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前提问
第十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黏附
1、名词解释: 细胞连接、锚定连接、细胞通讯、细胞黏附、
整联蛋白、基膜、细胞外基质? 2、细胞连接的类型? 3、根据细胞黏附分子结构与功能特性分为四大 类: 4、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5、基膜的组成成分?
细胞连接? 是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在质膜接触区域 特化形成的链接结构。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是指一个细胞的信息通过化学递质或电信号传递给另 一个细胞,协调相邻细胞间的功能活动。 细胞黏附(cell adhesion)? 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同类细胞发生聚集形成细胞团 或组织的过程称为细胞黏附。
将rRN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区域称为核仁组织 区。
试以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说明如何从DNA 构建成染色体?
200bp
DNA+组蛋白 核小体
11nm 串珠状纤维
6个
106个
18个
315个核小体
染色单体 微带
襻环
螺线管
30nm染色质纤维
核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
化学组成:核仁由蛋白质、RNA和DNA三种主要成 分组成。
提出问题,努力回忆,积极应对
第八章 细胞核
1、名词解释: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核纤 层(nuclear lamina)、核定位信号?染色质(chromatin)、染 色体(chromosome、组蛋白?常染色质(euchromatin)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核小体(nucl eosome) 2、间期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 3、电镜下的核膜包括哪几部分? 4、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 5、核纤层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6、核膜的崩解和重建是怎样进行的? 7、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8、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9、染色质DNA必须包含哪三类不同的功能序列? 10、DNA如何组装成染色体?
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
是由cyclinB-Cdk1组成的复合物,是能促进M期启动
的调控因子,在G2/M期转换中起关键作用。
细胞周期检测点 细胞中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可对细胞周期发生
的重要事件及出现的故障加以检测,只有当这些事件 完成或故障修复后,才允许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行的一类蛋白质,能随细胞周期进程
周期性地出现及消失,并与细胞中其它蛋白结合, 对细胞周期相关活动进行调节。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 se,Cdk)
Cdk是一类必须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具有激酶 活性的蛋白激酶,可将多种与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 磷酸化,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
动粒(kinetochore)? 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存在于着丝粒两侧的圆盘
状结构,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微管附着的部位。 核型(karyotype)?
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 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NOR)?
cell differentiation 由单个受精卵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
和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形成这种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cell determination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分化特征
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只能向特定方向 分化的状态。 奢侈基因(luxury gene)
S期完成DNA复制(进行大量的DNA复制;合成组 蛋白及非组蛋白;组蛋白持续磷酸化;中心粒复制。)
G2期是细胞分裂的准备期(大量合成RNA、ATP 及一些与M期结构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中心粒开始分 离并移向两极。)
M期细胞进行分裂(染色体凝集及分离;核膜、核 仁破裂及重建;纺锤体、收缩环形成;胞质一分为 二。)
是一类存在于胞膜或胞内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识别 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
配体(ligand) 是与受体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包括激素、神经递
质、生长因子、某些药物和毒物等。 G蛋白(G protein)
是指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与受体耦联并能与鸟苷酸结合的 一类蛋白质,位于细胞膜胞质面,为可溶性膜外周蛋白,由 α、β和γ三种亚基组成。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细胞信号转导(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之间联系的信号通过与细胞膜上或胞内的受体特异
性结合,将信号转换后传给相应的胞内系统,使细胞对外 界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过程称为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er)
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 质,它们是细胞间通讯的信号。 受体(receptor)
整联蛋白(integrin)? 是一类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依赖于Ca2+或M g2+的异亲型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和细胞之间以及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识别和黏附,具有联系细胞 外部作用因素与细胞内部结构(细胞骨架)的功能。 细胞外基质? 是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由蛋白和多糖构成的精密 有序的网络结构。
DNA →核小体 →螺线管 →超螺线管 →染色单体
第八章 细胞核
1. 名词解释:动粒(kinetochore) ,端粒(telomer e),核型(karyotype),核仁(nucleolus),核仁组织 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NOR)、核基质 2.试以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说明如何从DNA构建 成染色体? 3.核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 4. 核仁的周期性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5.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和类型。
proto-oncogene 在脊椎动物正常细胞中,与V-onc相似的同源DNA
序列。原癌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异 常,引起癌变。 anti-oncogene
正常细胞所具有的、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类基 因。
2. 以动物细胞为例,简述细胞周期的分期以及各期主 要特征。
G1期是DNA复制的准备期(RNA的合成活跃;蛋 白质合成活跃;蛋白质的磷酸化;细胞膜对物质的转 运作用加强。)
结构:电镜下,核仁是裸露无膜的纤维丝网状结构。 功能:进行rRNA(5S rRNA除外)的转录、加工和 核糖体亚单位的组装。
核仁的周期性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凝集,核仁组织者区rRNA基因 (rDNA)袢环缠绕、回缩到相应的染色体次缢痕处,rRNA 合成停止,核仁变小并逐渐消失。
后期及末期时,染色体解旋为染色质,核仁组织者区rR NA基因的袢环恢复其松解状态,rRNA合成重新开始,核仁 的纤维成分及颗粒成分开始生成,核仁又重新出现。
增殖型细胞、暂不增殖型细胞、不增殖型细胞。
第十五章 细胞分化
1. 名词解释: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决定(cell determination) 奢侈基因(luxury gene) 持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 细胞重编程(cellular reprogramming) 胚胎诱导(embryonic induction) 细胞分化的抑制效应(分化抑制) 2. 细胞分化的一般规律、本质及影响因素。
核纤层? 是位于内核膜内侧与染色质之间的一层由高电子
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层结构。在细胞分裂 中对核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
核定位信号? 是一段含有4~8个氨基酸的短肽序列,位于蛋白
质的任何部位,具有定向或定位作用,并可保证与 之相连的整个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
兼性异染色质? 是指在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发育阶段,
3. 细胞周期的调控因素包括哪些?各有何作用?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核心是细胞周期蛋白(cycli
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Cdk抑制 蛋白(CKI)。此外还有生长因子、抑素、cAMP与c GMP、RNA剪接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简述细胞分裂前期的主要特征
染色质凝集、分裂极确定、核仁缩小解体、纺锤体 形成。 5、肿瘤细胞群体中的细胞类型?
细胞连接的类型? 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根据细胞黏附分子结构与功能特性分为哪四大类? 钙黏着蛋白、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 家族。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纤连蛋白和 层粘连蛋白。 基膜的组成成分? 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巢蛋白、渗滤素 。
处于凝缩失活状态,而在其他时期松展为常染色质。
nucleosome ? 由长约200bp的DNA和五种组蛋白组成。其中
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组成一个八聚 体核心,DNA在其外表缠绕1.75圈(146bp),形成 核小体;60bp左右的DNA连接相邻的核小体,组 蛋白H1位于连接DNA上。
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能介导信号转导的活 性物质。
简述G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G蛋白为可溶性膜外周蛋白,由α、β和γ三种亚基组成。 G蛋白偶联受体与G蛋白相互作用 , α亚基构象改变, α
亚基与GDP解离,与GTP结合, G蛋白解体,α亚基激活 下游效应蛋白。
α亚基分解GTP 成为GDP , α亚基构象改变,与效应蛋 白分离,与β、γ亚基构成三聚体 , G蛋白回到静息状态。 简述G蛋白介导的cAMP信号转导途径
第十二章 细胞的信号转导
1. 名词解释: 细胞信号转导(cell 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网络 (signaling network)、受体(receptor)、配体(liga nd)、G蛋白(G protein)、第一信使(first messeng er)、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2. 膜受体的类型、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3. 简要回答G蛋白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 4. G蛋白介导的cAMP信号转导途径。 5. 信号转导的特点。 6. 受体的特点。 7. 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