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事翻译的特点及对外事翻译人员的要求
作者:张梦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益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英语翻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受到人们的重视。
要做好外宣翻译,应充分了解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同时注意翻译策略。
本文将对外宣翻译的特点及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事翻译;翻译特点;翻译要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1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互相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常态,而翻译则架起了一座人类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的变化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翻译活动。
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的翻译领域,外事翻译日益显其重要性。
由于外事翻译中处处彰显我国的外交态度和政治立场,因此外事翻译不同于其他普通翻译活动,带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
外事翻译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国家带来不良后果,有损我国的国家尊严。
一、外事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
外事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立场和方针的桥梁。
1.政治性:外事活动无论大小,都涉及本国政府的立场,地位和政治态度。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本国政府的政治立场,避免出现歧义现象。
外事翻译首先要具有政治上严肃性,这就意味着在翻译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和政治有关的细节,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外宣翻译。
我国的政治主权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统一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常常会在外事活动中提及。
如果翻译人员政治敏锐性不强,一个小的疏忽就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损害国家尊严。
2.时事性:外宣翻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时事政治的及时掌握。
翻译要做到精准,就要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
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中,一些细节也要关注。
如中方要根据对待其他国家的观点立场在发表言论时注意用表示不同感情的词汇。
3.准确性:严谨是外交、外事和涉外工作者的作风,那么言语在涉外工作中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须准确。
准确到位的翻译能够迅速在本不想通的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个文明见架起沟通的桥梁。
因此,外事翻译对选词表达上的准确性要求极高。
例如,“We wat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with satisfaction.”在翻译时应译为“我们对形势的发展感到满意。
”而不是随意翻为“我们对形势的发展感到非常满意。
”又如“我对美国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
”应译为“I wish to extend to the American Delegation our warm welcome”,而译为“I want to give our warm welcome to the American Delegation”,虽然在语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却因语言的随意性而显得不够正式。
二、外事翻译对翻译人员的要求
可以看出,我国的外事翻译应该做到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反映我国真实发展情况、争取扭转不良形象,树立良好形象。
外宣翻译质量的高低决定对外宣传的效果,影响国外群体对我国的认识和理解。
一些学者总结了当前我国外事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错误:(1)概念术语译名不统一;(2)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3)违背西方受众接受心理;(4)术语翻译缺乏必要解释等。
纵观以上外事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外宣翻译人员的基本素质问题。
翻译人员的高素质是高质量外宣翻译的根本保证。
对外交往和合作的不断加强,对外事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想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翻译人员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思想政治素质
翻译人员要及时关注国内外动态,注意学习理论,熟悉国家政策方针路线,准确把握原则性问题,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从事翻译工作。
外事翻译人员在思想上,始终牢记自己代表国家的礼仪,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待问题,始终要维护国家的声誉,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次在政治上,翻译人员一定要立场坚定,遵循我国的政策法规,坚守国家原则。
在涉及国家方针政策规定等问题时,要时刻以国家的利益为准则。
2.语言文化素质
由于翻译要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中转换,所以它还要多种专业知识的辅助。
要提高翻译素质,翻译人员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基本功,扎实的业务知识,把握外事翻译的语言特点,灵活应对各种场合。
扎实的语言功底是外事翻译人员赖以工作的武器。
深厚的本国语和外国语会为翻译锦上添花。
3.外交知识素质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领域包括两种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文化,自然风景,历史,风俗等不同方面,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工作之余加强对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的了解,注重个人知识的修养,这对客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阻碍至关重要。
从外事翻译的实践来看,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是不够的,外宣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厚重的中外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知识,既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知识广度和素养达到一定高度,让外国人能够心领神会。
另外,外事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必须遵守保护秘密、守时守信、坚持原则、遵循行规等基本翻译道德。
外事翻译的政治敏锐性对翻译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除此之外,外事翻译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翻译素质,由此才能确保外宣翻译的顺利进行。
外事翻译在外交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应该牢记外事翻译的特点,并严格要求翻译人员,加强能力培养,以确保外事翻译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亚男.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J].中国翻译,2000(3)
2、张健.英语新闻业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