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填空、推断、探究、计算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填空、推断、探究、计算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上期末填空、推断、计算精选1.用化学符号填空:(1)金属银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 _;(3)3个氮气分子; (4)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硬度.(3)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填一种净水方法)(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a 气体是(填名称),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的减小而减小.(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功能.3.(7分)用化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加热冷水尚未达到沸点,水中常有气泡,气泡的物质主要是.(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与(填一种物质)有关.(3)铝表面有所以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铁锈,所以铁制品生锈后可以全部锈蚀,所以铁质车圈一旦发生生锈应.(4)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容易膨胀破裂,原因是. (5)家用燃气加入有难闻的气味的气体,目的是.4.如图所示,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x= .(2)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3)A、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相同.(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5.如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有一个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3)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有同学认为,若想证明CO 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应该在气体通入A 装置前,添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仪器a 、b 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原因是 .若用盛满水的F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一种)7.(5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 、d 、e、f 分别代表不同反应。

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a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验证c 反应发生,需要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

(3)d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4)一氧化碳的燃烧是实现f 的途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

8.如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是红棕色固体,B 、C 、E 、F 均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 的溶液为浅绿色,H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回答:(1)A 所属物质的类别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反应③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3)若甲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化学式为(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9.A、B 、C 、D 、E、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 为单质,B 、C 、E 为氧化物,且E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F 是一种钙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COCaCO 3CCO 2 abH 2CO 3 d c ef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1)B物质的化学式;F物质的化学式.(2)写出D物质一条用途.(3)C→A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10.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组成元素相同,I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Ⅰ的化学式为.(2)物质B在反应①中起作用.(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从能量上来看,反应③属于(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1.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物质甲是____。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3)另有一种物质D,已知D和A组成元素相同,若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图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1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滤渣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试分析:(1)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填金属单质化学式)(2)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填离子符号)13.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Zn(NO3)2和AgNO3,为回收金属Ag,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A是,B中含有 ,C是.操作2是.14.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元素.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1)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先在烧杯中加入,后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②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②.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15、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

先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然后将少量水滴到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感到很惊讶,于是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发生燃烧?【猜想与假设】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______ __气。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设计并实验】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适量水后,关闭活塞。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P处B瓶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 ③_________ 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解释与结论】(1)同学们设计实验时,增加了防止发生爆炸的装置B,其原因是_________。

(2)经测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还有氢氧化钠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少量水滴到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A B【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即可).17.(9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找来矿泉水瓶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提出问题】CO2能与水反应吗?【实验】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瓶塞,迅速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拧紧瓶塞,振荡,一会后发现.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反思】乙认为甲的实验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乙的理由是: .【补充实验】取少量甲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乙同学认为这可以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提示:石蕊是一种遇酸变红的紫色液体).你认为乙同学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通过证明 (填序号).A.反应物被消耗B.有新物质生成【反思】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也不足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理由是.【再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CO2能与水反应.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水小花仍为紫色(2)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小花仍为紫色中小花由紫色变红色(3)把实验(1)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结论】CO2能与水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即含进行如下实验:(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9.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现取9g该牙膏样品充分溶解,静置、过滤,用稀盐酸测定固体成分,测定过程中,剩余固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分别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向某铁粉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硫酸铜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铜反应.请结合他提供的数据计算.(1)求a的数值.(2)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100.8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