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二〇一九年七月目录1 总论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 (1)1.3环境保护目标 (2)1.4评价技术路线 (4)2 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 (5)2.1发展历程 (5)2.2产业定位 (7)2.3基础设施 (7)2.4总量控制 (9)2.5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执行情况 (9)3规划实施与国家、地方最新规划政策文件要求及协调性分析 (12)3.1相关规划 (12)3.2相关政策 (13)4 园区自然生态与资源能源利用 (16)5环境质量现状与跟踪影响分析 (17)6园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9)6.1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9)6.2建议 (22)7跟踪评价结论 (26)1 总论1.1 任务由来2012年3月,大丰市政府向盐城市政府提出申请,在原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的基础上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2012年4月,盐城市政府做出《关于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批复》(盐政复〔2012〕5号),同意在原“南区一期”基础上,调整规划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园区面积38.5平方公里。
园区及时组织开展了《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2013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做出《关于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请示的复函》(苏环便管〔2013〕59号),原则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进行区域部分调整用于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申请扩区面积不得超过原园区面积的50%,扩区后的总面积不得超过26平方公里。
随后,园区按照省环保厅复函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园区南部四至边界为:青岛港路-横十七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华丰大道-宁波港路-王竹海堤复河及其延伸线-大丰港路-三港河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八中沟以北800米;园区北部四至边界为:大丰港路-王港西路-王港东路-港一路-环港大道-宁波港路-南港大道。
调整后面积为24.6平方公里,获得了《关于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苏环审〔2014〕52号)。
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及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切实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7〕140号)要求,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
为此,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决定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开展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以了解产业园规划、原环评报告与环评批复要求的执行情况,掌握产业园的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排查产业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经济建设与项目引进所带来的矛盾,明确缓解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案。
1.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本次跟踪评价各环境要素跟踪评价范围见表1.2-1。
表1.2-1 评价范围对照表1.3环境保护目标1.3.1环境保护目标产业园区大气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见表1.3-1。
表1.3-1 大气环境敏感保护目标1.3.2水环境保护目标产业园区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2。
表1.3-2 产业园区周边水环境敏感目标1.3.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江苏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产业园周边涉及到的生态红线区域见表1.3-3。
表1.3-3 产业园区周边生态红线区域概况1.4 评价技术路线图1.4-1 跟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2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2.1发展历程2012年3月,大丰市政府向盐城市政府提出申请,在原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的基础上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2012年4月,盐城市政府做出《关于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批复》(盐政复〔2012〕5号),同意在原“南区一期”基础上,调整规划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园区面积38.5平方公里。
同年7月,园区及时组织开展了《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2013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做出《关于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请示的复函》(苏环便管〔2013〕59号),原则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进行区域部分调整用于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申请扩区面积不得超过原园区面积的50%,扩区后的总面积不得超过26平方公里。
随后,园区按照省环保厅复函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园区南部四至边界为:青岛港路-横十七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华丰大道-宁波港路-王竹海堤复河及其延伸线-大丰港路-三港河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八中沟以北800米;园区北部四至边界为:大丰港路-王港西路-王港东路-港一路-环港大道-宁波港路-南港大道。
调整后面积为24.6平方公里,获得了《关于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苏环审〔2014〕52号)。
两次规划范围对比情况见图2.1-1。
表2.1-1 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历史沿革图2.1-1 两次规划范围对比图2.2产业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集约发展为理念,充分利用园区突出的区位、岸线及土地资源优势,把握国际高新技术特征,紧抓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机遇,把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建成长三角地区千亿级的石化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国内一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石化码头等基础设施优势,近期以园区大型石化企业为核心,实现产业向上游重油、凝析油、石脑油、天然气、液化气加工等基础原料生产,下游烯烃、苯产业链延伸,并进一步拓展至化工新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远期根据港口条件的进一步提升,适度布局炼油化工项目。
推动王竹海堤复河以南区域农药、医药化学品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逐步淘汰园区内规模小、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不再新增农药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产业升级;未开发用地主要发展高新医药产业,适度发展与区域产业链(石化、新材料、造纸)相配套的化学品制造业。
考虑到园区南部开发相对成熟,重点项目主要布局在王竹海堤复河以北,非重点项目主要布局在王竹海堤复河以南。
具体如下:王竹海堤复河以北、以东地块重点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王竹海堤复河以南区域重点发展高新医药产业、与区域产业链(石化、新材料、造纸)相配套的化学品制造业。
园区规划构建四大主导产业链:基础原料生产链、烯烃产业链、苯产业链、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2.3基础设施(1)给水工程园区规划用水系统分王港河南、北两片独立设置。
王港河以北片区规划依托港区工业水厂、园区工业水厂,水源取自疏港运河(即疏浚后的二卯酉河);王港河以南片区依托已建凯发新泉水务,水源取自王港河。
生活用水接港区供水系统,主要由大丰市第二自来水厂供应,水厂供水规模10万m3/d,主要水源为通榆河,备用水源为新团河。
(2)排水工程区域内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企一管的排水体制。
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按地势高低就近排入区内河道。
企业废水经一企一管放至废水集中监控调节池,经调节池总管再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园区废水依托丰港水务污水处理厂和联合水务污水处理厂处理,王港河以南片区依托区内已建的丰港水务污水处理厂,王港河以北片区依托区外已建的联合水务污水处理厂。
其中丰港污水处理厂已建4万m3/d,服务范围为园区南片区和皮件产业园,尾水排放至王港河;联合水务污水处理厂已建4.9万m3/d,服务范围为园区北片区和造纸产业园,尾水排放至王港河。
丰港污水处理厂维持现状不再扩建,联合水务污水处理厂近期扩建至 6 万m3/d,远期扩建至16万m3/d。
因此,园区近期污水处理规模共10万m3/d,远期污水处理规模共20万m3/d。
近期王港河裁弯取直后两污水处理厂共用一个排放口在王港河入海口实施近海排放,远期实施深海排放。
(3)供热工程园区实施集中供热,由凌云海热电和丰源热电分别供应。
南片区由区内凌云海热电供热,已建成规模3×75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硫化床锅炉、2×15MW 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服务范围为园区南片区以及皮件产业园。
北片由江苏丰源热电供应,已建成规模2×280+2×520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配2×25MW+2×50MW高温高压抽背式供热机组,服务范围为园区北片区和造纸产业园。
园区供热设施不再扩建。
(4)燃气工程园区以天然气为气源,以“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的宝丰支线作为主气源,园区的输气管道由大丰港分散引入,供气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和公共设施用气,规划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100%。
(5)管廊规划鉴于王港河以南区域已开发相对完善,同时考虑王港河对园区的分割,管廊规划重点针对北区。
园区规划架设蒸汽、氮气、氧气、氢气以及其他化工物料管网,规划沿环港大道及波士顿港路西路段设东西走向主管廊,沿南沙港路、港二路设南北走向主管廊,其余次管架视区内项目实际情况设置。
园区管廊不设地下埋管。
(6)固废处理规划①垃圾系统规划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按资源化利用要求进行分类收集。
垃圾运输向集装化、大型化发展。
②危险工业固废处置园区危险废物依托区内盐城新宇辉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理,新宇辉丰规划建设9000t/a危险废物集中焚烧项目和28万m3危废填埋场项目。
2.4总量控制产业园废气、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情况见表2.4-1。
表2.4-1 产业园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2.5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执行情况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对园区的发展起到了纲领性文件的作用,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执行情况见表2.5-1。
表2.5-1 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执行情况3规划实施与国家、地方最新规划政策文件要求及协调性分析3.1相关规划3.1.1《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大丰市点状重点开发区域包含大中镇、新丰镇、海丰农场、上海农场、西团镇。
本产业园不在限制开发区范围内,属于大丰市的“限制开发区域”。
开发区的建设有利于工业向有限区域集中布局。
园区需积极调整产业方向,进一步调优调轻,减少对农业种植的影响。
3.1.2《江苏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根据《江苏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产业园周边主要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市),最近距离为6公里,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内,且不建设有可能影响鸟类迁徙通道的设施。
3.1.3《大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南部,王竹海堤复河以北、以东地块重点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王竹海堤复河以南区域重点发展高新医药产业、与区域产业链(石化、新材料、造纸)相配套的化学品制造业,产业定位基本符合《大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但总规中未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用地予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