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最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最新版)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高层恶性火灾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肆虐美国、日本等地,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较为严重,如1985年4月19日零点左右,黑龙江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起火原因是一外国人在八楼1116房间吸烟所致。
这起火灾燃烧面积505㎡,造成10人死亡,其中坠楼死亡9人,烟熏窒息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24.9万元。
为此,对高层建筑的灭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规律、火灾特点和扑救措施,以适应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救人供水排烟一、高层建筑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主体建筑高155米,共55层。
(2)周围有裙房。
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
(3)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形、凹形、人形等。
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
(4)竖井、管道多。
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管理井等,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
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
(5)用电设备多。
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
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1)高层建筑用途广泛。
高层建筑分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百货楼等。
经常聚集较多的人员。
(2)功能多样。
有些高层建筑,同一幢大楼有多种功能,有办公室、会议室、卧室、文娱室、图书室、小卖部、维修室、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餐厅、机房、仓库、车库等。
一些高级宾馆还有宴会厅、歌舞厅、咖啡厅、酒吧间、展览厅等。
人员密集,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
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1)高层建筑内可燃装饰材料多,如可燃材料吊顶、塑料墙布、墙纸、窗帘等,有些管道、电缆的隔热材料也是可燃材料。
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气体,以及带有毒性的烟气,威胁人员安全,同时能加快燃烧速度,发生爆燃。
(2)室内陈设的可燃物品多。
如化纤地毯、壁毯、挂画及床、沙发、桌椅等生活用品。
一般住宅楼的火灾荷载密度约35-60kg/㎡,高级旅馆达45-60kg/㎡。
4、消防设施完善高层建筑内一般都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施等,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二、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国内外一些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烟囱效应强,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几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冲天大火。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1)高层建筑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迅速。
在发展阶段,其垂直蔓延速度为3-4m/s。
(2)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扩散。
在发展阶段,其水平蔓延速度为0.5-0.8m/s。
(3)火势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跳跃式向上层蔓延。
(4)外部风力作用,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燃烧。
(5)易发生爆燃。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5~7min以后,随着燃烧时间的持续,室温不断升高,氧气迅速减少,室内高热量使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的可燃气体达600℃以上,若一遇到外部进入新鲜空气,便发生爆燃。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
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跳楼死亡达9人之多。
(2)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
人员在浓烟中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4-5min就有死亡的危险。
(3)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
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
如1972年5月13日,日本大阪市千日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死亡118人中,竟有93人是窒息、中毒死亡的。
约占80%。
(4)被火烧死。
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往往伴随着烟气中毒窒息后被烧死;或在睡梦中被烧死;或在逃生途中路线选择不当以及逃生之路被烟火封堵而被烧死等。
在高层建筑中,热对流是火灾蔓延的主要形式,火风压和烟囱效应是使火灾蔓延的动力,500℃以上的高温热烟是蔓延的条件。
三、高层建筑火灾因素现代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设备复杂,可燃物多,使用功能多构成了较多的起火因素,根据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统计分析表明:1、吸烟是引起高层建筑火灾中的第一位因素。
在统计的48次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中,由吸烟引起火灾13次,占27%。
2、电器事故占第二位。
48次火灾,电器火灾7次,占14.6%,而且电器火灾的危险性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
3、其次是由于焊接、危险品自燃、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
国内以2000年为例,全国高层建筑发生火灾18432次,死人736人,伤1166人,直接财产损失33846.3万元,烧毁建筑1147974㎡,受灾户数13399户,其中电气6216次,用火不慎5141次,吸烟1190次,玩火1153次,违章操作1282次,放火836次,自燃224次,雷击47次,不明1149次,其它1174次。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高层建筑易起火的部位,从分析国内外大量火灾案例来看,最易发生火灾的部位依次是客房、人员集中场所(餐厅、商店、咖啡厅、酒吧等)、厨房、其它房间。
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发生在夜间。
四、影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影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主要是楼层高,攀登难,消防设施不够完善,灭火供水难,烟雾大,能见度低等。
1、楼层高,攀登难(1)体力因素。
消防队员攀登一定高度的楼层后,心率和呼吸加快,体力下降,对开展灭火战斗有一定影响。
(2)“对撞”因素。
当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时,消防队员只能从楼梯间登楼灭火。
而此时楼上人员则从楼梯间向下疏散,致使两者发生对撞,影响登楼速度,对扑救火灾不利。
(3)登楼途径少。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往往登高车达不到着火楼层的高度,主要靠室内楼梯或电梯登楼灭火。
2、消防设施和装备不够完备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装备,还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
一是缺乏空中救护设施,无消防直升飞机,不能从高空及时营救人员。
二是登高消防车少,有的城市尚未配备。
三是疏散设施差。
安全疏散设施如救护袋、避难梯、滑梯、缓降器等,数量少或者没有,发生火灾,不能及时疏散人员。
3、灭火用水量多,供水难度大水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灭火剂。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水量达80L/s以上,甚至超过100L/s,火场实际用水量远远超过设计消防用水量,需要多辆车远距离供水。
4、烟雾大,能见度低高层建筑大量可燃材料,火灾时产生浓烟,使室内能见度降低。
特别是火灾时,因停电能见度更低,这不仅影响人员疏散,也影响到火灾的扑救和营救被困人员。
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构造的复杂性,使用的特殊性,发生火灾烟雾大,烟火扩散快,进攻通道少,登高困难,战斗展开障碍多。
因此,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扑救。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1、立足于自救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层建筑内各种现代化灭火设施、装备的作用上,力争在短时间内,堵截火势蔓延,及时消灭火点,扑灭初期火灾。
2、立足于“快”消防队到场后,应迅速利用现代高层建筑内的给水设施、灭火设施、排烟设施,并配合消防队的自身装备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展开灭火战斗。
3、救人第一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实施。
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为适应高层建筑火灾立体化作战和应付借综复杂情况,在各灭火作业区段及各种灭火力量,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配合。
5、内攻为主,内外结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内攻为主,外攻为辅,并做到灵活运用。
(二)加强第一出动力量高层建筑发生火灾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为此,必须在短时间内集结足够兵力,快速抵达火场,确保及时营救生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国内外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层建筑公共场所,平均蔓延燃烧面积为33~50㎡/min,灭火用水量约为0.2L/s.㎡,客房平均蔓延燃烧面积为15-20㎡/min,灭火用水量约为0.175L/s.㎡。
(三)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战术方法欲较好地完成扑灭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任务,平时要周密调查研究,制定出较完善的灭火作战计划,并能组织实兵演习。
“战时”加强第一出动,周密组织,充分准备,调集足够的兵力,搞好火场侦察,迅速成立指挥中心及火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组织好战斗保障工作,维持好火场秩序,加强通讯联络保障,组织好救护工作,立足一个“快”字,采取内攻为主,外攻为辅的战术。
1、高层建筑的初起火灾,应依靠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建筑内的固定灭火设施及设备,在起火层的局部或房间采取堵截包围,从内部主攻火点,靠自救力量扑灭初期火灾。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首先根据消防控制室指示,着火单位有关人员的报告,以及派出人员实地侦察判断,确定起火层及火点部位(有烟的楼层不一定是起火层,烟感、温感指示位置不一定是起火部位)。
3、消防队员内攻时应配备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具及有关器材(如消防隔热服、空气呼吸器、破拆工具、照明、通讯器材等)。
4、内攻时,应正确选择进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