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艺术概论1

舞蹈艺术概论1

舞蹈艺术概论1、、对舞蹈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从事一切舞蹈工作的基础。

2、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一、舞蹈的本质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基础)。

凡是借着人体有组织和有规律的动作(对动作的要求),通过作者对自然或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源于生活),然后用精炼的形式和技巧(编舞技巧),集中地反映了某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个人或者多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情感、思想、立意)的都可称为舞蹈。

(一)、舞蹈的艺术本质——艺术属性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应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舞蹈的社会生活审美本质1、舞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活动。

2、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

3、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悦动,精神世界的表露。

(三)、舞蹈的本质内涵什么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加工)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

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地位图形(不断变化的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劳动生产(狩猎、耕作等)、战斗操练、性爱活动的模仿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的精神世界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

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舞蹈与姊妹艺术1、再现性艺术:偏重于再现事物的客观形态,描摹客观的现实生活。

如雕塑,电影。

2、表现性艺术:偏重于表现人自身的内心情感。

如音乐,诗歌等3、任何艺术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但有不同的偏重。

舞蹈是偏重于表现性的艺术。

4、舞蹈以表现性为主的、表现与再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

5、舞蹈是什么:用人体表现人的情感的视听结合和动觉性的以表现性为主的,表现与再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

三、舞蹈艺术的特性(一)、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形象——从舞蹈本体出发1、直觉性2、动作性3、节奏性4、造型性(二)、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舞蹈本体(三)、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第三章舞蹈的种类一、中国舞蹈历史原始社会金石之乐夏商周舞蹈进入表演领域汉代翘袖折腰之舞唐代民族大融合宋元明清纯舞所衷,戏曲开始二、我国舞蹈的分类1、生活舞蹈:指与人们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利目的性比较明确,参与性强、有广泛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包括:习俗,祭祀,社会,自娱,体育,教育/2、艺术舞蹈:指由专业和业余舞蹈家,创作的舞蹈艺术作品,具有舞台效果。

根据其各自不同的艺术概念大多分为四种: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体裁和样式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诗)、歌舞剧、舞剧等九类。

根究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类。

3、杂技并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

因此,具有更多的观赏性的娱乐性。

舞蹈虽然也强调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4、舞蹈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觉综合艺术。

5、舞蹈动作,一般大致可以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A表情性动作,是描绘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动作。

B说明性动作,是展示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动作。

C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一般没有明显的含义,在舞蹈中起装饰和衬托的作用,有时也用它作为表情性动作和说明性动作相互转换和连接的过渡动作。

6、根据我国舞蹈家们的分类,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行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等五种。

斜线;一般表现有力的推进,并有延续和纵深感,长于表现开放性、奔驰性的舞蹈。

能够抒发人物豪情满怀、勇往直前和明朗、乐观等情感和性格。

竖线:径直向前的竖线,具有强劲的动势,可以使观众产生直接逼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长于表现那些正面前进的舞蹈。

横线:一般表现缓和、平定、平静自如的情绪。

圆线:一般给人以柔和、流畅、匀称和延绵不断的感觉。

曲折线:一般给人活泼、跳荡和游动不稳定的感觉。

7、舞蹈的画面造型,一般可分为:方形、三角形、圆弧形、梯形、菱形等基本图形。

一般来说,方形给人以稳定感觉,三角形给人以力量,圆弧形则带有柔和流畅之感。

菱形、梯形一般给人有开阔的概念。

8、根据国内外众多优秀舞剧的创作经验,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和“在叙事中抒情”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结构比较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

/9、.我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一般有三个主要方面的作用:A、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B、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

C、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要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10.广义的舞蹈:指的是凡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组织美化、具有节律的动态的人体文化现象,均可看作是舞蹈或者是亚舞蹈,它既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

11.狭义的舞蹈:指的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生活、创造艺术形象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12.审美中介:领会、感受社会事物、自然景物或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美的中间媒介。

舞蹈的社会功能是以数千年的舞蹈实践中总结出的客观存在,但是,这些功能在实践中能取得何等效果,则和舞蹈活动的美感程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群众为这些活动的美感所吸引,他们才能被感染甚至积极投入,然后,才可能在他们中产生作用和影响。

13.不同种类的舞蹈,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为了适应反映和表现不同内容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一般的说,在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舞蹈的种类和体裁都比较简单,而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就会不断的发出新的舞蹈艺术品种,出现新的舞蹈体裁,舞蹈形式的演变和发展也将会更加复杂多样。

特别是我国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社会更加迅猛的发展,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单独提高,我国舞蹈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14.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六类。

15、.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累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其主要艺术特点:①.载歌载舞,自由活泼。

②.巧用道具,技艺结合。

③情节生动,形象鲜明。

④自娱娱人,意旨统一。

⑤.情之所至,即兴发挥。

四、舞蹈的功能(一)、古代功能:娱乐(以舞欢庆),祭祀与祈祷,交流,择偶,健身,习武,战斗,狩猎,劳动,礼仪生活,教育(二)、现代功能:自娱自乐、抒发情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欣赏愉悦、陶冶情操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宣传教化、团结鼓励第四章舞蹈的起源一、舞蹈起源论:模仿论、游戏论、巫术论、表情论、性爱论、劳动论二、劳动综合论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在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审美需要。

三、影响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经济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生产力——专业舞者——商业属性——自由政治对舞蹈发展的影响——政治在上层建筑中的领导作用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对舞蹈发展的影响——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同步五、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纵向的继承、线性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的相互影响——横向的吸收、面性发展六、1.舞蹈在人们生活中不能像原始时代那样独领风骚,这是时代、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能以此就断然认为是舞蹈本省的退步。

舞蹈艺术本身只是在各种艺术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中,只有在与各种艺术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结合,才能更快的发展自己和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能转移的。

2.舞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此,它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特别是某一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处于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地位的意识形态,对舞蹈发展的影响就会更直接,作用也就更大。

第五章舞蹈作品对的内容与形式一、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一)、关系: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美学原则*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任何舞蹈作品的创作都必须经过: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这个完整的运动发展过程。

(二)、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任何由人类创造并流传的艺术形式都来源于人类所处的社会生活中。

(三)、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社会生活是丰富的、生动的,同时也是日常化的,艺术作品向社会生活取材之后,需经过艺术家的再度创作才能成为艺术作品。

过程:生活——创作——作品。

创造性劳动的三个方面:1、审美情感的深入2、典型性的提炼创造3、运用专业技巧创造人类美的形式(四)、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美学原则1、感物而动,直抒胸臆2、缘物寄情,托物言志3、设事表情,构景抒怀4、宣叙并重,情景交融二、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研究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研究舞蹈艺术的重要方面。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

事物的内容是构成这一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则是该事物内在要素的外化,是内在要素的组合方式和表现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