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抑郁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抑郁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仅中文研究 的基因 仅英文研究 的基因
基因
5羟色氨酸基因、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色氨酸羟化酶(TPH)基 因、载脂蛋白基因(ApoE)、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Gβ3 基因、谷氨酸受体基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因、 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ACE基因、 NOTCH4基因、FAT基因
2003 1 0 0 0 0 1 0 0 0
2004 6 0 0 0 2 0 1 0 0
2005 4 0 0 2 0 0 0 1 0
2006 7 2 1 1 1 2 0 0 1
2007 8 3 3 1 0 0 0 0 0
总计 26 5 4 4 3 3 1 1 1
百分比(%) 50.00 9.62 7.69 7.69 5.77 5.77 1.92 1.92 1.92
抑郁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与展望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刘传新 博士
背景
• 中国内地抑郁症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二点四,目前抑郁症患者已超 过2600万人,而其中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患者面临自杀的危险。
•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00万人以上人自杀身亡,中国在20万 人以上,是人类第五位死亡原因;自杀未遂者10~20倍于自杀身 亡者,自杀问题及其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单胺氧 化酶1maoa基因、白细胞介素、雄激素或雌激素β受体基因、亚甲基四 氢叶酸还原(MTHFR)基因、stin2、精氨酸血管升压素2型受体、线粒体 相关基因、神经肽Y基因、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3年—2007年 中英文抑郁症基因文献研究内容与特殊人群关系分析
23 5 4 2 2 3 2 3 2
总计
79 13 12 7 6 6 5 5 4
百分比 (%) 40.51 6.67
6.15 3.59 3.08 3.08
2.56
2.56 2.05
遗传学研究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0
1
0
1
2
受体1(CRHR1)基因
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 0
2
0
0
2
单胺氧化酶1maoa基因
0
2
1
0
1
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
1
2
0
0
1
白细胞介素基因
1
0
1
1
0
雄激素或雌激素β受体基因 1
0
1
0
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 MT 0
2
1
0
0
HFR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 2
0
0
0
0
基因
stin2
0
0
0
1
1
精氨酸血管升压素2型受体 0
1
0
0
1
线粒体相关基因
0
0
1
1
0
神经肽Y基因
1
0
0
1
0
1
Gβ3基因
2
载脂蛋白基因
0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 0 MT)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 1 因
谷氨酸受体基因
0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 0 因
2004
13 1 1 2 0 0 1 1 2
2005
14 2 2 1 2 2 0 0 0
2006
22 4 4 0 2 1 1 1 0
2007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0
0
0
2
0
其他
1
2
3
8
7
合计
19
33
31
51
61
4
2.05
4
2.05
4
2.05
4
2.05
3
1.54
3
1.54
3
1.54
2
1.03
2
1.03
2
1.03
2
1.03
2
1.03
2
1.03
21
10.77
195
100.02
遗传学研究进展
表4 2003年—2007年 中英文抑郁症相关基因对比
中英文基因 研究关系 中英文都研 究的基因
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3年—2007年 中文抑郁症基因文献研究内容分布( 单位: 篇)
年度 5羟色氨酸基因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 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 载脂蛋白基因(ApoE)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 Gβ3基因 谷氨酸受体基因 NOTCH4基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 (CRHR1)基因 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 FAT基因 合计
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
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 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 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抑郁症病因学
• 心理社会因素 • 遗传 • 生化 • 神经内分泌研究 • 电生理学研究 • CBF和PET研究 • 生物节律变化
抑郁症与基因的关系
可能是易感因子 可能是易感因子 可能是易感因子 与老年抑郁症无关 可能有关 可能有关 可能是易感因子 可能是易感因子 有关
关系 老年 女性
男性 青少年
中文
英文

载脂蛋白E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5羟色氨酸基因、去甲肾上腺 素转运体(NET)基因、Gβ3基 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
色氨酸羟化酶(TPH、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 EC)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5羟色氨酸基 因、雄激素或雌激素β受体基因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 单胺氧化酶、胆囊收缩素基因、5羟色氨酸 T)、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 基因、 基因

雄激素或雌激素β受体基因
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3年—2007年中文文献基因与抑郁症的关系
基因 5羟色氨酸基因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 色氨酸羟化酶(TPH) 载脂蛋白基因(ApoE)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 Gβ3基因 谷氨酸受体基因 NOTCH4基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基 因 细胞色素P450酶 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 ACE基因 FAT基因
• 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主要症状
• 三大主要症状: • 情绪低落、 • 思维迟缓、 • 运动抑制 、
抑郁症临床表现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 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2
9
8
16 17 52
1.92 1.92 1.92 1.92 99.98
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3年—2007年 英文抑郁症基因文献研究内容分布( 单位: 篇)
年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 F) 1 基因
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