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_薛秋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_薛秋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薛秋1,安荔荔2(1.盐城师范学院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通过对大丰临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丰港临港资源的特点,借鉴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经济地理学原理,提出大丰港临港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重点开发,港口、港区、港城整体开发,促进临港产业协调发展。

基本措施是:对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保障政策,促进港口强化自身建设。

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营造临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分析;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An Analysis of Status Survey and Developing Thought on Port Industry of Dafeng PortXUE Qiu ,AN LiliAbstract: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ort industry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Dafeng port industry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of Dafeng port industry ,and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principle of economic geography to present a developing thought on Dafeng port industry 。

It is to distribute port industry rationally ,to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advantageous industry ,the whole port ,district ,and city ,and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industry 。

The basic measures are to take security policy to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to increase self-construc-tion ,and to further improv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create perfec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port industry 。

Key words:Dafeng Port ,port industry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thought [收稿日期]2010-09-09[作者简介]薛秋(1956-),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港口产业与滩涂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JLCBE06029);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CJCDR 08005)。

大丰市位于中国江苏中部,长江以北,黄海之滨。

全市总面积2376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辖42个镇和一个港口经济区,是新兴港口城市。

大丰港位于江苏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填补江苏沿海港口空白带的中心战略大港。

大丰港有大丰市作依托,后方与盐城市和苏北广大经济腹地联系方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建港自然条件使大丰港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海港。

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经验,结合大丰港临港资源的特点,试图在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加快港口群建设,促进临港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寻求一些有效措施。

一、大丰临港产业基本状况大丰港是利用海域特有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槽”建设深水码头,全年可作业300天以上,是江苏省沿海重点建设的三大港口之一。

已开通日本、韩国、欧美等多条国际航线,大丰港码头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

港区建设的重点包括规划发展新能源、重化工(含精细化工)、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海洋及农产品深加工、商贸旅游及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

新能源产业方面的风电、风电装备制造、生物质柴油、生物质发电、新型水煤浆等新能源产业正在发展;重化工重点发展石化与新材料产业,积极推动年产26万吨丁苯橡胶,年产300万吨延迟焦化,以及DCC 、苯酚丙酮和可烯烃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建设。

北港区规划旅游度假区、港口仓储区,布置无污染的临港工业加工区;中港区,规划电子、机械、汽车零配件、食品加工等洁净加工业;南港区的南端,利用入海的王港河作为生态隔离带,重点规划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液体化工专用码头,王港河南侧规划重化工和精细化工、医药、海洋生物等产业。

随着大丰港的一期、二期码头投入营运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看好港区的中外客商越来越多。

[文章编号]1009-6043(2010)11-0038-03第2010年第11期(总第361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11,2010Total No.36138--2006年5月底,共有84个项目落户港区,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2个。

2009年9月,已落户企业160家,总投资超400亿元。

一系列的临港产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为大丰市港口建设、港口腹地经济建设起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状况及启示港口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增长极”,港口的区位优势使得港口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大大加强,可以不断吸引相关产业在临港地区集聚,从而产生、引发和派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将推进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港兴城兴,港衰城衰”是世界各大港口城市几百年来的普遍特征。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资源匮乏,但多优良港湾,日本利用这一优势,兴建了众多的临港产业。

如著名的“三湾一海”地带兴建了一批钢铁、石化、机械、汽车、造船等临港产业,以产业兴港口,以港口助城市,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及经济腹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基地和基地城市。

其面积仅占全国29.1%,却拥有着全国人口的67.4%,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

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转而又促进了港口及港口临港产业的发展。

日本神户港的主要国内经济腹地濑户内海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的发展,促使神户港形成各大专业码头,分工更加细化,形成了食品、小轿车、大型物资、危险品等专用泊位等,大大促进了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深圳港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500万标准箱。

深圳港的发展为深圳市、广东省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再如作为青岛港的主要国内经济腹地—青岛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继而又建设了青岛开发区以及建设了胶南“临港产业加工区”。

综上所述,国外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港口城市腹地经济及港口的支撑。

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三、构建大丰港临港产业的比较优势(一)区位优势大丰港位于东经120°42′,北纬33°11′,地处苏北海岸的中部,是联系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是苏中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与204国道、盐宁高速、通榆运河、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以及“十五”期间兴建的徐(徐州)大(大丰港)高速公路连网,形成立体的大交通格局,辐射盐城、盐都、大丰、东台、兴化、高邮、建湖、宝应、金湖等市县14236km2。

根据点轴(线)开发模式,通过各种线网将各点联系组成点轴系统。

点轴开发理论对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大丰港开往韩国釜山港的航程为420海里,开往日本长崎的航程为430海里,与中国重要的两个海港秦皇岛港和上海港之间的航程也分别只有490海里和250海里,大丰港现在已经融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轴线优势明显(如图)。

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使得大丰港成为具有广阔经济腹地的重要通海门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资源优势1.农业资源大丰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时,生产条件优越。

滩涂资源列全国县级之最,是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理想场所,已经形成了四大农业经济区域和五大农业生产基地。

四大农业经济区域是:西部粮区、东部棉区、中部经济作物区和沿海养殖区。

五大农业生产基地是:全国优质棉、优质啤酒大麦、优质蚕茧、生猪和对虾生产基地。

2.土地资源大丰港沿海地域范围,北从海丰农场,南至竹港河;东从一线海堤,西至二线海堤,共计土地总面积17.43万亩。

未利用土地的比例高达20%,这部分土地主要位于沿海的盐碱地和荒地。

均集中在靠近堤线的区域,便于今后作为港区纵深、铁路分区、港口仓储区、开发区等规划利用。

3.淡水资源大丰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

境内河网稠密,斗龙港、王港、竹港、川东港等骨干通海河道贯穿全县,地表水、地下水、外来水等水资源丰富,为港区工农业、航运、冲淤保港等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三)腹地优势港口经济腹地指由港口输入货物的“消费地”和输出货物的“生产地”,反映港口向内辐射范围,其大小和经济状况决定港口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大丰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大丰市,目前已经形成了纺织、机械、轻工、食品、建材、化工六大支柱产业,以及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兴产业,培植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7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4912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5119美元,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名列第72位。

腹地经济的发展将对临港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大丰港区位优势图薛秋,安荔荔: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39--四、大丰港发展临港产业的基本思路(一)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激励创新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大丰临港产业集群主要应由港口产业群、水产品加工出口产业群、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滩涂旅游业等构成。

临港产业集群又可带动发展以下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区,建立现代特色的物流区,以港口物流拉动产业,以产业支撑促进港口,加快港区联动步伐;大力发展航运业,充分发挥一类口岸和深水海港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不断扩大海洋运输实力;大力发展集装箱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仓储加工等临港产业;完善港口航运贸易加工综合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口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