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的趋势,尤其是大量建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层建筑潜在的消防安全风险日益增加,给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泰州市共有高层建筑128幢,其中100米以上有4幢,50-100米有27幢,30-50米有72幢,30米以下有25幢。

最高的高楼为中国电信泰州分公司,为118米。

高层建筑的兴起,节约了城市用地,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现代感。

所以一直以来,高层建筑都被世人看作是一个城市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标志。

但高层建筑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课题,积极探索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术、技术已刻不容缓。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新特点1、火势迅猛,烟火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高层建筑内部使用和储存的易燃、可燃物较多,火灾负荷很大。

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各种竖向管井,就像一座座烟囱,是迅速燃烧,蔓延扩大的重要途径。

加上高楼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使火势更猛烈,蔓延更迅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场,“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在高层建筑中尤为突出。

2、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高层建筑起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这是因为:(1)建筑物高,楼层多,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对装备技术含“金”量要求更大,而人的疏散又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流的烘烤中进行疏散,就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所以人们往往来不及疏散而被烟火熏死、烧死。

(2)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高层民用建筑容纳人数多在千人以上,而楼梯不可能设置得有很多,因此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而且在慌乱中,心理压力大难免会发生挤伤、摔死等惨剧,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

(3)起火时,普通电梯不能作安全疏散用,一是电梯井拔烟火的能力很强,容易扩大火势;二是电梯井内浓烟充塞不能保证安全;三是为防止电气线路和设备扩大火势,非消防用电均要切断。

(4)楼梯是高层建筑唯一的疏散设施。

楼梯间如不能有效地防止烟火侵入,烟气就会很快灌满楼梯间,不仅不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而且将成火势蔓延的通道。

3、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发生火灾后从室外进行扑救相当困难,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消防人员难以堵截火势蔓延,可燃物多,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消防用水量大,仅靠固定消防设施供水难以满足,利用应急消防设施供水高度又难以限制,火场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气体,给消防队员灭火战斗带来诸多不变,现在高层建筑大量来用玻璃,玻璃在温度达250℃左右即自行破碎,形成玻璃雨,给地面的消防人员和器材准备带来极大威胁。

4、高层建筑功能复杂,使用单位多,火险漏洞多,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如有时一栋高层建筑内部即有商店,办公室,餐厅,礼堂,影视院,使用单位多,管理存在相互推诿,造成管理漏洞多,火险漏洞多,有的高层建筑存在着滥占疏散通道、消防通道、在疏散通道、楼梯间存在大量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想像。

5、装修材料达不到防火要求。

“大楼是从楼顶起火,自上而下、由外向里,最后形成立体燃烧。

”以往高层建筑施火灾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由里向外进行燃烧,最后发展成立体燃烧。

而现在的高层建筑内存放有大量的油毡、木材、泡沫板、油漆、粘合胶、防护网、保温材料等易燃可燃物品。

据了解部分高层建筑在投入使用后仍然会有室内装修、设备维修、地毯清洁等施工作业。

在施工作业中,有的会动用气割、电焊;有时会用电动砂轮磨面;有时会使用易燃液剂,管理上稍有疏忽,或违章作业,便会引发火灾事故,并产生大量毒害气体,严重危害人生安全,增大了扑救难度。

6、灭火用水量大,供水难度大。

目前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主要用的灭火剂还是水。

能否将水不间断的输送到灭火阵地,满足火场所需要的水压、水量,是战斗成败的关键。

但在高层建筑火灾用水和供水的环节出现了难题。

①高层建筑楼层高、楼梯长、铺设水带慢;②水带铺设越高,水压越大,水带容易爆裂;③受消防车功率限制,供水高度有限。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火势和烟雾扩散渠道多、速度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通风管井、电缆井、排气道及其他立体竖井,数量多且分布广。

而且,高层建筑多采用易燃建材装修,燃烧时发烟量大。

按照估算,一幢高度为100米的建筑,若无阻挡,只需30秒左右的时间,烟气就可由底层顺竖井蔓延扩散至顶层。

同时,高层建筑顶部一般无遮无挡,高空的强劲风力进一步加速了火势的蔓延和扩散。

(二)登高途径少,战斗展开不便。

高层建筑少则几十米,甚至超过两三百米,然而,火灾时登高途径往往很少,除利用云梯车举高登楼外,主要依靠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登楼。

从内部情况看,普通电梯易受火势侵袭,不能保证使用;从楼梯登楼,不仅速度慢、体力消耗大,而且极易与疏散人群发生挤撞,既影响疏散速度又影响登高速度。

从外部情况看,云梯车举高高度可能无法达到着火层,或者建筑底部被底层楼群包围,云梯车难以接近。

(三)高层建筑火场供水效率不高。

消防部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应利用建筑内消火栓灭火或通过水泵接合器给消火栓供水灭火。

但从实战情况看,固定消防设施利用率偏低。

另外,消防泵压力不足、水带承压不够、铺设方式不合理等情况,都可能造成高层供水压力不足或供水失败。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原则(一)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第一出动的原则。

因为在高层建筑内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人员易造成大量伤亡,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兵力,快速抵达,才能确保及时营救出被困人员。

同时控制住火势,抓住灭火救援的的主动权。

(二)要坚持“救人第一,救灭结合”的战术原则。

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部署实施。

针对高层建筑内人员集中、发生火灾后烟雾大、毒气多、人员容易恐慌、疏散困难、抢救人命任务重的特点,消防队到场后,首先要消灭人员被困地点及疏散通道的火势,驱散烟雾,打开疏散通道,迅速救出被困人员。

同时派出搜索分队,深入着火层及着火层以上楼层逐层搜寻、引导或抢救疏散被困人员。

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同时还要及时深入着火层以下各层,搜寻受火势威胁的人员,进行引导疏散。

(三)“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扑救原则。

针对高层建筑内部情况复杂、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外部扑救困难的特点,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迅速关闭空调通风系统,将室内消火栓处的水枪、水带与消火栓连接,开启消火栓灭火。

同时利用室内消防电梯、储水系统快速投入救援工作。

当室内固定消防设施不能完全扑灭火灾时,就要快速组织外部移动式消防装备进行火场供水,确保火场上不间断用水的需要,实现救援行动中固移消防设施的有机结合。

在借助消防电梯登高时,必须要在低于起火楼层二层以上的地方下电梯,然后利用通道到达起火楼层救援被困人员,寻找着火源,并利用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四、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具体措施(一)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及时处置初期火灾。

高层建筑起火后,如果在初期火灾时间内不能及时扑灭,火势就会沿楼层外部、楼内通风管道、竖井、楼梯、电梯井等迅速向上下蔓延,形成立体燃烧。

因此,利用本单位的消防组织和职工,及时扑救初期火灾,有秩序地疏散人群,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十分重要。

(二)适应立体作战需要,部署消防力量。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容易形成高空间的立体燃烧,因此,公安消防部门必须相应地实行立体作战部署,接到高层建筑起火的报警时,应根据作战计划,及时一次性调派足够的登高消防车、大型水罐消防车、抢险破拆工具车、照明消防车、救护车、大功率消防炮车等专勤车辆作为“第一出动”力量,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灭火剂,迅速赶赴现场,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实施扑救难度较大,投入的灭火力量多且持续时间长,还应设立火场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

(三)搞好火场侦察。

高层建筑的火场侦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环节,火情侦察准确,能为指挥员的科学指挥提供依据。

因此,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利用大楼消防控制中心的各种消防设备显示系统和闭路监视系统,向现场职工、单位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还要组织侦察小组,携带好照明工具、氧气呼吸器、安全绳等,必要时用水枪掩护前进,深入重点区域侦察,迅速查明高层建筑的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和数量,火势蔓延方向,起火楼层及其上、下有关各层受火势威胁的程度,通行道路、救人任务和方法等情况,以确保安全。

火情侦察要贯穿整个灭火战斗的始终,根据侦察来的信息,随时掌握火势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四)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疏散和抢救人员。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有效地组织疏散群众和救出被困人员,是一项十分难巨的任务,因此应组织精干的抢救力量,携带救护和破拆工具,深入起火楼层,仔细搜索被困人员。

执行救人任务,不能少于2人,事先要约定联络信号,互相照应,应携带救生器材,以备救人自救,进入有烟火的区域,要配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

(五)加强防消联勤工作,扎实做好六熟悉及实战演练。

司令部与防火处、大队与中队必须加强联勤工作,做到“五同”(即同熟悉、同检查、同审核、同验收、同演练)。

尤其是辖区大中队必须把六熟悉及实战演练作为战备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贯穿全年练兵工作的始终。

在高层建筑施工初期,大、中队就要着手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预案,与施工进度做到同步开展熟悉调研、同步修订灭火预案、同步实施实战演练,使各级指战员对施工中的高层建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有效扑救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火灾在组织指挥、力量编成、战术运用、火场供水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尤其是工程验收时,必须在模拟实战情况下对高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测,对部队移动装备供水能力进行系统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