 至细胞体,各类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 等,形态各异。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 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 突传出。
基底核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豆状核又分为内侧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两
部分。 苍白球发生较早,叫旧纹状体。 壳与尾状核发生较晚,叫新纹状体。
纹状体的功能
为大脑新皮质控制下的次级运动中枢,属 锥体外系。
人类纹状体损伤后的症状
(1)运动低下—强直综合征:如震颤性麻痹或 Parkinson综合征。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 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 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 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 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神经系统构造 神经系统主要由以下两种细胞组成的:
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
孤独症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神经系统概述
——把握儿童发展的“钥匙”
关于神经系统的一般知识
神经系统综述
世界上的生物体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需 要感受环境的种种变化,并产生适当的反应来 保护自己。动物体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 作用来应付环境的变化。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 着肌肉的活动,协调各个组织和器官,建立、 接受并处理外来情报。因此,神经系统是动物 体最重要的联络和控制系统,它能测知环境的 变化,决定如何应付,并指示身体做出适当的 反应,使动物体内能进行快速、短暂的讯息传 达来保护自己和生存。
3.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3、1、2区),接受身 体对侧的痛、温、触觉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 感觉。顶上小叶(5、7区)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4.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 的相邻区(1 7区)。当一侧视皮质损伤时,出现两眼对侧 视野偏盲。
5.听觉皮质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 1、42区),又称Heschl氏回。每侧皮质 均接受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当一侧听觉皮质损伤时,只出 现听力减退。
5. 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沟 分其为长回和短回。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1. 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 意运动的中枢。它主要发出纤维损伤,可造成对侧肢 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
2.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 皮质区。该区损伤可以引起性格的改变和精神症状。
神经系统一般知识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 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 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 联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 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 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 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 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 主动改造环境。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 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 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 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 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由 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4.神经胶质(髓鞘)
神经胶质neuroglia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 和保护等作用,并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 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例如,当参加体育 运动时,随着骨骼肌的收缩,出现呼吸加快加深、 心跳加速、出汗等一系列变化。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 断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如气 温低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周围小血管收缩, 减少体内热量散发;气温高时,周围小血管扩张, 增加体内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在正常水平。
人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对于体内和 体外的环境变化以及压力,需要一个调节 器官来与其紧密联系,保持稳定的状态 (恒定性),此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借由复 杂的神经纤维和其他细胞组织连结这两个 神经系统, 人类才能够因应外界的环境变化 而产生适当的身体反应,并且有思考、记 忆、情绪变化的能力。
经系统 (信息处理和指令发布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除中枢神经系统外的
其他神经组织集合体(信息接收和传输信息系 统)
人体的神经系统,占人体体重约3%,然 而却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脑 脊髓
周围神经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2)运动过多一张力障碍综合征:如手足徐动 症和舞蹈症。
侧脑室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与 蛛网膜下腔 相通,腔内 充满了脑脊 液。
脑室系统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 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 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功能 上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 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 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脑脊 液总量在成人平均约150ml,它处 于不断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 态。
2、 综合及指令功能:对于感觉受器所送 来的情报进行分析 、整理、判断,并做出适 当的决定。
3、运动功能:将整理之后的情报,经由 运动神经传递至末梢,并执行决定。
在1—3的功能当中,中枢神经负责2的 功能,周围神经则负责1和3的功能。
人体神经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依据其功能和
作用被分为二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及脊髓组成的神
2、神经胶质——神经系统的次要细胞结 构与营养
信息的传输
在神经系统中的迅速神经信号传输主要 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在神经细胞里,信息通过神经纤维 上的电位差传输(生物电)
2、在神经细胞间,兴奋依靠突触前膜 释放的递质传递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触 后膜(化学物质)
神经的三大主要功能
1、感觉功能:身体的内在感觉受器探测 如血的酸度,血压等内在刺激,在外感觉受器 传送由皮肤等身体末端所接受到的外来刺激情 报。这些情报经由感觉神经传递至中枢神经。
6.语言运用中枢:
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该区损伤 后,病人虽然能发音,但不能组成语言,称为运动性失语。
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 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此中枢损伤后,只能听到声 音,却不能理解,不能正确地与别人对话,称此现象为命名性失语, 也称感觉性失语。
若在脑脊液循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 水和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 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干
锥体交叉 四叠体 十二锥体对交颅叉 神经经锥体交叉
四叠体
四叠十二体对颅神经 十二对颅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按照分布:
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 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外周的感觉神经节内, 为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周围 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 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 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核内或周 围的植物神经节内,为多极神经元,它将冲 动从中枢传至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联络神 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 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 为多极神经元。
CSF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 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 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 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人蛛网膜 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 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 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