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用字母表示数
听吴正宪老师《用字母表示数》有感
西关小学李华
3月30日,在山西省第七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吴正宪老师讲了一节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她的课,每次听完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吴老师课堂的两个小片段:
片段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地方有字母呢?
生1 :游戏中P表示暂停。
生2 : kg表示千克。
生3 : AC在计算器中表示消除。
师:今天我们研究一下用字母表示数。
你在哪里见过用字母表示数呢?
生4 :扑克中K表示13。
师:K在任何情况都能代表13吗?
生5 :不行,不在扑克中就不是了。
师:那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6:用哪个字母可以表示数?
生7 : X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吗?
生8: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呢?
师:总结一下刚才大家的提问啊,有这样两个问题,一是
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二是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下面开始我们的学习.............
[评析:课堂教学伊始,吴老师问起孩子们生活中的字母,字母表示的意思真多,有的是表示单位,有的表示指令,话锋一转,老师问字母可以表示数吗?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两个层次的直接经验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
片段二:
师:你们今年多大了?
生齐:10岁。
师:你们数学老师比你们大35岁。
怎么求老师的年龄呢?
生1:10+35=45 (岁)
师:明年你们11岁,那数学老师呢?
生2:11+35=46(岁)
师:老师18岁的时候你能一下说出老师多少岁吗?
生3:18+35
生4:53岁。
师:说18+35行吗?
生4 :也行,还是算出来踏实。
师:当你们分别是1、3、6、10 ••…这些年龄的时候,老师是多少岁怎么表示呢?
生列式。
师:这些式子能写完吗?在这些式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5 :式子太多了,写不完。
生6 :式子里都有+35。
师:你们能用符号,式子写出当你们多大的时候,老师多大吗?
生1:1+35
生2: A+B
生3 :我的年龄+35
生 4 : A、B
生5: N+35
师:我们听1、2、3、4、5分别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你听了以后看看,你是属于哪种情况?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判断一下上面的五种情况怎么样?
生1:1的情况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只能代表某一年的情况。
生2:2的情况是不对的,A代表我们的年龄,B代表老师的年龄,两个加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3:3的情况是对的,我们的年龄加35就是老师的
年龄。
生4:4的情况是不对,A是我们的年龄,B是教师的年龄,两个没有关系。
生5 : N是我们的年龄,加35岁就是老师的年龄。
师:那么大家觉得几比较合适?
生:3和5。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生:5更好。
师:为什么呢?
生:5可以看出我们的年龄是N,看出老师的年龄
N+35,老师和我们年龄的关系也可以看出来。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啊……
[评析:这个环节中,吴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观点,把各种情况的代表都选出来,然后让全班同学对照自己和同学的情况分析,最后选出最合适的。
这里我们看到1的情况是没有概括,不会抽象的。
2是根本就没有理解字母表
示的意思。
3是用文字表述的,有点理解的意思了。
4是符号化的,但是关系比较模糊。
5是完全理解了用字母表示的
意义。
这才是以生为本的学习,是真正的体现课程标准“四基”和“四能”的思想,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10个核心素养,从学生发展和数学课
程教学的角度理解,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
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充分体现了她很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吴老师提出了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的两个关键点:尊重学生,读懂儿童;聚集核心素养。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核心素养聚焦应该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化思想、推理能力及建模思想。
在她的课堂上,主动权全在学生,而老师却收放自如,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每一位孩子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吴老师给予了每个孩子大爱,让我们望尘莫及而又迫不及待的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