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力学作业12版终稿

理论力学作业12版终稿

理论力学作业册学院:专业:学号:年级:班级:姓名:任课老师:前言理论力学是工科高等院校机械、材料、土建、采矿、安全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各门力学课的基础,并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工程素质,使学生认知工程中的力学现象与力学问题。

本作业题册是为适应当前我校教学特色而统一筛选出来的题集,入选题目共计83个,可供多学时和少学时学生使用,其中标“*”的题目稍难。

教师可根据学时情况有选择性的布置作业。

本题册中列出的题目仅是学习课程的最基本的作业要求,老师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部分作业,部分学生如果有考研或者其他方面更高的学习要求,请继续训练其他题目。

由于时间仓促,并限于编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王钦亭2012年10月6日目录第1章静力学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3)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 (7)第4章空间力系、重心 (12)第5章摩擦 (15)第6章点的运动学 (19)第7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21)第8章点的合成运动 (23)第9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27)第10章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31)第11章动量定理 (33)第12章动量矩定理 (37)第13章动能定理 (40)第14章达朗贝尔原理 (44)第15章虚位移原理 (46)答案 (48)第1章静力学基本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L1-1.静力学公理及推论中,哪些公理和推论只适用于刚体?L1-2.三力平衡是否汇交?三力汇交是否平衡?L1-3.画出下面标注符号的物体的受力图:q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L2-1(HGDV5-2-2) 如图所示,固定在墙壁上的圆环受三条绳索的拉力作用,力1F 沿水平方向,力3F 沿铅直方向,力2F 与水平线成40°角。

三力的大小分别为12000N F =,22500N F =,31500N F =。

求三力的合力。

L2-2(HGDV5-2-6) 物体重P =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AB 与CB 杆自重及摩擦略去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AB 和支杆CB 所受的力。

p 。

L2-3(HGDV5-2-11) 图为弯管机的夹紧机构的示意图,已知:压力缸直径D=l20mm,压强6MPa 设各杆重量和各处摩擦不计,试求在α=30°位置时所能产生的夹紧力F。

L2-4(HGDV5-2-13)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在木桩的点A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C,在绳的点B系另一绳BE,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E。

然后在绳的点D用力向下拉,并使绳的BD段水平,AB 段铅直:DE段与水平线、CB段与铅直线间成等角θ=0.lrad(弧度)(当θ很小时,tanθ≈θ)。

如向下的拉力F=800N,求绳AB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L2-5(HGDV5-2-27) 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

求在图a、b、c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反力。

L2-6(HGDV5-2-31) 铰链四杆机构1OABO 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OA=0.4m ,10.6m O B =,作用在OA 上的力偶的力偶矩11Nm M =。

各杆的重量不计。

试求力偶矩2M 的大小和杆AB 所受的力F 。

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L3-1(HGDV5-3-1) 己知1150NF=,2200NF=,3300NF=,'200NF F==。

求力系向点O的简化结果,并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及其与原点O的距离d。

L3-2(HGDV5-3-12) 支持窗外凉台的水平梁承受强度为N/mp的均布载荷。

在水平梁的外端从柱上传下载荷P。

柱的轴线到墙的距离为l。

求梁根部的支反力。

L3-3(HGDV5-3-13)在图示刚架中,己知3kN/m q =,F =,10kN m M =,不计刚架自重。

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

L3-4(HGDV5-3-22) 如图所示,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为500kN P =,其重心在离右轨1.5m 处。

起重机的起重量为1P =250kN ,突臂伸出离右轨10m 。

跑车本身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2P 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

L3-5(HGDV5-3-24) 水平梁AB由铰链A和杆BC所支持,如图所示。

在梁上D处用销子安装半径为r=O.lm的滑轮。

有一跨过滑轮的绳子,其一端水平地系于墙上,另一端悬挂有重P=1800N的重物。

如AD=O.2m,BD=0.4m,α=45°,且不计梁、杆、滑轮和绳的重量。

试求铰链A和杆BC对梁的反力。

L3-6(HGDV5-3-27) 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

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

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lOkN/m,力偶矩M=40kN·m,不计梁重。

求支座A、B、D的约束反力和铰链C处所受的力。

L3-7(HGDV5-3-39) 图示构架中,物体P重12OON,由细绳跨过滑轮E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

F。

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求支承A和B处的约束反力,以及杆BC的内力BCL3-8(HGDV5-3-59) 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1F =lOkN, 2F =3F =2OkN 。

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

第4章 空间力系、重心L4-1(HGDV7-3-6) 力系中1100N F =,2300N F =,3200N F =,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将各力系向点O 简化的结果。

L4-2(HGDV7-3-9) 求图示力1000N F =对于z 轴的力矩Z M 。

L4-3(HGDV7-3-12)图示空间架构由三根无重直杆组成,在D端用球铰链连接,如图所示。

A,B和P=,求铰链A,B和C的约束力。

C端则用球铰链固定在水平地板上。

如果挂在D端的物重10kNL4-4(HGDV7-3-14)图示空间桁架由六杆1,2,3,4,5和6构成。

在节点A上作用一力F,此=。

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 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角。

EAK FBMF=,求各杆的内力。

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

若10kNP ,用球铰链A和蝶铰链B固定在墙L4-5(HGDV7-3-18)如图所示,均质长方形薄板重200N上,并用绳子CE维持在水平位置。

求绳子的拉力和支座约束力。

L4-6(HGDV7-3-25)工字钢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求此截面的几何中心。

第5章 摩擦L5-1(HGDV7-4-1) 如图所示,置于V 型槽中的棒料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的矩15N m M =⋅时,刚好能转动此棒料。

已知棒料重400N P =,直径0.25m D =,不计滚动磨阻。

求棒料与V 型槽间的动摩擦因数s f 。

L5-2(HGDV7-4-2) 梯子AB 靠在墙上,其重为200N P =,如图所示。

梯长为l ,并与水平面交角 60θ=。

已知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0.25。

今有一重650N 的人沿梯上爬,问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 到A 点的距离s 应为多少?L5-3(HGDV7-4-5) 轧压机由两轮构成,两轮的直径均为 500mm d =,轮间的间隙为5mm a =,两轮反向转动,如图所示。

已知烧红的铁板与铸铁轮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0.1s f =,问能轧压的铁板厚度 b 是多少?L5-4(HGDV7-4-9) 机床上为了迅速装卸工件,常采用如图所示的偏心轮夹具。

已知偏心轮直径为D ,偏心轮与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s f 。

今欲使偏心轮手柄上的外力去掉后,偏心轮不会自动脱落,求偏心距 e 应为多少? 各铰链中的摩擦忽略不计。

L5-5(HGDV7-4-14)均质长板AD重P,长为 4 m,用一短板BC支撑,如图所示。

若===,BC板的自重不计。

求A,B,C处摩擦角各为多大才能使之保持平衡。

3mAC BC ABf L5-6(HGDV7-4-15)尖劈顶重装置如图所示。

在B上受力P 的作用。

A与B块间的静摩擦因数为s (其他有滚珠处表示光滑)。

如不计A和B块的重量,求使系统保持平衡的力F的值。

*L5-7(HGDV7-4-21)均质圆柱重为P ,半径为r ,搁在不计自重的水平杆和固定斜面之间,杆端A 为光滑铰链,D 端受一铅垂向上的力F ,圆柱上作用一力偶M ,如图所示。

已知F P =,只考虑滑动摩擦且圆柱与杆及斜面间的静滑动摩擦因数皆为0.3s f =,当45θ=时,AB BD =。

求此时能保持系统静止的力偶矩M 的最小值。

第6章 点的运动学L6-1(HGDV7-5-1)图示曲线规尺的各杆,长为200mm OA OB ==,50mm CD DE AC AE ====。

如杆以等角速度rad/s 5πω=绕O 轴转动,并且当运动开始时,杆OA 水平向右。

求尺上点D 的运动方程和轨迹。

L6-2(HGDV7-5-5)套管A 由绕过定滑轮B 的绳索牵引而沿导轨上升,滑轮中心到导轨的距离为l ,如图所示。

设绳索以等速0v 拉下,忽略滑轮尺寸。

求套管A 的速度和加速度与距离x 的关系式。

L6-3(HGDV7-5-7) 图示摇杆滑道机构中的滑块M 同时在固定的圆弧槽BC 和OA 摇杆的滑道中滑动。

如弧BC 的半径为R ,摇杆OA 的轴O 在弧BC 的圆周上。

摇杆绕O 轴以等角速度ω转动,当运动开始时,摇杆在水平位置。

分别用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给出点M 的运动方程,并求其速度和加速度。

L6-4(HGDV7-5-10) 点沿空间曲线运动,在点M 出其速度为43v i j =+,加速度a 与速度v 的夹角30β=,且210m/s a =。

求轨迹在该点密切面内的曲率半径ρ和切向加速度t a 。

L6-5(HTSV3-7-11)已知点的运动方程:50x t =,2500y t =-(长度单位为m ,时间单位为s ),求当0t =时,点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及轨迹的曲率半径。

第7章 刚体的简单运动L7-1(HGDV7-6-1) 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滑杆上有一圆弧形轨道,其半径 100mm R =,圆心1O 在导杆BC 上。

曲柄长 100mm OA =,以等角速度 ω=4 rad/s 绕O 轴转动。

求导杆BC 的运动规律以及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夹角ϕ为 30 时,导杆BC 的速度和加速度。

L7-2(HGDV7-6-4) 机构如图所示,假定杆AB 以匀速v 运动,开始时 0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