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管束(shù)广漠(mè)眼翳病(yì)B . 责罚(zé) 厌恶(wù) 轻薄话(bó)C . 嬉戏(xī) 绰号(chuò) 庶祖母(zhé)D . 牢骚(sāo) 宽恕(shù)文绉绉(zōu)2. (2分)运用了联想的一句是()A .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 .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 .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3.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战粟热忱络绎不绝无可耐何B . 螺旋恍惚焦燥不安含辛如苦C . 寂寞篷勃整齐划一轻举忘动D . 震撼斑驳滥竽充数通宵不眠4. (2分) (2017八下·岑溪期末) 下面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这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描写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主,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
B . 小说中有很多精彩战役的描绘,其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长平之战。
C . 小说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D .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大雨将至,雨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5. (2分) (2017七下·惠安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 . 《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 . 《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 . 《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 (2分)下列不是特殊句式的是()。
A . 遂以名楼。
B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 .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D . 迹存《述异》之志。
7. (2分)《朝花夕拾》中,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A . 一对蚂蚁B . 一对蟋蟀C . 一包苦菜D . 都不是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8. (12分) (2017七下·大石桥期末) 文言诗文填空。
(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2)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4)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8)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极写北地荒寒,使人不胜苦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9. (20分) (2017九上·苍溪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蝈蝈与蛐蛐济慈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1)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划线的词,说说它好在哪里。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我的品析:升高的暖气(2)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3)“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有人认为这节诗是本诗最精妙的地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来歌颂生命。
为什么只勾勒夏、冬两幅小景,描绘盛夏的“蝈蝈的乐音”和冬天的“蛐蛐的歌儿”,而不去写最富生命力的春秋两季呢?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①肉食者谋之②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小惠未徧______ ②小信未孚______ ③公将鼓之______ ④再而衰______(3)翻译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 ,略写________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1. (25分)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小题。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
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
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
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
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
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
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
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
”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
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
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1)用简短的话概括前两个故事的内容。
(2)“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第三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第一个故事说“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第二个故事说“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歉疚”“内疚”有什么区别?(5)文章开头结尾都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有什么作用?12. (17分) (2017九下·麻城月考) 阅读下列散文,完成后面小题前面有深坑魏杭州①母亲一遍遍地叫他起床吃早饭,他懒洋洋地看了看表,对母亲不满地说:“才六点,你让我多睡会吧!”②六点二十分,母亲又叫他,他睁开眼,迷迷糊糊地又看了看表,对母亲不满了,喊道:“叫什么呀,真烦人,还早呢。
” 母亲就耐心地给他解释,说你还要上厕所,要洗脸要刷牙,吃了早饭,也就七点多了,你上班还得等公交车,八点上班就很紧张了。
儿子这才懒洋洋地起床了。
等一切收拾妥当,要吃早饭的时候,儿子抬头看了墙上的挂钟,已经七点半了,吃饭来不及了,就要夺门而出,母亲却挡住他,说吃了面包再走吧,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他一把推开母亲,吼道:“一顿饭不吃也饿不死,吃吃吃,饿死了算了。
”一边说一边下楼飞奔。
③A母亲就对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说道:“一大早,就说些不吉利的话,你这孩子!”④他已经不是孩子了,大专毕业在家呆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工作。
儿子也很喜欢这个工作,听熟人说,儿子在公司干得还挺好,很有前途。
儿子的父亲在五年前,出差的路上车翻人亡了,家中只有娘俩相依为命了,她刚刚五十岁,头发已经花白了,生活的艰辛让她过早地衰老了。
儿子就是她生命的支柱,儿子随口就说出了死呀死的话,她很忌讳这些的。
⑤儿子的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中午从不回家吃饭。
儿子平时说话看似不敬,但对她很孝顺,回家晚一会儿也会给她来个电话,不让她等急了。
也就是这天晚上,儿子电话来了,说要在单位加班,让她自己吃,不要等了。
⑥她吃过晚饭,就下楼等儿子了。
在她小区大门口的位置,因修电缆挖了一个大深坑,也巧,当晚路灯全停了电,到处都是黑黑的,这深坑是上午九点挖的,在儿子上班之前,也就是儿子不知道这里会有个深坑,要是儿子不小心掉进去……⑦B夜里,风很大,雨也下了起来,她却像一个木桩似的伫立在那里,一动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