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兴义市朝阳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编制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矿井火灾事故的监测:凡发生在井下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但危害到井下安全的火灾,都叫做矿井火灾。

火灾事故的评估: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

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既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2、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

一、矿井火灾事故的监控措施:火灾是无情的。

矿井火灾也不例外,它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并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还可以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的紊乱。

而且,矿井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剧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

由于条件限制,矿井火灾不同于地面火灾,每个工作人员不但要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而且还要针对井下的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

其要求如下: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然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进式回采。

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预防巷道中自然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

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选择正确的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避免串联通风。

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

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不延燃橡套电缆、阻燃皮带等。

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使用合格的炮泥,同时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和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米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

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对于井下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驱动轮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必须装设防跑偏装置、过速保护、过电流和欠电压保护、过载保护和输送机带脱槽保护等装置。

带式输送机要保证安装质量、加强维护、改善装载条件,还必须装设带式输送机火灾测报和灭火系统。

加强井下的综合防尘管理,加强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

生产技术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火灾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各相关单位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二、火灾事故相关危险源应急预案:火灾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1)违章在井下吸烟,在井下拆卸矿灯、放明炮、电焊、气焊等,都可能引起井下火灾。

2)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而短路所产生的电弧火花,可能引起井下火灾。

3)矿井瓦斯、煤尘的燃烧或爆炸,可以引燃井下可燃物而形成矿井火灾,4)还有违反操作规程和违章放炮。

外因火灾一般发生在井口附近、井下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和有电缆的巷道等处。

5)有的煤炭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能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内因火灾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冒顶处和压酥的煤柱中。

三、矿井概况:朝阳煤矿位于贵州省兴义雄武乡境内。

地理座标为东经104°44′01"~104°45′36",北纬24°56′59"~24°58′23"。

矿区有兴义—雄武—凹子冲—公路从井田缘附近通过,并与矿区公路相通,距兴义直距28。

地形地貌:矿区属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井田范围内最高海拔标高+2159m,最低标高1800m,相对高差为360m。

地形切割强烈,沟壑纵横,岭谷起伏,山脉总体呈北东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地表河流不发育,属珠江水系黄泥河流域。

气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气候。

年降雨量1520,雨量多集中在5~10月份。

年平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3.1℃。

地震:矿区在Ⅵ度地震带内,地震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

矿井东部为与凹子冲矿毗邻,西部与承龙煤矿相邻。

煤系地层总厚度一般为260m,含煤20余层,煤层总厚度一般为6.6m,主采2层,局部可采3层,即19#、18#、17#、16#、20#。

四、安全条件“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但事故总是难以杜绝的。

火灾管理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火灾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火灾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除抓好火灾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外,还需要设立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付紧急情况,以达到减少事故的损失之目的。

发生火灾事故事故时,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由应急救援系统来执行完成。

应急救援系统分为指挥部和专业队二大部分。

指挥部的组成:指挥部总指挥:矿长卢和电话:指挥部副总指挥:安全副矿长电话:矿总工程师电话:指挥部成员: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科科长、救护队队长、采煤队长、掘进队长、通风科长、防突队长、安全检查科长、调度室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财务主任、调度室主任指挥部在矿调度设立24小时值班室,值班室电话:专业队组成:专业队:一旦有事故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

按其任务可划分为:⑴通讯队: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应能够沟通救援组织内部、救援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联系。

井下与地面的通讯联系必须通畅,地面各单位间及其与指挥部间的相互联系必须可靠。

人数:3 队长:程贤斌电话:成员名单:谢德军、汪磊、汪俊器材配备:电话线1000m,电话10台⑵治安队:维护矿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

确保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负责隔离灾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等工作。

人数:4 队长:郑程涛电话:成员名单:廖玉德、孙军、张平、田忠器材配备:警棍10棍、拉绳1000m,服装20套。

⑶抢险抢修队:进行人员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

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要求队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健壮的体质、熟练的战斗技术、自我牺牲的精神。

救护队要坚持“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

人数:10 队长:廖玉树电话:成员名单:张林、肖鹏、肖安贵、谢显友、魏加勇、邓成明、谭志明、梁责权、高树民器材配备:氧气呼吸器12台,担架20个,铜锺铜镐30套,一氧化碳检定管300根,瓦检器20台。

⑷医疗救护队: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在工作中要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人数:队长:电话:成员名单:器材配备:⑸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

人数:6 队长:孙龙权电话:成员名单:王海泉、杨阻林、勾帮贵、莫金书、赵毕柱、陈大华器材配备:担架10付,止血袋10捆,药品一定数量。

⑹物质供应站: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

包括应急抢救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等。

在平时担任救援器材的选型、管理、储备和保养等工作。

救灾物资的地点应有明显的标志。

人数:4 队长:李华新电话:成员名单:冯朝云、付斌、韩洪国、赖春兴器材配备:各种医疗用器具及器材。

五、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报警和通讯: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现象应立即向指挥部值班室进行报告,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⑴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⑵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⑶火灾事故的类型:电缆着火、皮带着火、煤层燃烧等;⑷粗略的事故危害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

同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情况迅速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公安、劳动等部门。

2、现场抢险:⑴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⑵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紧急救援预案:在现场受伤人员较多,受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

当现场发现有死亡事故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⑴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公司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进行汇报。

如有必要,建议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⑵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

没有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给应急救援指挥部。

⑶在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到时应进行搜救。

⑷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六、条件保障器材:火灾事故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科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

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科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援器材包括:⑴通讯器材。

⑵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

⑶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金费:救援金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金费和救援行动金费组成。

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金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人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

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

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在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

在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相关主题